建筑業主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分析

時間:2022-09-20 03:24:00

導語:建筑業主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業主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分析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行業也迎來了大發展的時期,對于建筑工程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關系到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工程的建設質量,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業主也要承擔起安全管理的任務,為工程的順利完成保駕護航。文章將就建筑業主的施工安全管理模式進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建筑業主;施工安全;管理模式

在建筑工程中,推動業主也參與到安全管理中來有許多益處。比如,可以顯著地減少安全隱患,防止人員事故,提升施工條件和生產率等。業主作為建筑業鏈條的終端,對于承包商有比較大的影響力,更應當參與到安全管理中來。

1建筑業主施工安全管理模式

1.1以嚴格法律規管為主的安全管理體系

在這種管理體系之下,建筑業主的施工必須在法律法規的建筑之下,占據主導地位的不是業主,而是政府的有關部門。通過立法來規定業主的行為范圍和權利,對建筑工程進行不定期的檢查,如果出現違規行為即時進行處罰。這種國家層面法律為主的安全管理體系,其代表國家是美國。

1.2政府引導、業主參與的安全管理體系

這種管理體系中,政府有關部門只起到引導的作用,由社會各界和業主自發的形成一個安全管理結構,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之下,定期對建筑工程的安全狀況進行檢查。這種合作需要業主、安全管理結構和政府之間互相配合。實行這種制度的典型國家是英國。

1.3參與和法律規管并舉的安全管理體系

將以上兩種方式結合起來也能夠起到不錯的效果。政府通過各種政策和法案中建立引導與激勵機制,然后民眾參與到安全監督中來,淘汰掉不能遵守安全法規的業主,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中國香港地區使用的就是這種管理模式[1]。

2業主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原則分析

2.1以人為本

業主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只有充分地調動起主觀能動性,才能讓工作人員積極的參與到安全管理中。安全管理的重點也是對施工人員的行為進行規范,達到事故預防的目的。

2.2核心領導者的作用

業主是建筑工程的核心領導者,對于整個建筑工程有著重大的影響力。業主要充分發揮核心領導者的作用,重視安全管理,積極地參與到安全的監督和檢查之中,把安全管理作為全民參與的項目,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2]。

2.3安全管理標準化

安全管理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對所有的操作進行標準化的規范。在此之前,先監理安全標準體系。施工人員按照安全標準來進行規范操作,就能根本上消除不當操作帶來的安全隱患,安全管理的標準體系是業主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基礎[3]。

3建筑業主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3.1對安全管理重視度低

目前,我國的建筑工程施工人員,對于安全管理始終沒有足夠地重視,他們在工程中更加注重工程的質量,安全管理的力度還有待加強。有的工作人員對安全管理規范沒有做到嚴格遵守,監督檢查不夠嚴謹,規章制度不夠健全,影響建筑工程的整體安全。

3.2安全管理體制不完善

安全管理機制主要體現在管理機制和執行機構的健全上,安全生產機構、消防機構和執行監督機構是安全管理體制的主要組成部分。不同機構互相之間有著明確的職責劃分,才能做到安全工作的完善。但是目前相關的機構并不健全,安全管理體制沒有真正建立。

3.3施工人員素質差

施工人員的整體素質與安全管理水平息息相關。高素質的施工人員更加了解建筑工程的安全隱患,更愿意遵守安全守則和標準,對于工程更加盡職盡責,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更小。如果施工人員的素質不達標,對安全生產不夠重視,專業知識儲備不足,就有可能帶來安全隱患。

3.4缺少業務安全管理系統

業主在安全管理方面仍然需要加大投入,這些投入將用于經濟支持、技術引進和組織管理等方面。如果業主投入不足,就無法建立業務安全管理系統。許多業主更加注重建筑的美觀,對建筑結構穩定度漠不關心,不斷提高建筑的設計難度,最終導致工程進度緩慢[4]。

4我國建筑業主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創新

4.1向技術和專業化的安全管理模式轉變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許多業主都開始求助于計算機技術,以解決安全管理工作面臨的困難。隨著更多技術的啟用,安全管理模式能夠向著技術化和專業的方向轉變,更好的技術意味著更高的安全管理效率。同時,還要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培養和培訓,建立能夠勝任新安全管理模式的人才隊伍。

4.2采取企業所有制的安全施工管理

有些施工項目存在著規模和專業水平的差異,雇傭小型建筑企業來參與項目的承包。這樣的小型企業一般采用的是傳統的安全管理體制,許多安全事故無法應對,相對來說安全風險也比較高。所以,業主應當采取企業所有制的安全施工管理,提高建筑企業管理的集中性和密集型。

4.3建立業主施工安全管理的中介機構

目前,建筑企業還沒有辦法完全獨立承擔所有的安全管理職責,需要有專業的安全管理團隊來輔助工作,最合理的手段是建立建筑業主施工安全管理的中介機構,讓中介機構來共同進行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獨立的中介機構能夠進行安全管理的培訓、咨詢和檢驗等工作。

4.4創新安全管理的手段

安全管理的手段要繼續創新,比如在施工中使用信息化技術、建立資源共享平臺,加強與國內外的專家學者交流,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等。5結束語綜上所述,建筑業主施工安全管理模式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值得引起我們的重視。比如安全管理重視度低、安全管理體制不完善、施工人員素質差、缺少業務安全管理系統等方面,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管理模式的創新。

作者:沈可可 單位:舟山普陀區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

參考文獻:

[1]曹燕鋒.建筑施工高危行業的安全管理問題分析與管理模式探究[A].中國金屬學會冶金安全與健康分會.2014’中國金屬學會冶金安全與健康年會論文集[C].中國金屬學會冶金安全與健康分會,2014:6.

[2]劉萍.基于QHSE的安全管理模式在建筑基坑施工中的應用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

[3]馬興能.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市場主體行為策略與保障體系研究[D].天津城市建設學院,2012.

[4]曉訥.香港建筑施工中可借鑒的“先期預防”安全管理思路與模式[J].勞動保護,2004,(5):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