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設探討

時間:2022-09-28 11:45:07

導語: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設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設探討

摘要:為解決現代信息化管理平臺使用與傳統安全管理工作兩層皮的狀況,通過搭建基于BIM技術應用的協同管理平臺,在安全生產的管理策劃、動態管理、施工模擬、交底培訓等方面展開應用,同時結合安全生產標準化管控手冊等企業標準化管理文件,自主開發安全管理模塊以及相關的移動端微信小程序,提升用戶體驗來內生終端用戶黏性,從而推動信息化建設和安全管理工作深度融合。

關鍵詞:BIM協同管理平臺;信息化;安全管理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傳統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日常工作中常常存在技術交底實際效果不佳、管理行為溯源留痕不夠、紙質文件流轉效率不高等方面的問題,容易出現事前管理要求流于形式,缺少針對性和有效性,事中管理行為敷衍了事,缺少協同性和精準性,事后管理成果應付交差,缺少追溯性和指導性。現代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建設目標是規范高效,但受制于技術開發人員的慣性思維,常常存在用戶界面不友好、實施操作不便捷、應用場景不實用等方面的問題,容易出現初衷是減少工作量而實際卻增加工作量,線上反而不如線下效率高等情況。此外,工地現場條件常常相對欠缺,如手機信號較差、網絡速度偏慢,以及信息化管理平臺主界面如加載BIM技術模型,占用內存過高造成操作卡頓,這些現階段容易出現的軟硬件方面的問題都會對用戶體驗產生影響;一線管理人員在思想認識上還存在重現場管理、輕技術應用的慣性思維,如信息化工具用戶體驗欠佳將會加重一線管理人員對信息化管理平臺使用的抵觸情緒,進而造成信息化管理平臺使用與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兩層皮的狀況。

2解決問題的思路

搭建基于BIM技術應用的協同管理平臺,用信息化工具賦能傳統安全管理工作,兩者深度融合提升管理實效。首先,搭建BIM技術模型,應用階段可覆蓋設計、施工和運維的全壽命周期,應用內容可覆蓋建筑、結構、機電、景觀、精裝修等各細分專業,具體結合項目實際特點和需求而定。其次,依托已有的部件族庫和建筑模型構建安全模型,并在此基礎上展開衍生應用,如現場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策劃、構造節點或施工工況模擬、三維動畫技術交底等內容。然后搭建基于BIM技術應用的協同管理平臺(如圖1所示),組織施工、監理、咨詢以及建設單位共同參與實施動態管理,平臺功能模塊根據實際應用場景考慮設置現場管理、流程管理、資料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需要注意的是,BIM協同管理平臺PC端和手機端建議同步實施應用,同時通過平臺待辦事宜提醒、微信小程序自動推送功能等渠道督促責任人及時處理,將技術與管理融合,用科技助力管控升級。

3具體實施路徑

3.1安全生產管理策劃方面

在建筑模型的基礎上建立安全模型,并運用BIM技術對現場安全文明施工管理進行全面系統策劃。一方面,針對不同施工工況進行場地布置模擬,如地下室施工階段、結構施工階段、精裝修施工階段等,將危險品倉庫、臨水臨電、安全通道以及加工場地等信息內容依附在建筑模型上;另一方面,建設標準化、可復制的部件族庫,如配電箱、臨邊防護、雙層防護以及消防設施等,進一步完善項目現場安全模型,同時為后續項目持續積累標準族庫。通過建立與現場當前工況相匹配、較完善的安全模型,可有效幫助提升現場管理人員安全生產管理策劃能力。

3.2安全生產動態管理方面

現場巡檢時發現的質量、安全問題,均可通過BIM協同管理平臺實時在線進行,并協同施工、監理和建設單位整改復核,發現問題的物理位置可在BIM技術模型上進行精準定位和關聯(如圖2~4所示),問題整改審批流程結束后相應的管理文件系統將自動導入資料管理模塊進行歸檔,整改前后的照片資料、責任人和處理時間等主要信息均可在系統后臺留檔。BIM協同管理平臺在開發時不能僅僅考慮系統后臺數據的統計分析功能,更需要盡可能地簡化實際操作程序和設置常用默認選型,良好的使用體驗是保持用戶黏性的關鍵所在,好用才會主動用。

3.3安全生產施工模擬方面

對現場危險源或“危大工程”的管控,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運用BIM技術進行三維動畫模擬,可對不同工況下塔吊運行時相互干擾情況進行分析,驗證塔吊限位措施的可靠性;還可對裝配式建筑項目(PC項目)塔吊吊裝構件的作業全過程進行推演,明確每個步驟實施的安全要點或要求,以進一步提升PC項目現場施工的安全性;此外,還可對周邊緊鄰高壓線的項目吊裝全過程進行推演,分析滿足安全條件下需要采取的技術措施,以進一步降低吊裝作業過程的風險性。對安全管理的重點進行技術論證,能切實有效地提供安全保障。

3.4安全生產交底培訓方面

在現場施工模擬的基礎上,可補充安全生產管理要求方面的文字和配音來制作技術交底和培訓視頻。通過組織現場施工管理人員或作業人員進行有針對性、可視化的交底和培訓,既能有效避免由于現場人員理解上的偏差造成將來施工發生的問題,又能有效地消除傳統安全培訓教育枯燥乏味、敷衍應付、效果欠佳的弊端。此外,對于復雜節點或復雜工藝,在組織施工前也可運用BIM技術等信息化工具進行節點構造模擬或工序分解展示,能夠系統性指導現場規范、有序地施工,通過強化事前管控、統一理解認識,從源頭上提高工程質量、安全的可靠度。

4創新的探索實踐

4.1安全管理模塊開發設想

安全管理工作是系統工程,還可結合安全生產標準化管控手冊等企業標準化管理文件,在BIM協同管理平臺中開發搭建安全管理模塊,將日常各類安全管理標準化表格等管理文件開發上線操作和審批。由于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交互、動態、閉合等特點,在安全管理模塊開發時應賦予協同化、移動化、自動化等功能屬性,同時考慮用戶界面、后臺流程和邏輯構架等系統機理,需以實際應用場景驅動在線流程優化和實施步驟簡化,在體現標準化、專業化、規范化安全管理的同時,以一線管理人員操作好用、實用、管用作為安全管理模塊開發的目標和成果檢驗的標準。

4.2安全管理模塊實施路徑

由于BIM協同管理平臺結合微信小程序可以實現移動化,因此安全管理模塊開發成敗的關鍵在于實現自動化和協同化。以專項安全檢查表為例,通過后臺系統的技術手段可實現自動生成計劃、自動到期提醒、自動提取字段、自動引用簽名、自動形成文件、自動資料歸檔等開發要求。在檢查發現問題時,開具的安全整改單和整改單回復,均能通過提取專項檢查表中相關字段的內容信息,由系統自動生成和歸檔,將極大地減少在線操作實際工作量。在檢查發現問題時,既可勾選僅限于企業內部流轉審批的快捷模式,也可勾選先參建各方協同整改、后企業內部流轉審批的標準模式,將線下管理動作與線上管理模塊全面接通。

4.3安全管理模塊功能擴展

考慮到電子圖章法律效應以及現階段尚未全面展開應用的實際情況,安全管理模塊當前僅考慮電子簽名功能,未考慮電子圖章,但是安全管理文件通常既需會簽又需用印。當管理文件在線上流程審批完成后如需建設單位用印,考慮到文件審批和用印審批的流程可能存在差異,既可在單平臺內(如BIM協同管理平臺)串聯兩個審批流程,也打通多平臺接口(如BIM協同管理平臺、OA系統),在前道審批完成后成果文件以附件形式推送啟動后道審批。此外,考慮文件內容或格式的更新迭代,以及不同文件間內在聯系等實際情況,安全管理模塊功能應具備編輯性和關聯性。

5思考及建議

(1)安全管理工作應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可以依托更加高效、高質的信息化工具來開展安全管理工作,同時需要注意彌補信息化工具自身的短板不足,推動信息化工具與安全管理工作深度融合。此外,還需考慮信息化工具的兼容性、擴展性、編輯性和關聯性,持續更新,通過多個項目的實踐應用不斷更新迭代BIM協同管理平臺和功能模塊,推動信息化工具日臻成熟完善。(2)BIM協同管理平臺是技術與管理相結合的信息化工具之一,工具并不能解決所有管理問題,需要結合使用體驗來不斷完善工具的功效,如需要通過模型輕量化處理以解決平臺使用卡頓問題;需要強化手機端應用開發和微信小程序功能;需要注重數據自動抓取和文件自動生成,持續提升和強化使用體驗來內生終端用戶黏性,牽引用戶主動、自發地使用管理平臺為安全管控賦能和提效。(3)BIM協同管理平臺可根據管理制度文件和用戶管理權限,結合實際業務需要設定不同的審批流程。由于BIM協同管理平臺的開發人員多由BIM技術和工程方面的人員組成,因此在流程開發方面經驗相對欠缺,審批流程路徑相對簡易固定,還不能很好地與實際業務場景相結合。可借鑒OA系統已經非常成熟的流程開發經驗,如可設置退回不重新走流程、協商給不同部門人員等。(4)當前信息化工具層出不窮,在房地產領域或建筑行業,圍繞項目的開發、營銷、辦公以及財務等實際業務場景,以及建筑、鋼結構、玻璃幕墻等多個細分專業類別催生了一批專業化應用軟件或平臺。未來發展可以借鑒先進制造業的集成管理思路,著力打通軟件或平臺間數據交互的瓶頸問題,需要推動頂層規劃設計、分段分塊實施、數據互通共享,通過科技力量助力實現萬物互聯的智慧場景。

作者:伍宇進 單位:上海實譽城市建設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