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所得稅檢查思考

時間:2022-09-23 01:15:00

導語:企業所得稅檢查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所得稅檢查思考

企業所得稅是地稅部門征收的一個重要稅種,也是地方財政收入的重點來源,同時,它又是諸多稅種中予以規范和調整項目最多的稅種之一。因此,對企業所得稅的賬務處理的檢查是稅務稽查工作的重點,又是難點。通過對企業日常檢查,我們發現問題如下:

一、多計成本,沖減固定資產

企業購入的小型機器設備不作為固定資產進行賬務處理,而直接計入原材料加大生產成本。會計科目反映為:借:生產成本;貸:原材料。按照《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資本性支出不允許扣除。使用期限超過一年,單位價值在2000元以上的固定資產,應當于購入時計入固定資產科目,并在使用之日起次月內計提折舊。由于此類購入設備涉及金額較小,為方便日常賬務處理,納稅人往往不作為固定資產而作為原材料在生產成本中列支,無形中減少了當期利潤。對于這種情況,需要檢查人員慧眼識珠去查詢。一般在應付賬款科目即可搜尋到蛛絲馬跡,進而在對應憑證中一識廬山真面目。

二、企業資產評估增值部分增提折舊

納稅人按照規定進行清產核資時的資產評估增值,每一納稅年度通過折舊、攤銷等方式實際計入當期成本、費用的數額,在年度納稅申報的成本、費用中予以調整,相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冀財稅字[1997]77號,財稅字[1998]50號)。所以對納稅人資產評估增值部分應引起高度重視,增值部分計提的折舊,應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已扣除部分還應作納稅調增,上述政策執行時間為2002年1月1日(不含1日)前。另據冀地稅函[2002]251號文:資產評估增值部分,應計入企業應納稅所得額,征收企業所得稅,同時對評估增值部分計提的折舊準予扣除;對評估減值部分,作為財產損失并予以扣除(自2002年1月1日起執行)。在對此項內容進行檢查時,應著重審查納稅人是否對調整事項都按相關稅收規定作了納稅調整,是否有只在稅前列支折舊,而不相應調整資產價值或應稅所得的行為。

三、以資抵債,以物抵物

在檢查過程中,經常會發現納稅人會采取以資抵債,以物抵物方式解決債務問題。例如:某單位欠納稅人30萬元,但無款支付,遂以一輛轎車抵債,納稅人為歸還貨款再把車以同種方式抵出去并直接沖減應付賬款,而不通過損益科目進行核算,一來一去,不僅漏掉了增殖稅,也漏掉了企業所得稅。納稅人正確的賬務處理應是:接受某單位抵賬汽車時作為固定資產處理并允許計提折舊,減少應納稅所得額;在抵出去時納稅人應按照轉讓固定資產進行處理,相關費用及變價收入分別計入“固定資產清理”科目的借方或貸方。納稅人當期發生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盤虧毀損、報廢的凈損失,由其提供清查盤存資料,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后,準予扣除(摘自《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否則,其抵債的固定資產調增應納稅所得額計征企業所得稅。

四、虛報職工人數,加大計稅工資扣除比例

納稅人支付給職工的工資,應按照標準扣除。納稅人為了加大成本,故意增加職工人數,導致多提計稅工資多列成本,進而影響職工工會費、職工福利費和職工教育經費的計提。在實際檢查中,稅務人員往往忽略對企業實列工資職工人數的核查,只把列支的工資及三費金額作相應納稅調整。

五、借企業之名為職工謀福利

為職工謀取福利應計入正常科目,如應付福利費或固定資產等,但大多數企業卻作為自身的成本或費用予以列支。例如:納稅人為職工宿舍樓安裝有線電視,做賬時計入了生產成本,借:生產成本,貸:現金或其他應付款等,但是合同反映的是為職工家屬樓安裝。對于此類情況應分別處理:列入成本或費用的部分應當調增當期應納稅所得額,同時調增相應固定資產價值,未跨納稅年度的,增加的這部分固定資產的折舊應于列支。

六、制度銜接容易脫節

對于一個運做機制成熟的企業,發票、賬務各方面都很完善,但是由于其財務人員對相關政策、制度了解不夠透徹,所以在政策、制度的執行方面容易循規蹈矩,不能和現行財務制度緊密銜接或者不能將現行稅收政策很好地落實。這需要檢查人員及時學習新文件和領會新精神,特別是財務制度與稅收政策相抵觸的地方尤應準確把握,不應有絲毫模糊之處。

相關建議:

一、加強學習,熟悉政策變換

稽查及管理人員在實施檢查前,要對《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實施細則、業務規程熟練掌握,同時還要認真學習各個具體稅種的法律、法規,準確地運用會計知識對企業的賬務記載情況進行核查,另外還要掌握現行政策,防止新舊政策在執行上脫節。

二、有的放矢、針對性強

我們在檢查企業的應收、應付賬款時,一定要統攬全局認真仔細,對應科目一查到底,特別是相關科目之間的邏輯關系應作為檢查的重中之重。例如:對企業采取分期收款銷售的產品,注意查看其是否按期結轉了收入。對采取預收貨款銷售方式的,有無在收到貨款并發出商品時,仍不轉收入而繼續掛賬的現象;同時還要檢查往來賬戶的賬面記錄,有無摘要記錄不清、名不副實的現象,以及有無其他應付款長期掛賬,或其他應收款賬戶出現貸方余額有長期不作處理的現象(2003年1月1日前三年以上尚未支付的其他應付款應并入應納稅所得額計征企業所得稅)。

三、加大財務電算化培訓力度

稅務稽查人員的平均計算機水平目前還不能滿足對電腦記賬進行檢查的需要,計算機水平亟待提高。雖然近幾年稅務系統的信息化建設逐步加強,大力開展計算機業務培訓,優化人員素質結構,稅務系統人員的計算機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目前稅務稽查人員的計算機業務水平還不能適應當前形勢需要,稅務人員到企業查賬甚至不能進入系統。因此,要大力發現和培養一專多能的人才,既精通稅收業務,又能熟練操作和運用計算機。

四、做好基礎資料的備案工作

《稅收征管法》第二十條規定: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的財務、會計制度或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和會計核算軟件,應當報送稅務機關備案。《實施細則》第二十四條規定:納稅人使用計算機記賬的,應當在使用前將會計電算化系統的會計核算軟件、使用說明書及有關資料報送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各級基層管理部門只有及時將類似前期工作做扎實、作徹底,才有利于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