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狀況與經濟建設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31 08:55:00

導語:財政狀況與經濟建設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政狀況與經濟建設研究論文

一、思路和重點

針對上述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對我們這樣一個貧困縣來說,在今后一個時期,應在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同時,積極采用先進技術,改造和提高傳統產業,有選擇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切實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特別新上項目一定要堅持市場導向,大力發展有市場前景的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全縣經濟工作要始終堅持以財源建設為龍頭,按照“夯實基礎財源,發展支柱財源,壯大主體財源,培植新興財源”的基本思路,力爭短期內建立起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和靜寧實際的多元化財源體系。

(一)進一步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培育產業化龍頭企業。傳統的經濟結構已不適應市場要求,財源建設要真正從傳統的以單純的培植農林特產品的圈子中跳出來,按照區域化、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的要求和市場需要什么,企業就加工什么,農民就種養什么的要求,加快農業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要著眼于全縣果品、養殖等有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的支柱產業,圍繞產業結構調整抓基地建設。按照“抓基地增強輻射力,抓龍頭增強帶動力,抓市場增強拉動力,建園區增強推動力”的思路,充分利用果品、洋芋、精細蔬菜、靜寧土種雞、瘦肉型豬、中藥材和優質人工牧草等資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技進步為動力,通過加強引導、行政推動、加大投入等措施,擴大規模、增加總量、向規模要效益,以效益促發展。特別把發展龍頭企業作為加快產業深度開發、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重點環節來抓,逐步形成公司+基地+農戶+市場的龍型產業體系,建立區域性特色農業財源群,優化地方財源結構,促進地方財政收入穩定增長。

(二)努力加快工業化進程,壯大主體財源。加強財源建設,壯大工業是關鍵。針對現有工業規模較小、基礎較弱的實際,今后工業財源建設必須克服過去封閉、分散、粗放的發展弊端,緊緊圍繞果、薯、畜、藥、菜等五大支柱產業,圍繞有競爭力的企業、技術和產品,按照產業化的運營模式,打破地域、行業和所有制界限進行資源和要素的組合。堅持市場導向,依靠科技創新,注重扶持有效益、有競爭力的具有經濟支柱和財政支撐作用的立縣產業企業。特別要把科技進步作為提高全縣財源建設質量和檔次的重要因素,通過扶持科技型項目,推廣和應用先進科技成果等措施,促進科技進步因素盡快融入財源建設項目群體之中,不斷提高項目的科技含量,使全縣主體財源有一個持久、牢靠的基礎。一是按照“抓兩頭帶中間和分類指導”的原則,對重點財源企業,繼續從政策、資金、項目等方面給予傾斜扶持,促進產業升級和產品更新換代。在重點抓好建材、化工、建筑、輕紡等優勢行業發展的基礎上,依托現有骨干企業和縣內資源優勢,與農村支柱產業有機結合起來,注重果品深加工和農副、土特產品加工,走加工增值的路子;同時,以產權為核心、以資產為紐帶組建專業性集團公司或跨行業、跨所有制企業集團,形成規模優勢。對虧損大戶,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則,采取兼并、聯營、改組、收購等措施轉換企業經營機制,調整產品結構,促其走出困境,為增加財政收入做貢獻。二是實施項目栽樁,依托骨干重點企業,選擇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帶動作用強,關聯程度大的工業項目,作為推動工業經濟發展的“助推器”,用大項目帶動大投入,大投入促進大發展。繼續抓好建成項目的達產達標,采取各種措施,通過填平補齊,改進工藝,加強管理,培訓人員,注入資金,開拓市場等手段,促其達產達標。重點抓好化工公司1000萬發電雷管,水泥集團公司10萬噸水泥、5萬噸復混肥,成紀酒業公司1000噸蘋果白酒等項目的達產達標。三是采用新機制、新措施,加快在建項目的建設進度。進一步拓寬籌資渠道,建立多元化投資機制。四是積極論證新項目,建立工業財源項目庫。按照建設一批、開工一批、論證一批、儲備一批的思路,從靜寧縣資源狀況出發,堅持市場導向和效益第一的原則,圍繞我縣農業產業化發展、興辦龍頭企業、產品系列開發、技術改造和高新技術轉化,積極論證新項目,建立項目庫。所列項目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較高的科技含量和創利稅能力。進庫項目要聘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專家進行咨詢、論證,做到對比篩選,精中選優。對成長性好、發展空間大、市場需求強勁的項目和產品,要搶抓機遇,創造條件,盡早開工建設,搶先占領市場。真正做到以項目爭資金,以有為爭有位,促進財源建設,增加財源總量。

(三)創造寬松的發展環境,積極吸引縣內外客商投資,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具有機制活,投資少,風險小等特點,政府應進一步放寬放活政策,從經濟政策,發展條件和生產要素分配上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創造寬松的外部環境,凡是不屬國家限制發展的產業,都應積極支持,不限規模,不限比例,不限速度,快速發展,對優勢明顯,具有帶動作用的個體私營企業,更要通過政策、資金等方面予以重點支持,引導有實力的非公有制企業向國有企業實施參股、控股、并購、托管,發展混合經濟,使國有企業逐步民營化。

(四)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鞏固和發展支柱財源。進一步加快特困企業和重點財源企業改制步伐,按照企業產權關系明晰化、經營機制市場化、資本結構多元化的思路,用足用活企業改制政策,采取一企一策、甚至一企多策的辦法,對特困企業在考慮安排好職工出路的基礎上,采取整體出售、租賃、承包、配送等形式,打破所有制和行業界限,鼓勵私營企業進入國企改革,促進資本合理流動,進一步搞活企業。對沒有任何出路,又嚴重資不抵債的企業,妥善安排好職工后,依法破產。對重點財源企業,加快改制步伐,主要實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轉換機制,增強活力,要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幫助和引導財源企業加快結構的調整和升級換代步伐,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對一些中小企業,要通過兼并、租賃、出售、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圍繞名優產品,以優勢企業為核心,以資本為紐帶,以存量調整為主要途徑,進行強強聯合,組成優勢互補,共同受益的“小而精、小而專、小而優”的小巨人企業,使之成為縣級財政收入的支柱和縣域經濟發展的骨干力量。

二、對策和措施

(一)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搞好財源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目前,我縣財政困難程度不斷加劇,收支矛盾日益突出,資金調度異常困難,赤字和負債逐年增加,形勢非常嚴峻。對此,全縣上下務必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要不斷強化市場觀念、效益觀念、長遠觀念,正確處理速度與效益、局部與全局、當前與長遠、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的關系,把增加收入和培植稅源結合起來,把爭取上級扶持與自力更生結合起來。樹立“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指導思想,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堅定信心,知難而進,發揚“寧可苦干,決不苦熬”的靜寧精神,把財源建設作為緩解財政困難、促進經濟發展的頭等大事來抓,堅持不懈,扎扎實實地抓出成效。

(二)進一步加強財源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強化制度,嚴格監管。財源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加強領導,輔之必要的行政推動和引導,并嚴格監管,才能真正形成全社會抓財源建設的良好氛圍和合力。一是成立由縣上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財政、經貿、計劃、農業、林業、鄉企、金融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財源建設領導小組,設立財源建設辦公室,專抓財源建設工作。二是落實工作責任制,按部門職責明確分工,抓好落實。實行縣上領導、職能部門一把手聯系重點財源企業、包抓一個財源項目的工作責任制。把財源建設工作的好壞作為考核黨政領導和部門一把手政績及工作人員實績的重要內容,以工作成績論英雄、定功過。每個項目要堅持實行項目業主負責制、工程招投標制和質量監理責任制。縣上要與項目單位簽訂責任書,將各項目標任務落實到部門、落實到企業,從嚴考核,真獎實罰。三是建立財源建設工作例會制度。財源建設領導小組要定期根據工作進展情況、存在的問題召開協調會,加強監督檢查,及時協調解決存在的各種困難和問題,確保財源建設項目的進度、質量和效益。

(三)加強項目的考察論證和篩選推薦工作,積極爭取省市扶持。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深入和全面實施,國家對貧困地區的支持必將由直接撥款變為對各種項目的扶持。為適應這一轉變,我們要按照省上財源建設的總體要求,牢固樹立項目發展觀,緊緊抓住中央、省市對財源建設扶持的有利機遇,結合靜寧實際,積極組織各部門、各企業依托當地資源和勞動力充足的優勢,結合企業技術改造、鄉鎮小城鎮建設、退耕還林還草和農業產業化等,與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直接掛鉤,抓緊項目論證,力爭形成上馬一批、儲備一批、調研一批的良性循環機制。堅持先干后爭取、邊干邊爭取等行之有效的辦法,多方位爭項目、爭資金,促進財源建設工作。

(四)狠抓資金籌措,加大財源建設的資金投入。一是縣財政要通過優化支出結構、壓縮非生產性支出,擠出一部分資金,建立財源建設專項資金。二是縣鄉財政每年從超收中拿出50%的資金,用于重點財源項目和農村支柱產業。三是對農業專項資金、挖潛改造資金、科技三項費用和有償資金等統籌管理,集中用于經濟效益好、上交利稅多的財源建設項目。四是加強預算外資金專戶管理,統籌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支持財源建設。五是將國有資產出售收入和國有資產收益的大部分納入財源建設。六是對具備條件的債權轉為股權,變單一的資金結構為多元資金結構。總之,今后政府對財源建設的扶持要由注重規模的硬投入向規模和質量并重的軟投入轉變,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和杠桿作用,采用貼息、墊息、擔保等手段,吸引銀行信貸資金和社會閑散資金扶持財源建設。

(五)嚴格落實優惠政策,促進財源建設。一是對重點財源企業繼續按地縣有關規定,兌現落實稅收返還、稅收上繳增長分成、加速折舊、補充流動資本、據實列支技術開發費等優惠政策,增強企業發展后勁,促進重點財源企業發展。二是認真貫徹落實省上《關于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決定》,按照“三不限”、“四放開”的要求,放手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和第三產業,培植新興財源。三是對部門和個人向上爭取資金數額較大且投向財源建設的,給予一定比例獎勵。四是對發展財源建設有突出貢獻的有功人員和招商引資表現突出的先進個人要在工資晉升等升級、職稱評定、職務晉升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并給予獎勵。五是對鄉鎮財政實行徹底“分灶吃飯”,充分調動鄉鎮培植財源的積極性,夯實鄉級財源基礎,壯大經濟實力。

(六)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征管辦法,努力做到應收盡收。要在加強稅源調查和監控、準確掌握稅源變化的基礎上,不斷改進和完善稅款代扣代繳、稅務稽查、財務審計、納稅申報等制度,積極探索控管稅源的新路子,把培植財源同強化征管有機結合起來,敢于動真碰硬,在抓大稅、攻難稅、查漏稅、追逃稅的同時,重點解決稅賦不公、稅款流失等問題,有效堵塞稅收“跑、冒、滴、漏”,做到應收盡收,使財源變稅源,使稅源成收入,有效解決“兩個比重”偏低問題。

摘要:近年來,靜寧縣財政在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財政赤字和債務規模不斷擴大,如何制訂和改進財政措施,防范財政風險,已引起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本文就這些問題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關鍵詞:靜寧縣財政狀況經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