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制度在調控價格方面的運用研究
時間:2022-04-16 04:57:00
導語:財政制度在調控價格方面的運用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2007年5月份開始,全國的豬肉價格開始大幅度上漲,豬肉,成了很多人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為了抑制豬肉價格,解決因豬肉價格上漲而引起的民生問題,國家緊急出臺了一系列的財政政策來解決豬肉價格上漲問題,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對我國財政政策在調整豬肉價格方面的應用及其效應進行分析。
關鍵詞:財政補貼;母豬保險;豬藍耳??;困難補助
1豬肉價格大幅度上漲的原因
(1)豬飼料價格的上漲導致成本提高。在過去的幾年中,因糧食價格上漲等一些原因,豬飼料的價格一直在上漲。豬飼料價格的上漲必然引起養豬成本的提高,進而生豬,豬肉的價格也會提升。且豬肉的需求價格彈性較低,在一個有效率的市場中必然由消費者承擔上升價格的大部分。
(2)周期性波動引起的供需失衡導致均衡價格提高。前幾年的豬肉價格持續走低,生豬養殖戶的虧損比較厲害,在生產者缺乏市場信息和對未來市場缺乏預測能力的原因下,部分養殖戶便不再愿意養殖,從而導致今年五月份之前的生豬存欄數量部分縮減,在供求關系的自動調節下豬肉價格的上漲也就成為了一種必然。可以說供需不平衡是這次價格上漲的最主要的原因。
(3)豬疫病頻繁沖擊了生豬供應市場。生豬疫病的流傳也對我國的養殖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2006年,高致病性豬藍耳?。〞斐赡肛i流產),對我國持續低迷的養殖業產生了嚴重的打擊,使本來脆弱的生豬養殖業雪上加霜。由于小戶,散戶養殖戶無力防治生豬疫病,只好退出生豬養殖,正在養殖的也因這些疾病而遭受巨大損失,所以生豬數量減少,豬肉價格上升。
2相應的財政政策的措施
至十月份,中央已經出臺10項促進生豬產業發展的財政政策,初步建立了促進生豬產業發展的財政政策體系。
(1)建立母豬保險與補貼相結合的制度,促進生豬的生產。一方面,國家財政撥??钪С謱τ蟹敝衬芰Φ哪肛i建立重大病害,自然災害等的保險制度,加大對生豬疫病防治體系的支持。另一方面,建立母豬飼養補貼制度,國家財政依據參保的母豬數量,原則按每頭每年50元的定額補助標準,給母豬飼養戶給予直接補貼。
(2)建立對生豬調出大縣的獎勵政策,扶持生豬標準化規模飼養。生豬調出大縣獎勵制度的資金主要用于“改善生豬生產條件,加強防疫服務和貸款風險,保費等的補助方面”。此制度的規則在于“引導生產,多調多獎,直撥到縣,專項使用”,所以其主要用于規?;B殖戶的豬舍改造,良種引進和糞污處理支出,以及用于生豬養殖大戶購買種公豬,母豬,仔豬和飼料等的財政貼息等。
(3)建立和完善生豬的公共防疫服務體系,減輕疫病對生豬產業的沖擊。對因防疫需要組織捕殺的生豬,國家對養殖戶給予補貼,并對宰殺過程中的無害化處理給予補助。如同因非典建立起來的公共衛生防御體系,此次生豬疫病也促進了我國建立起來生豬的公共防疫服務體系。該體系的建立必將有利于我國今后生豬產業的發展。
(4)對低保人員和家庭經濟困難的在校大中專生等困難人群給予補助。由豬肉價格上漲引發的副食品價格全面上漲,對低保人員和家庭經濟困難的在校大中專生的生活水平影響最大。國家在調控豬肉價格的同時,也注意到解決其造成的影響?!皩Φ捅H藛T,中央財政將增加補助4.7億元,對普通本科學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經濟困難的學生,中央安排補助資金2.8億元?!豹?/p>
3現有財政政策的效應分析
對政府已經實施的財政政策,我們將從理論的角度進行分析,考察其效應。
(1)母豬保險和補貼制度有利于降低養殖戶的成本,提高其養殖的積極性,但是在短期內會增加財政負擔母豬保險和補貼制度的實施極大的促進了農民養豬的積極性。首先,母豬價值大,得病率高,是養殖戶得寶貴財富,母豬一旦死亡,將是養殖戶承受巨大經濟損失,有了母豬保險制度,就使養殖戶多了一種保障。另外,母豬飼養直接補貼制度將使養殖戶直接受益,增強養殖戶抵御成本上漲風險的能力。國家給予的財政補貼降低了養殖戶的生產成本,也有利于市場豬肉價格的回落。如圖1所示。
①因飼養成本的上升,飼養風險加大,5月份,豬肉供給曲線由S移動到S1,均衡價格由P0上升到P1。
②由于政府的財政補貼,成本下降,供給曲線由S1向下移動S2,均衡價格由P1下降到P2,由此可見,在一個有效的市場中,政府所采取的措施確實能夠促進豬肉價格的下降。
但是,我們也看到,短期內的各項財政補貼,大大增加了財政負擔,不利于財政的穩定。
(2)生豬調出大縣的獎勵政策有利于調動地方積極性,促進生豬產業規模化,但其只能作為短期的調節政策。作為促進生豬產業發展的財政政策之一,此政策有利于調動地方積極性,促進生豬產業規?;瑯藴驶l展,有利于增強養殖戶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現時豬肉市場上豬肉的供給。但是,這種財政鼓勵政策只能作為短期政策,緩解暫時的供需不平衡,等到我國的豬肉市場已經平穩了之后,該政策的繼續實行會引起新一輪的供給過剩。
(3)生豬的公共防疫服務體系有利于我國生豬養殖業的長久健康發展。應該說生豬的公共防疫服務只是我國畜牧業防疫服務體系的一部分,隨著生豬公共防疫服務體系的建立,養殖戶的的風險將大大降低。因為疫病導致的養殖戶減少問題將得到解決,在生豬的供應周期波動將趨于平緩。
4穩定豬肉價格長效機制的財政政策選擇
(1)建立穩定副食品價格波動的財政專項資金。比如說,每年財政可以抽出部分收入,建立為穩定豬肉價格的專項資金,當價格發生波動時,可以立即專款專用,這樣就避免了因突發事件而導致政府財政的負擔的突然增加,有利于財政的穩定。
(2)長期來看,要通過財政政策措施加強對生豬養殖專業化,規?;牡闹С?。目前,我國普遍存在的生豬散養是造成生豬數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只有通財政加強對生豬養殖規?;闹С?,促進生豬養殖的專業化,規模化,才能抵御風險,保證豬肉供給的穩定性,進而從根本上保持豬肉價格的穩定。
(3)建立豬肉儲備體系,健全中央與地方相結合的豬肉儲備制度。如同糧食儲備,關系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應建立相應的儲備系統。一般說來,中央儲備主要滿足應對突發事件和救災的需要;地方儲備主要用于局部應急和保證節日市場供應。豬肉儲備要發揮蓄水池作用,在市場供大于求、豬價過低時,要增加儲備數量,緩解農民“賣豬難”的矛盾;在市場供不應求、豬價過高時,要增加投放,緩解市民“買豬難“的困境。
總之,在此次此次豬肉價格漲價事件中政府運用的財政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國政府運用財政政策的能力也越來越熟練。
參考文獻
[1]王國清.稅收經濟學[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2]王國清,馬驍,程謙.財政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 上一篇:小議羅杰斯人本教育觀探討
- 下一篇:小議體育系學校體育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