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科技投入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
時間:2022-12-23 10:44:10
導語:財政科技投入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引言
科學技術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保證,在經濟生活中越來越重要。內蒙古積極地實施科技興區的政策,大力支持科技事業的發展。而財政科技投入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科技創新投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增長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經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對財政科技投入也具有相應的能動作用。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R&D(ResearchandDevelopment)指在科學技術領域,為增加知識總量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去創造新的應用而進行的系統的、創造性的活動。在國際上一般采用R&D活動的相關指標來反映一國的科技競爭實力,因此我們可以說R&D活動是科技進步的重要因素,而且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也是十分重要,這就使得R&D活動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變得十分有意義。預算會計是以預算管理為中心,以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為目的,以預算收支核算為重點,用于核算社會再生產過程中屬于分配領域中的各級政府部門、行政單位、非營利組織預算資金運動過程和結果的會計體系。在政府會計中,預算的作用非常大,可以提前為政府的財務做出判斷,可以更好的反映政府的財務狀況和收支情況,也可以成為政府表現財政政策的工具,客觀的適應經濟發展需求,最重要的是與預算的有關信息可以為財政資金的績效提供評價。對財政科技投入與經濟增長的文獻大致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從國家層面來研究二者之間的關系。如張順(2006)運用我國1978-2000年的科技投入與經濟增長數據,采用了向量自回歸模型,研究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很好的檢驗,最后實證證明財政科技投入有利于經濟的增長,但經濟的增長并不會促進財政科技的投入[1]。吳林海,杜文獻(2008)通過誤差修正模型,相應的結合協整分析與因果關系檢驗兩種方法,對我國R&D投入與經濟增長的有關數據進行了研究,結論說明了我國R&D投入與經濟增長有一定的平衡關系[2]。韓香凝(2014)研究我國R&D經費投入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采用了三個指標,即投入規模、投入結構和地區差異。通過對三個指標的深入研究,最后指出R&D投入多的地區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系數不一定會大,每一個指標對經濟增長都有不同的影響,建議因地制宜,結合不同地區的特點,促進R&D投入與經濟增長協調發展[3]。另一類是以特定的省份或地區為研究對象。如柳勁松(2009)采用DEA分析方法,對廣西等4個民族地區,使用2001—2006年的面板數據,對這些民族地區的科技投入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并運用了不同的科技變量和經濟增長變量,結果表明內蒙古的資金使用效率排在第一位,廣西和新疆第二,寧夏最后。4個地區的財政科技投入與經濟增長有一定的協調關系[4]。烏素(2010)在論文中通過各個指標對內蒙古財政投入的使用情況進行了研究,并且對改革開放以來內蒙古的財政支出的發展變化特征進行了系統的總結,最后從資金使用效率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和政策,便于內蒙古財政投入在經濟增長中發揮重要的作用[5]。趙靜敏(2011)通過對江蘇省1996-2008年間的13個地級市的財政科技投入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研究,采用面板數據,并結合協整分析方法,得出結論:江蘇省的各個地級市財政投入對經濟增長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但在每一個地市級之間卻有著顯著地不同,所以提出一些傾斜的建議和政策[6]。米嬌(2013)采用理論與實證相結合的方法,運用定量和定性分析,對陜西省的R&D投入與經濟增長進行了全面的研究,并結合具體的數據和圖表,深入分析了R&D投入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最后表明R&D經費投入和陜西省經濟增長之間有著一定的關聯[7]。
二、內蒙古財政科技投入的現狀分析
1.政府的R&D經費投入比例在下降(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內蒙古的財政科技投入從總量上是逐年增加的,從2007到2012年,內蒙古R&D經費投入總量由24.20億元增加到101.45億元,總量上增加了4.19倍。但從資金的來源結構看,政府R&D經費投入比例雖然在2007年至2008年有小幅度增長,但從在總體上卻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由2007年的17.36%下降到2012年的11.63%,下降了5.73個百分點;企業資金比例呈現波浪式增長,由2007年79.80%上升到了83.76%,上升了3.96個百分點,而且比例都集中在80%左右。所以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政府的R&D經費投入比重在逐年降低,而企業資金投入已經成為R&D經費投入的主要部分。這樣的資金來源結構是不合理的,不利于政府預算目標的實現。2.R&D活動中基礎研究投入比重過低(見表2)一般來說,R&D活動可分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實驗發展三大部分。從表2中可以看出內蒙古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經費占R&D經費的比例極不相稱,基礎研究在整個R&D經費投入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不超過3%;而實驗發展所占的比例都在85%以上,這樣就使得基礎研究水平非常低。3.政府績效評價不夠充分目前,在我國財政管理的各種問題中,無一不最終體現在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水平低下、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不高這一基本因素上來。內蒙古財政科技投入屬于政府預算支出的一部分,但是政府的預算支出編制與績效評價相互結合的不夠充分。具體表現為:財政預算績效評價的法律建設不夠完善;標準設計不夠規范;工作目標不夠明確;績效評價隊伍有待加強;沒有形成良好的財政支出效益的監督環境;沒有建立科學、規范和合理的評價體系;沒有充分發揮政府預算會計的管理職能和監督職能等。
三、科技投入與經濟增長的相關分析
筆者根據相關性、重要性和科學性等原則,采用內蒙古的GDP產值和R&D經費兩個變量來進行相關分析,R&D經費代表財政科技投入,GDP代表經濟增長。在構建兩者之間具體關系的回歸方程時,對兩個變量進行了自然對數變換,以此來消除異方差的影響,分別取值為LNNB和LNGDP。對數據進行簡單的統計如表3:1.GDP用R&D經費影響的分析方程由于兩個變量的數據計量單位和數量級比較接近,所以就沒有進行標準化處理。運用stata軟件進行回歸分析,得到回歸方程結果,如表4:根據表格,可知回歸方程為:lngdp=6.8252+0.6138lnR&D+ε我們可以知道系數0.6138是表示財政科技投入R&D對于經濟增長GDP的影響系數,即說明財政科技投入R&D每增加1個百分點,相應的代表經濟增長GDP增加約0.6138個百分點,也就是說政府對財政科技的投入對GDP有正的推動作用。2.R&D經費用GDP影響的分析方程再次運用ststata軟件進行回歸分析,得到回歸方程結果,如表5:根據表格,可知回歸方程為:lnR&D=-0.10.8851+1.6040lngdp+ε我們可以知道系數1.6040是表示經濟增長GDP對于財政科技投入R&D的影響系數,即說明經濟增長GDP每增加1個百分點,相應的財政科技投入R&D增加約1.6040個百分點,也就是說GDP的增長對政府財政科技投入也具有正的推動作用。通過上面的分析結果我們可以知道,內蒙古財政科技投入與經濟增長之間互為正向推動作用的關系,但彼此影響的幅度有所不同,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財政科技預算支出績效評價做的不夠好,沒有充分發揮政府預算會計管理監督的職能。
四、對策和建議
1.要繼續加大政府對財政科技投入力度我們知道,在發展內蒙古經濟的進程中,科技經費投入是必不可少的部分。當科技投入能夠及時的與經濟發展的需求相匹配,這會使科技對經濟的效應發揮的更加充分,更大程度上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我省R&D經費支出與經濟增長具有相互促進的作用,而且我省財政科技投入逐年增加,但是投入總量仍不足,所以政府要繼續加大對財政科技投入力度,要充分利用政府的相關職能,發揮政府在科技創新中的主觀能動性作用,繼而使得我省科技投入在總量上繼續增加;另外政府部門要高度重視R&D經費投入,進一步加大對R&D經費的投入力度,不斷地提高內蒙古R&D經費支出占全省GDP的比重,進而可以保持科技發展的后勁和實力,保證我省的研發活動順利開展。2.改善R&D投入結構R&D投入結構的不合理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科學技術對經濟的推動作用。通過對內蒙古R&D經費投入結構分析發現:R&D經費中應用研究與實驗發展的經費投入比例比較高,基礎研究占R&D經費比例非常低。所以,為了能夠有效的促進內蒙古經濟的發展,就要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要充分重視基礎研究作用,有效的及時地對R&D投入結構進行調整,對R&D資源進行合理配置,提高R&D資源使用率,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加快轉變,從而促進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目的。3.要充分認識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重要性政府財政支出是優化資源配置的一種活動,解決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才能提高財政支出的效率。就目前來看,內蒙古各級政府由于缺乏相應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制度,使得財政資金在合理分配后缺乏制度的監督與評價,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財政資金支出過程中的效率低的問題。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要求財政支出一定要重視支出的結果,所以在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監督和制約下,全面認識和高度重視政府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重要性,有助于引導和推動各級預算單位建立相應的責任機制和管理監督體制,以增強政府財政支出的效率。4.做好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配套工作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活動,是財政支出的重要部分,建立健全和完善地方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制度,一定要和財政的其它措施配套進行。一是要建立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信息庫,便于監督預算會計的完成過程,收集、和查詢預算會計信息資料,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進而有助于對績效評價結果進行及時有效的反饋;二是要合理地對財政支出進行科學地分類,通過對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和標準體系正確的認識,從而做出合理科學的分類;三是要保證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結果的權威性。5.加強預算會計的會計監督職能和績效管理職能在處理科技投入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時,要加強政府會計的監督職能,即財政資金使用過程要進行全程監督,從資金的申請到下達,再到資金的使用,最后對資金使用后的評價,都離不開政府會計的監督,從而使得資金的運用更加合理、有效。另外還要加強預算會計績效管理職能,要從宏觀上實施預算會計法律監督,對會計活動和預算活動實行法律監督和有效的管理。
五、結論
綜上所述,內蒙古財政科技投入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關關系,而且它們之間構成了一種穩定的動態的平衡關系。最后,結合本省財政科技投入和政府預算會計的現狀,對政府財政預算工作提出了一定的建議,以期從理論視角對內蒙古財政科技投入工作提供決策依據,以提高政府財政科技經費的使用效率,促進經濟更好的發展。
作者:呂燕飛 單位:內蒙古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 上一篇:外貿企業進出口融資業務的創新選擇
- 下一篇:企業財務審計的問題及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