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登記檔案信息化管理分析

時間:2022-09-27 04:16:02

導語:不動產登記檔案信息化管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不動產登記檔案信息化管理分析

摘要:不動產登記檔案管理緊緊跟隨信息化發展的步伐逐步實現了信息化管理模式,有效解決了檔案量大幅增長導致的不動產登記檔案資源分散的難題。本文即對不動產登記檔案信息化管理有關問題進行探討,旨在為提升不動產登記檔案管理工作效率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不動產登記;檔案管理;信息化

在當前信息化社會發展過程中,大力推動不動產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是有效落實相關政策的重要舉措,對產權人而言也是維護自身基本權益的較好途徑。但不動產登記檔案管理在信息化建設摸索過程中尚存在很多問題,相關工作人員要對問題進行分析并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以推進信息技術在不動產登記檔案管理中的應用。

一、不動產登記檔案的概念及價值

不動產登記檔案是指在不動產登記過程中形成的有保存價值的原始憑證,反映了不動產在轉移、變更、抵押過程中的權屬來源和審批依據。不動產登記檔案信息的形成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一是為了有效管控不動產權,二是為了高效直接地管理不動產經濟信息。要想全面落實不動產檔案的各項管理工作,正確認識其對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是前提,這樣也能更好地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不動產管理部門的主要職責就是做好不動產戶籍和產權的一系列登記工作,包括記錄、整理、調查和測量等,并對多種形式的有關證明材料,音頻、文件、圖表和視頻等進行分類整理[1]。由此看出,該項工作的內容和流程種類繁多、數據繁雜、各環節業務水平要求較高,不管是內容、自身價值以及使用性上,不動產檔案對房地產經濟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刺激作用和促進意義。

二、不動產登記檔案管理現狀

相比其他發達國家,我國房地產檔案管理工作的起步較晚,與國際發達國家之間尚存在較大的差距。傳統的不動產檔案信息采集和管理方式依賴于人工,甚至在填表和審查環節中采用手寫的方式,通常情況下完成一件事情的辦理事宜不僅周期長、人力消耗大,還極大地增加了紙質檔案占據存儲空間的比例,在檔案內容上也多數為簡易平面圖和大致描述。盡管目前已經通過對計算機互聯網的有效應用完成了影像檔案資料的補充,但在各種技術條件限制下依然存在存量不足的問題,難以順利地讓原始資料電子化和檔案數據整理同步進行。另外,采用人力檢測意味著大量的人力資源投入和時間成本,不僅影響了檔案信息化管理效率,還無法保證有關數據和資料的安全性,達不到及時管理的工作目標。據某縣調查結果顯示,該縣不動產登記檔案相關的業務量和檔案數量為70余萬卷,相比當地戶籍數而言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數值,更重要的是這70余萬卷僅僅是不動產權登記檔案,還不包括抵押、法院查解封等檔案。除此以外,隨著農村房屋確權工作的全面推廣,政府也在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人力資源,因此全面落實不動產登記檔案信息化管理勢在必行。

三、不動產登記檔案信息化管理的策略

(一)堅持標準化建設。堅持標準化建設能有效促使不動產登記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更好地在生產實踐中發揮作用和價值。一是統一技術標準和業務規范,對每一項不動產登記檔案信息化管理業務都要對有所涉及的事宜做好明確詳細的記載,并用統一規范的格式進行記錄。二是關注信息化管理措施實施的統一性,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和信息技術的優勢完成不動產信息管理基礎平臺的搭建,在整體建設規劃中加入這一環節,同時借助有關政策和指導性文件的支持力量監督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有序推進[2]。與此同時,有效利用云計算平臺或大數據處理技術實現海量資源的整合,也能全面提升不動產登記檔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三是科學合理實施集約化管理措施,以提高不動產登記檔案信息化管理建設的規范性,確保建設質量,要全面充分考慮有關的集約化管理措施,這樣才能讓管理系統與歸檔標準的統一化形成合力,全面促進不動產登記檔案信息化管理技術水平的提升。(二)堅持數字化管理。首先要嚴格遵循檔案信息化建設規定,保證檔案信息的真實性。不動產登記檔案信息管理工作具有很高的嚴謹性,保證相關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是開展后續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檔案信息化管理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標準和流程操作,尤其是檔案信息采集、整理和歸納工作中,保證信息完整性、真實性是重中之重。其次要以完善網絡風險防范機制為目標建立一個統一的信息平臺[3]。基于不動產登記檔案信息平臺建立一個檔案管理系統,重點在于能實現歸檔、監管和查詢服務的統一性,同時做好數據信息保護工作,提高網絡安全風險防范意識。最后通過不動產登記檔案數據中心的建立實現最大化的資源信息化利用。合理使用信息化技術優勢構建一個圍繞不動產登記檔案的數據中心,具備資源數字化、管理一體化和服務網絡化這幾大功能,讓數據傳輸共享安全性、信息服務一體化多維化成為現實。(三)堅持創新服務方式。一方面要合理充分地利用“互聯網+”服務技術和方式將國家有關惠民政策落實到位,以提高人民群眾對辦理不動產登記工作的滿意度,實現相關數據的及時查詢。具體來說,“互聯網+”服務方式就是檔案查閱當事人借助網絡平臺遞交相關資料提出申請,工作人員在核實申請資料和信息后為其開具不動產登記查詢證明,將該證明通過物流技術直接寄給申請人。另一方面可建立自助查詢服務系統,在一些人流相對集中的地方,比如行政服務中心或圖書館放置自助查詢機器,讓廣大人民群眾通過終端機器進行自主查詢,在降低不動產檔案管理部門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時提升產權登記及查詢服務的水平。(四)堅持專業人才培養。不動產登記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技術型人才隊伍建設的影響,所以在致力于完善不動產登記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高度重視相關技術型人才隊伍建設問題,在嚴把人才招聘關卡的同時還要積極制定針對性的專業人才培養計劃。一方面,大力開展具有較強專業性的培訓活動,從科學的角度出發進行不動產登記檔案管理技術型人才的培養工作,在提升相關人才崗位專業技能水平的同時注重職業道德修養的提升,以此來實現不動產登記檔案管理信息化水平和專業化水平的同步提升[4];另一方面,要優化人才培養機制,基于信息技術的應用提升人才培養方式的合理性,從根本上促使不動產登記檔案管理部門建成完善的技術性人才培養體系,只有讓不動產登記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具有更強的專業性才能保證工作質量,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

綜上所述,在不動產登記檔案管理工作中全面有效地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不僅能提升不動產登記檔案管理的工作質量和效率,還能通過信息化促進登記業務效率的提升,從而為廣大企事業單位和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王向增.信息化背景下的不動產登記檔案管理探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10):212-213.

[2]姜麗芬.不動產登記檔案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8):714.

[3]李睿.不動產登記業務檔案數字化面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建材與裝飾,2019(34):160-161.

作者:應才兵 單位:寧海縣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