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險管理學課程混合式教學研究
時間:2022-02-23 10:06:11
導語:金融風險管理學課程混合式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高等學校專業課程需要重新構建課堂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專業素養,實現課程育人的目的。文章以專業基礎課程金融風險管理學為例,結合團隊的教學實踐和專業基礎課程的特點,從教學設計、教學方法、課堂和在線技術應用、考核評估方法、課程實施和學生準備六個方面探討了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課程育人;教學設計
2019年9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在線教育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快科技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動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展開良性互動、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有機銜接。國內學術界經過研究得出一致的觀點,認為線上學習與線下面授有機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既可以提升教學質量,又可以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2020年疫情期間,教育部、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組織廣大師生開展了一場全球最大規模的在線教學。全國高校教學大數據監測顯示,2020年開展的大規模在線教學,全國高校課程在線開課率達91%,教師在線教學認可度達80%,學生在線教學滿意率達85%,實現了在線教學與課堂教學質量實質等效。線上教學模式的運用幫助全國高校成功應對了疫情帶來的停教、停學危機,推動了高校利用信息技術更新教育理念,變革教育模式。當前,線上線下相融合已成為高校教學的新常態,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教學成為高校培養大學生學習能力、專業能力、專業素養的重要途徑。結合以往在商業銀行的從業經歷,發現以教材為主線,純粹向學生教授理論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會導致課堂所學知識與實際業務需求相脫節?;趯旌鲜浇虒W的理解,結合多輪教學經驗,文章以“金融風險管理學”為例,探討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的構建途徑。旨在借助教學改革機會,探索轉變教學模式,力求做到課程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1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優勢分析
1.1教學的豐富性
傳統的教學方式更注重教師的“教”,課程內容以教師在課堂上的教授為主,方式較單一?;旌鲜浇虒W可以豐富教學形式,使得大學生的學習從教師導向的范式轉向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范式。
1.2增加了知識獲取的靈活性
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是適應市場需求,服務當地經濟發展。高校專業課的學習,不僅包括經典理論知識的學習,還應充分關注目前的市場動態,了解并學習專業學科相關的前沿知識,提升自身專業水平,為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旌鲜浇虒W模式可以借助網絡技術的優勢,增加大學生獲取知識的靈活性,拓展大學專業知識的廣度與深度。
1.3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混合式教學中的討論環節可以有效打開學生與教師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大門,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創造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環境,創造讓學生反思新知識并將其與現有思想相聯系的學習環境。當自身的現有思想與混合式教學模式中的新知識產生碰撞時,學生對專業課程內容的理解與運用將有變革性突破,且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2金融風險管理學課程混合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2.1與課程育人的目標相吻合
當前,國內外經濟環境日趨復雜,不確定性因素明顯增多,金融領域的風險顯著提高。2020年7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基于對我國經濟穩中有變的重大判斷,特別強調“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穩金融的位置僅次于穩就業,凸顯了維護金融穩定的重要性。作為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的金融專業人才應具有較強的金融風險意識,掌握金融風險管理知識,精通金融風險控制實務,能夠滿足當地金融市場的發展需求。在面對金融風險時,能做到早識別、早預警、早處置,保障國家金融安全。近年來,我國金融資本市場發展迅速,金融活動與金融產品的創新發展日新月異。金融風險管理學課程的教學設計,除了包括課程教材中的經典理論知識外,還應大量增加市場前沿知識和真實案例,旨在幫助學生洞悉市場動態,了解市場需要的金融人才類型,清楚知道自己能力欠缺的部分,增強學習動機,明確學習的方向,與課程育人的目標相吻合。
2.2與市場發展方向相一致
金融風險管理學課程要求學生熟練掌握信用風險、利率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等主要金融風險的度量與管理方法,了解和掌握金融風險管理的方法和途徑。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學生應充分學習金融市場的真實案例或模擬案例,在案例經驗中領悟金融理論的深層含義,在理論學習中找到實踐背后的原理,從而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傳統教學課堂受課時與形式的限制,案例討論與案例學習的嵌入不足,抑或即使嵌入部分案例,但多數是由任課老師直接分析解答,學生參與討論與頭腦風暴的機會不多?;旌鲜浇虒W可以有效實現案例引入、案例討論,甚至可以與實務部門聯系,拍攝實務部門業務經理的經驗分享視頻,有效發揮互動教學的價值。
3金融風險管理學課程混合教學模式構建
參照McGeeP.(2013)的做法從教學設計、教學方法、課堂和在線技術應用、考核評估方法、課程實施,以及學生準備6個方面探討金融風險管理學課程混合式教學構建。
3.1教學設計
3.1.1明確課程目標在設計課程活動、作業和評估之前必須明確界定金融風險管理學課程目標。課程目標可以為授課內容、授課方式(課堂或線上)、網絡技術的運用以及課堂互動所需的數量和地點提供參考信息,因此,課程目標的確定對于混合式教學尤為重要。金融風險管理學課程的目標是培育具有較強金融風險意識、掌握金融風險管理知識、精通金融風險控制實務的高素質金融風險管理人才。在面對金融風險時,能做到早識別、早預警、早處置,保障國家金融安全。(1)在專業知識方面。培養學生掌握金融風險管理的基礎知識和方法,掌握金融風險管理的思路和步驟,了解國際銀行業監管框架《巴塞爾協議》及相關的監管規定;掌握風險價值的概念和相應的測算方法;理解并掌握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利率風險等各種形式的金融風險度量和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手段。要求學生通過案例學習,掌握應用EXCEL軟件等工具度量金融風險、預判金融風險并提前防控,為市場培養高素養的專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應用型金融人才。(2)在思想政治方面。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擁有專業的風險管理能力,并提高金融專業學生的思想覺悟,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在金融風險防范管理重要功能和作用,加強金融市場規范經營和風險防范的意識。3.1.2以學習者為中心,設計混合式教學環節混合式教學要求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為學生設計個性化的學習環境。教學方式不再是簡單教師指導的活動,而是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始終保持自我監測,對學習負有更大的責任。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是混合式教學實現成功的核心,在課程設計中必須承認學生的不同能力和學習風格?;旌鲜浇虒W環節的設計應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充分了解自身情況,發現自己的薄弱之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保證學生的課堂參與度。3.1.3調整課程大綱混合式教學模式需要教師提前調整課程大綱,說明時間分配、課程活動以及課程評估標準。協調課堂活動、分配適當學習任務和設計課程評估標準將有助于確定學生何時、何地以及如何積極參與混合式學習,是教師成功開展混合式課程教學的關鍵。任課教師必須及時公布每周主題或課程內容指向,實時向學生反饋學習的進展或表現,合理安排課堂上的面對面教學活動。表1為金融風險管理學課程混合式教學大綱示例。表1金融風險管理學課程混合式教學大綱示例
3.2教學方法
混合式教學模式需要不同角色之間的互動和及時的學習進展反饋,以保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程?;踊顒涌梢园ń處煂W生,學生對學生,或學生對他人的所有學習材料或資源的分享與探討。例如,學生在完成在線教程后,可以通過在線討論環節分享他們的經驗,并提出他們在課堂上的想法。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動學習范式要求學生意識到他們所知道的和他們不知道的知識,并使用元認知策略來監控自己的學習。監控策略是指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計劃,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監控,確保學習計劃的落實。混合式教學模式使學生可以參與課堂內外的學習,讓學生使用所獲得的信息來啟發自己的思維,確保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有效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使用元認知策略。在金融風險管理學課程學習中,元認知策略的應用就是學生可以監測自己是否已經掌握了金融風險管理的相關理論知識,是否能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于實務案例中,自己是如何看待實務案例中的風險管理策略,自己從中所得到的收獲和啟發是什么。通過不斷評價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并根據評價結果適當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循環,提高學習質量。
3.3課堂和在線技術應用
技術應用需要考慮教師與學生雙方的便利性。金融風險管理學課程混合式教學將通過福建江夏學院智慧教學系統與學習通平臺進行創建。通過問卷調查發現,目前教師與學生均已較為熟練地掌握學習通平臺的操作方法,完全可以實現混合式教學的技術要求。學習通平臺具備討論、視頻上傳、資料上傳、作業發布、學習情況統計等功能,涉及學生的流動性、訪問和潛在的自我導向學習。例如,金融風險管理現實案例的上傳與討論、校外實踐部門經理的經驗分享視頻等資源,都可以通過網絡技術的運用融合至混合式教學課堂中。
3.4考核評估方法
混合式教學課程的考核需要在主動學習的教學設計與客觀考核評估之間做好權衡。如果學生一味地致力于構建知識以應對課程期末考試,則難以實時衡量他們所學到的知識與能力。因此,混合式教學考核在運用傳統的考核評估模式的同時,應鼓勵非傳統的考核方法。金融風險管理學課程混合式教學包含傳統線下考試與線上案例討論兩種考核評估方法。傳統的線下考試評估以閉卷考試為主,試卷題型包括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簡答題等題型,其中的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和判斷題考查學生對職業道德素養和學科基礎知識的學習掌握情況;簡答題考查學生對學科重要名詞和概念的掌握情況,線下考試打分以參考試卷評分標準為主。線上案例討論考核主要涉及案例分析,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與實際應用能力,將要求做項目討論與小組介紹,最后針對案例討論的結果呈現情況,全面評估個人貢獻與小組合作。
3.5課程實施
混合式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取決于教學設計、學習的預期效果以及學習過程中的溝通?;旌鲜浇虒W的教師需要精心設計面對面教學的學習任務指導、審查網絡技術運作以消除潛在的技術障礙,支持與引導學生學習。其中,支持與引導學生學習尤為重要,包括及時和具體地反饋學生學習進展、發揮與加強在線討論的作用、監測在線討論并在面對面課堂教學中引用,發揮在線討論的最大價值。在線下課堂面對面教學過程中,教師須明確告知學生金融風險管理學課程混合式教學的教學設計,包括教材中各章節的理論知識與學習真實案例的線上線下混合比例、線上與線下的時間分配情況、混合課程所預期達到的學習效果,并向學生詳細介紹線上課程討論的內容與方式。針對學生遇到的學習問題、困惑及時進行反饋,當部分學生學習態度松散時,及時提醒并引導,適時調整線上課程的案例內容或討論環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出現網絡技術故障時,及時與對口的高校行政工作人員、學習通平臺工作人員聯系,保障學生擁有穩定的線上學習環境。
3.6學生準備
混合式教學需要學生擁有獨立意識,具備良好的時間管理、溝通和學習能力。但并非所有學生均能具備這些能力,任課教師應在課程前開展學生的自我評估、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實踐活動,組建學習團隊,幫助可能還未完全具備良好發展技能的學生成功實現混合式學習。課程前評估主要包括課程前針對相關技術要求和技術配置進行溝通,保證所有學生對線上課程的使用技術有足夠的了解,提供便利的在線技術支持。金融風險管理學課程混合式教學將明確課程學習的任務指示、及時通知學生待完成的作業、組織積極的互動活動與團隊活動,支持學生主動承擔他們在課外學習的責任,并適時安排面對面課堂教學環節。
參考文獻:
[1]鄒燕,馮婷莉,王業億.混合式教學課程設計與應用——以《ERP模擬經營沙盤》為例[J].會計研究,2020(7):181-189.
[2]曹海艷,孫躍東,羅堯成,等.“以學生為中心”的高?;旌鲜浇虒W課程學習設計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1):187-192.
[3]郭君默.金融工程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金融教育研究,2016,29(4):69-73.
[4]McGeeP.,ReisA.Blendedcoursedesign:Asynthesisofbestpractices[J].JournalofAsynchronousLearningNetworks,2012(16):7-22.
作者:鄭素娟 單位:福建江夏學院
- 上一篇:三農問題如何實現共同富裕
- 下一篇:印刷包裝行業可持續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