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對中國影響

時間:2022-03-14 02:50:00

導語:西方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對中國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西方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對中國影響

1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概況及國內相關研究述評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發展,公共部門信息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也日益凸顯,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特別是信息產業發達的國家,如美國、歐盟等。目前對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尚無權威、明確的概念。相比之下,一般比較認同歐盟的定義,“再利用是指個人或者法人以商業或者非商業目的(不以公共任務為目的)而對公共部門機構持有的文檔的利用。公共部門機構之間文檔交換如果純粹是履行公共任務的不構成再利用。”[]目前國內對于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問題的研究文獻不多,而專門論述美國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的文獻則更加少了。

相對較早的大部分研究文獻與政府信息資源的再利用有關,如:譚必勇研究了我國政府信息資源再利用的現狀、推進我國政府信息資源再利用的對策|2]:《每周電腦報》的一則報道認為,我國政府信息再利用缺乏商業模式_3];丁光勛探討了電子政務環境下政府信息資源再利用的尷尬及對策問題_4];劉婧則以圖書館為具體事例,指出圖書館參與政府信息資源再利用服務中會遇到一系列困難,圖書館可在政府信息資源再利用中謀求自身的發展策略Ⅲ5]。隨后有學者對美國、歐盟(以英國為代表)的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如:秦麗紅研究了美國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模式及對我國的借鑒意義l6]。另外,國內研究此問題較有名氣的當屬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的冉從敬,在其博士學位論文中分別研究了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的基本概念、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制度的合理性、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的機制等]。

隨后,冉從敬組織調查小組,針對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中的企業定位及認知、用戶定位及認知展開調查,分別調查了我國企業如何使用公共部門信息以及企業和公共部門在使用或提供公共部門信息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建議¨8]、我國終端用戶使用公共部門信息產品的基本現狀,分析了信息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相應對策g]。他還專門論述了美國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的制度體系問題,認為美國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制度體系,值得我們借鑒[1。他還組織調查了我國公共部門對其信息資源被私營部門和其他公共部門再利用過程中產生的有關知識產權、市場競爭、成本費用和實現程序方面的現狀,并提出了有關對策[1。

冉從敬等人還研究了歐盟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的制度_】。馬玉紅在論述歐盟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揭示了其對我國的啟示;趙芳、樊江宏在最近的研究中,針對英國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的模式進行了探討和分析_1。另外,還有部分學者對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問題進行了零散的探討和論述,如曾湘瓊l1、傅秀蘭_1]0上述理論研究對于推動我國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但從總體上來看,仍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現在:(1)研究視角單一。

目前主要是從電子政務或圖書情報視角來展開研究,未拓展到其他領域。(2)研究范圍和主題較狹窄。目前大多圍繞政府信息再利用這個領域,而事實上公共部門的范圍遠大于政府部門的范圍。主要圍繞信息公開而言,而且大多談論的是關于政府信息公開的話題,而討論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問題的文獻較少,專門探討圖書館推動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的文獻則寥寥無幾。(3)理論與實踐結合力度不夠。目前有關探討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的文獻主要集中在原則性建議領域,從理論和實踐上真正展開研究的為數極少,這和我國推進信息資源的建設進程不太適應。因此,我國有關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的研究前景不容樂觀。筆者查閱了國內外較多的資料,經過認真的比較和思考,認為:采用新的研究視角(如新公共管理視角),先從研究國外的成功經驗入手(如美國的經驗),挖掘、總結出其對我國的有益啟示,不失為一種另辟蹊徑的研究方式。

2美國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的實踐經驗

2.1制定嚴密的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的法律

美國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法律,形成了較嚴密的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的法律保障體系。例如,美國通過的《版權法》明確規定版權保護不適用于聯邦政府所擁有的任何文件,這使得政府部門信息再利用在很大程度上不受限制。美國通過制定一系列關于信息公開的法律來保障公眾獲取和利用公共部門信息,主要有《信息自由法》及修正案、《咨詢委員會法》、《隱私法》、《陽光下的政府法》、《美國聯邦信息資源管理政策》、《電子信息自由法》等。美國的信息公開制度從《信息自由法》制定以來,經過不斷的完善與發展已形成較為完善的制度,為保障公共部門信息的公共獲取、再利用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通過從中央到地方的這一系列有關信息公開的法律與政策,美國逐步建立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公共部門信息公開的法律法規體系。正是在這套體系的保障下,美國公眾才可以相對自由地獲取公共部門信息,從而促進公共部門信息的再利用。美國法律針對不同的公共部門信息采取不同的再利用策略。例如,對于聯邦政府信息采取“完全與公開”的政策;對于聯邦政府資助的非營利部門信息,承認這些非營利部門可以對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技術申請專利和版權,但政府對有關數據和信息保留使用權,或允許他人使用數據的權利:對于地方公共部門信息的增值利用和產權歸屬由地方政府自主確定,但保證不與國家的強行立法相沖突。

2.2對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實施開放的商業化運作

美國對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采取完全放開的政策,可概括為:強效的信息自由法保障;政府著作權無嚴格限制;信息收費僅限于復制成本;信息渠道透明通暢:對再利用不加限制。這種寬松的商業化運作模式促進了美國公眾對公共部門信息廣泛而深入的利用與開發,使美國公共部門信息市場發展遠遠領先于其他國家,并一度保持著較為高漲的發展態勢。美國聯邦政府的信息資源利用思路明確而有效,允許和鼓勵任何個人或私營組織對原始政府信息進行復制、加工、出售等再利用活動,但這些信息服務組織并不能因此獲得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的獨占權,從而吸引了大量私營機構從事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的工作,提高了美國公共部門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整體水平,推動了公共部門信息開發利用商業化運作模式的蓬勃發展。美國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實施私營企業為主體的多元化開發模式,政府的主要責任在于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引導企業的合理經營,確保良好的信息市場環境。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從政府等公共部門信息處理到技術應用都實行外包,購買企業的信息服務。這種商業化運作模式不僅保證了政府系統的持續穩定運行,也為企業創造了更多的發展機會,繁榮了公共部門信息開發和再利用市場。

2.3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為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的

技術實現提供保障美國政府積極將網格技術、移動泛在網絡、3G技術等信息技術融入到公共部門信息的公開中,通過大力發展電子政務來推動公共部門信息的再利用。《電子政府法》要求聯邦政府通過利用基于互聯網的信息技術,增強公民獲取政府公共信息的能力。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保證下,美國政府網站發展迅速,不但聯邦一級和州一級的政府機構已全部上網,而且幾乎所有縣市一級政府也都建立了自己的站點,向公眾提供了獲取政府信息的新途徑。網站通過合理的設計,能使用戶瀏覽不計其數的信息,極大地方便了公眾利用信息。同時,為保證政府信息獲取的快速、全面,美國政府采用了政府信息指引服務(GIS)的技術,用來識別整個聯邦政府的公共信息資源,描述這些資源中的可用信息,提供獲取該信息的方式。該項技術的采用,幫助公眾最大限度地跨越政府機關多層障礙,搜尋、判斷、獲取符合要求的政府信息,提高檢索政府信息的查準率和查全率n。不僅聯邦一級的政府網站功能強大,美國地方政府網站也建設得有聲有色。美國正是通過這縱橫交錯、層級分明的政府網站,為公眾提供了方便、快捷而又豐富的網上信息服務,使得美國民眾能更為充分地獲取和利用政府信息。

2.4大力倡導開放存取,推進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

美國處于開放存取的前列,美國各界通過大力倡導和積極鼓勵學術資源的開放存取來推動學術信息(公共信息)的再利用。在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PLoS)、學術出版和學術資源聯合機構(SPARC)、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是積極推進開放存取的組織與機構。PLoS是~個由科學家和醫師組成的非贏利組織,致力于使世界上的科學和醫學文獻成為公共資源,以給予全世界任何地方的科學家、醫師、病人或學生對最新科學研究不受限制的獲取。SPARC是總部位于華盛頓特區、由研究圖書館協會(ARL)于1998年發起的一個非贏利性組織。它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推動對同行評審學術資源的廣泛而富有成效的獲取。NIH是全球最大的醫學研究資助機構,同時也是美國聯邦政府最大的非秘密研究資助機構,每年投資270多億美元用于醫學研究。它通過制定促進開放存取的政策來推動公眾對科研成果的獲取。2005年5月,在美國國會的授意下,它制定的“促進NIH研究信息公共獲取”政策正式生效_1。在美國,一些政治家試圖通過立法的形式將開放存取運動推向前進,其中2003年議員提交的《公共獲取科學法案》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激烈討論。雖然最終該法案未獲通過,但該法案作為開放存取運動在立法上的一次大膽努力和實踐,意義重大,它使得科學信息公共獲取的觀念深入到人們的腦海中,促使人們去探討和尋求推動科學信息等公共獲取的正確模式。

3美國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對我國的有益啟示

3.1新公共管理概述

隨著全球化、信息化與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西方各國進入了公共部門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改革的新時代。在這場改革當中,一種新的管理方法日益突顯出來,“新公共管理”一詞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新公共管理運動起源于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并逐步擴展到其他西方國家,乃至影響世界各國的政府改革。所謂新公共管理,是以現代經濟學委托理論為基礎,主張在政府等公共部門范圍內廣泛采用私營部門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競爭機制,進而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務質量。新公共管理作為公共部門管理新范式,為公共部門管理與改革提供了新視野。新公共管理具有幾個明顯的特征:鼓勵采用私營部門的管理手段和方法;重視提供公共服務的效率、效果和質量;重新對政府職能及其與社會的關系進行定位;重視人力資源管理[193。

3.2對我國的有益啟示——以新公共管理為視角

3.2.1總括

從新公共管理的定義和典型特征可以看出,新公共管理的管理理念和思維對于新信息化環境下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在我國,要進一步推進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的進程就必須轉變觀念,從根本上把握新公共管理的思想精髓。首先要樹立市場競爭觀念,積極參與競爭。新公共管理的基礎是將市場原則和競爭原則運用到公共管理中,它一方面通過弓I進私人組織來實現公共產品以及服務的市場化供給,另一方面同時通過簽訂合同、公開招標等方式在公共服務領域引入競爭。美國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貫徹的也就是這種理念,政府鼓勵私營部門對公共部門信息進行開發和再利用。其次,要樹立公共服務理念,為社會公眾提供主動服務。新公共管理強調建設企業家政府,把公民當做顧客,建立顧客至上、服務公眾的理念。我國的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要樹立“以用戶為本,主動服務”的理念,開放管理,為經濟和社會文化發展做出積極貢獻。最后,要樹立經濟效益觀念,注重服務績效。我國的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應該樹立新公共管理中注重公共服務效益、注重服務質量和結果的觀念,逐步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評估機制,高效、有序地推進全國的信息化建設。

3.2.2主要啟示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知,美國在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方面積累了較多的寶貴經驗,美國大力推動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的政策正是使美國成為世界上信息產業最為發達國家的重要原因之~。美國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的有益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對我們有如下一些主要啟示:

(1)應構建并完善我國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的法律保障體系,以便保障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的順利開展。

(2)應構建并完善我國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的市場監控體系,建立有效的市場準入機制以及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促進我國的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

(3)應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促進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應整合多種信息獲取和處理技術,這是成功保障公共部門信息獲取和再利用的重要手段。

(4)應完善信息公開制度,實現公共部門信息的共建和共享,促使更多的實用信息進入公有領域,保障公共部門信息再利用。

(5)加強和推進公共部門信息的開發和再利用工作,提高公共信息服務水平和效率,構建高效率、科學合理的公共信息集成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