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進入“體驗經濟”時代
時間:2022-02-20 11:58:00
導語:IT進入“體驗經濟”時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果你為物品和有形的東西收費,你所從事的是商品業;如果你為自己開展的活動收費,你所從事的是服務業;只有當你為消費者和你在一起的時間收費時,你才算進入了體驗業———體驗就是企業以服務為舞臺,以商品為道具,以消費者為中心,創造能夠使消費者參與、值得消費者回味的活動。在消費者看來,個性化體驗比簡單的商業交易擁有更高的價值,他們愿意為此付出額外的金錢。
體驗已經成為繼知識經濟和服務經濟之后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渴望得到體驗,愈來愈多的企業精心設計與銷售體驗。各行各業的頂尖企業都將發現,未來的競爭戰略,就在體驗。除非企業打定主意要一直留在工業經濟階段,否則總會被迫升級到體驗經濟階段。英特爾公司總裁葛洛夫曾經指出:“我們的產業不僅是制造與銷售個人電腦,更重要的是傳送信息和形象生動的交互式體驗。”
體驗,這種在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服務為附加的傳統理念上有所創新的互動式服務營銷模式已經越來越走近到消費者的身邊,走入消費者的心里。它使過去原來可望而不可及的IT產品購買,能夠像普通消費品一樣,以全方位的使用體驗為先,這不僅拉近了IT產品與消費者的距離,同時也為消費者與廠商之間的對話創造了機會。
進入2003年,體驗經濟隨著消費者需求的變化而具有了新的內涵。當眾多PC廠商致力于以更低的價格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購買體驗的同時,IBM已經將戰略重點放在了如何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擁有體驗之上,即幫助用戶在成本更低的前提下能夠更加有效地配置、管理以及支持用戶的PC系統,并且使用戶的PC系統具有良好的擴展性以適用于未來的新技術和新標準。IBM在國內先后成立了100家IBM體驗店。毫無疑問,在提供這種體驗服務的廠商中,其動作最大,目標也最明確。IBM還清楚地將體驗寫入其渠道發展的方向,并大刀闊斧地把業績較好的藍星專賣店升級為體驗中心,通過消費者的體驗來宣傳和普及IBM的各種解決方案。IBM還在部分體驗店內,設立了解決方案體驗中心。這些店無論從規模和技術含量,還是店面和人員配備,都比一般的體驗中心要更勝一籌。以ThinkPad為例,消費者不僅可以體驗到外殼和鍵盤的觸摸質感、TrackPoint指點設備、ThinkLight照明燈等一系列普通體驗店內也能感受到的ThinkPad的獨特設計,還能夠了解到IBM如無線、安全和可管理性等最新的基于PC的解決方案。在這里,店內人員可應消費者要求,搭建臨時無線局域網等解決方案環境,使消費者通過網上聊天、網頁瀏覽,親身體驗無線網絡接入速度和數據傳輸的安全性。
“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IBM開設體驗店的舉措給中國的IT市場帶來了新的消費經濟,這也讓其他IT商家躍躍欲試。聯想集團也投入上百萬資金,通過遍布全國400多家聯想商用精品店、外設精品店,在全國范圍內拉開面向廣大用戶的“多功能一體機零距離體驗”活動,同時還打算將體驗活動深入至各大商務寫字樓。
其實理解概念并不太難,關鍵是如何去應用它。“體驗”不應只是少數人嘴中陽春白雪式的理論,它更應廣泛地出現在街頭巷尾,但實施的重要環節還是在于從本質上認同它的存在,無論是IT廠家也好,還是非IT企業也好,大家都不應漠視它的存在,既然體驗已經踏入經濟社會中,我們就應該利用它創造更高的價值,讓企業擺脫單一盈利模式,讓消費者在快樂中、學習中完成消費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