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員工安全行為養成

時間:2022-09-19 11:45:00

導語:淺談員工安全行為養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員工安全行為養成

行為是文化的表現,也是文化引導的結果,安全行為是安全文化的重要方面,也是建設安全文化的主要目標?!鞍踩谝弧币呀洺蔀楝F代社會文明的標志。安全已成為人類文化的范疇,也就是說安全已經成為當代社會生活中,處理各種生產及生活問題時的一種科學思維模式,是人們行為的一種規范。

一、為什么要開展員工安全行為養成訓練

第一從我們安全生產的現狀來看,管理思想面臨著一個新的突破。近年來,我們公司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改善技術裝備,強化安全技術培訓等綜合管理措施,努力構建適合本公司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面對現代管理思想日益發展和企業管理創新的時代潮流,面對國內外安全管理的先進水平,用科學發展觀審視我們的安全工作,差距依然非常大。面對現狀我們捫心自問,為什么安全還是沒有把握?是領導重視不夠?顯然不是,我們各級領導在安全上應該是關注最多,花費精力是最大的;是管理制度不完善?是投入不夠、裝備不行?都不是。帶著這些問題,進行深入思索,深深感到,我們安全現狀之所以不能得到進一步改善,關鍵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好“人”的問題。我們的管理制度雖然多而全,但這些制度更多強調的是約束、控制和事后的處罰與整治,缺乏注重對人的自覺性的培養與啟發。企業的安全生產離不開人的自覺,僅靠制度對1200多名中能員工的安全行為進行控制是不夠的。去年以來,我們的生產技術裝備雖然有了大幅的改進,生產力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們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卻依然延續著傳統的經驗管理方式,人的素質還遠遠不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人、機、物、環整個系統的本質安全仍難以實現良性運轉。由此,我們感到,要真正實現公司的長治久安,必須要在管理思想上有一個新的突破。那就是:在加大安全基礎管理工作的同時,要著手培育個人和群體的安全價值觀和行為方式,使每一個員工從精神素質和行為規范上實現本質型安全,這既是一項長治久安的戰略之舉,又是十分緊迫的現實管理任務。

第二從我們煤礦的特殊環境和案例分析上看,對人的塑造迫在眉睫。煤礦是特殊行業,礦工是一個特殊群體。這些特點,不僅直接影響著員工的行為和思維方式,也直接影響著煤礦安全文化建設的走向。首先,從文化角度看,煤礦具有艱苦性、高危性。這種特性,一方面鑄就了礦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受累、特別能戰斗的行業性格;另一方面對人的意識、生理、心理又是一種極大的壓抑,逆反、恐懼、擺脫成為井下工人鮮明而強烈的心理特征。職工隊伍不穩定是煤礦企業特有的難題,煤礦的這些特性也形成了“搞煤礦出事故是必然”的錯誤觀念,制約著安全工作向本質型發展。其次,從煤礦作業條件的復雜多變性對人的影響看。一方面,它促使人們必須不斷的去研究新情況、適應新變化。另一方面,它也給員工的心理和行為帶來了消極的影響,形成了臨時觀念和短期行為,大多數“三違”案例中幾乎都顯露著這種意識、作風和習慣??梢?,培育煤礦安全文化,改善作業環境,規范員工的安全行為,提高員工隊伍的素質,是何等的必要和迫切。

第三從人在安全生產中的主體地位上看,安全文化的本質就是人的本質安全化。煤礦安全生產是涉及到人、物、制度、環境諸多要素的系統工程。其中,人是安全生產的主導因素。人的本質安全相對于其他方面具有先決性、引導性和基礎性地位。在構成安全文化的各種要素中,人是不可否認的主體因素;在安全文化建設中,人是這種建設過程中的能動因素;在安全文化的建設目標上,人是安全文化的最終目的;由此可見,人是安全文化的創造者,也是安全文化的實踐者。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中,人負有將安全文化轉化為安全生產力的能動使命。

相對于環境、制度等方面,人的行為處于安全生產的基礎地位。人的行為不確定性是安全生產中的一個極大變數,人的行為不規范,再好的條件也難以保證安全生產。國內外的研究成果和多年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一個嚴重的事故暴露出來,必定有成千上萬的不安全行為蘊藏在其后。因此,我們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行為控制上,把責任分配給每一個人,使人人都對自己的安全和工作區域內所有人的安全負責。安全生產本身是對人的生命權益的維護,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生命至上是本質型安全人的基本準則。

強調人的主體作用,絕非是對制度可以有絲毫松弛。制度是企業的規則,對員工的行為有鼓勵和抑制作用,在保障安全生產過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必須強調當制度管理還僅僅作為管理者手中的利器時,管理對象只是被動服從。然而對那些“安全人”來說,制度規范已經成為自覺行為和素養,制度的約束已經升華為一種職業性的安全道德。因此,制度管理是企業倡導的文化底限,文化管理才是管理的高境界。

第四從塑造本質型安全人來看,安全行為規范與養成是落腳點。我們所要塑造的本質型安全人,概括地說就是“想安全、會安全、能安全”的人。

打造本質型安全人,就其對象來說,包括兩類人:一類是本質型安全管理者,二類是本質型安全操作者,即所有的中能人。本質型安全人是一個動態的相對概念,是一個不斷趨近的發展中的目標。員工的安全行為是隨著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逐步養成的。它伴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逐步深化,大致表現為四個階段和特征:第一階段,自然本能反應。第二階段,依賴嚴格的監督。第三階段,獨立自主管理。第四階段,互助團隊管理。目前,我們中能的安全管理基本上處于第二個階段,即嚴格監督階段。距獨立自主管理和團隊互助管理階段尚有較遠的距離。因此,打造本質型安全人,將是我們向第三、第四管理階段邁進的重要任務,需要做出長期而艱苦的不懈努力。

綜上所述,強調人的價值觀念在安全生產中的地位;強調啟發內因,調動主觀因素在安全生產中的功效;強調行為對安全生產的決定性影響,是完善安全教育長效機制,實現安全生產的主要目的。

二、從哪些方面開展安全行為養成訓練

目前,全國煤礦集中開展的是12種安全行為養成訓練,即10種常規安全行為與“六預”和手指口述安全行為養成。在我們公司印發的《安全文化手冊》中又增加了6S行為養成。所以,目前在我們榆陽煤礦推行的共有13種安全行為養成。

(1)10種常規安全行為養成

10種常規安全行為,就是個人安全防護裝備的安全行為養成、乘坐提升運輸設備的安全行為養成、行走站立的安全行為養成、防災避災的安全行為養成、主動了解安全信息的安全行為養成、安全確認的安全行為養成、自覺服從的安全行為養成、主動學習磨練的安全行為養成、安全作業的自我崗位描述的安全行為養成、確保安全的自我身心調適的安全行為養成。這十種常規安全行為的具體內容和底線要求在我們的《安全文化手冊》中已經有了詳細描述,這里不再重復。

十種常規安全行為,是安全文化系統推進中首要推行的安全行為養成。十種常規安全行為,是煤礦工人應該具備、也必須具備的基本行為素養。這十種安全行為無論缺少那一條,都會引發傷亡事故。我們公司榆陽煤礦,目前以準軍事化管理為切入點,向部隊學習軍人嚴明的紀律和過硬的作風,從培養員工的自覺服從意識和執行力入手,開展員工安全行為養成訓練;同時開展的還有個人安全防護裝備的安全行為養成和安全確認的安全行為養成,已經初見成效。

(2)“六預”安全行為養成

“六預”就是預知、預想、預報、預警、預防、預備,是對“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的具體化。推敲預防為主的安全行為實質,基本是帶有連續性的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知曉,即對可能發生事故的危險,本人知道不知道、想到沒想到。第二個環節是警覺,即在作業前本人對已經知曉的危險引起警惕沒有,如果本人不知曉或本人沒有警覺的,別人告訴沒有,警示提醒沒有。第三個環節是防備,對各種可能發生事故的危險源采取了防范措施沒有,對潛藏潛伏的隱患處置沒有。把預防為主的行為養成歸集到三個方面,就構成“六預”。預知預想可以從“九知九想”起步。九知九想是:①責任預知預想,知責任,想后果;②規程預知預想,知規程,想因由;③案例預知預想,知案例,想覆轍;④現場預知預想,知隱患,想處置;⑤缺陷預知預想,知劣習,想改善;⑥合作預知預想,知搭檔,想配合;⑦身心預知預想,知弱項,想對策;⑧當班預知預想,知變化,想危險;⑨操作預知預想,知危險,想周全,確認安全再操作。

(3)“手指口述”安全行為養成

手指口述操作法主要包括七個方面內容,即是正式操作前的手指口述、交接班時的手指口述、操作過程中的手指口述、操作結束前的手指口述、聯合作業時的手指口述、自我保護防患的手指口述、辯認盤點的手指口述。

“手指口述”管理法,是國際認可的先進安全管理辦法,通過推行“手指口述”——心想、眼看、手指、口述的工作方式,能夠促使員工深思牢記安全操作過程及作業要領,是規范員工安全生產行為、落實安全措施,確保安全生產的有效管理模式,也是崗位作業文明行為養成的有效形式。

手指口述的操作方法,其實在很多崗位作業中都已經成為習慣。比如,專職出納人員和一般人在清點鈔票時,都是邊讀出計數邊清點;藥劑師在清點每一種藥物時,都是邊口述藥名、數量邊手指核對。中國的航空航天、鐵路等企業,也在一些關鍵崗位實行手指口述。在我們煤礦的停送電等一些關鍵性操作,實際上也在運用手指口述。在我國,只不過是還沒有強烈意識到手指口述的重要,而且沒有一個確定的提法。日本的鐵路、地鐵、煤礦以及民航等企業都相繼實行手指口述的操作方法,而且運用科學的理論指導,進行了比較多的研究。經過多年的實踐證明,手指口述對于提高員工的崗位作業質量,尤其是對于確保作業安全,具有特別明顯的效果。

推行手指口述操作法,能集中操作者的注意力,促使操作者持久地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增強操作者的毅力和穩定性,使操作者強制自己排除各種干擾;使操作者能迅速進入作業狀態,并把注意力穩定在作業狀態;強化對操作程序的記憶再現,增強作業的系統性、條理性和完整性;實現記憶的清晰化,提高操作的精確度,達到作業關鍵點的明晰準確,減小誤差和偏差;能嚴密審慎地分析當前的作業狀況,及時準確地做出思考判斷和正確的選擇;解決作業者對操作行為的自信和放心的問題;還起到對關鍵性操作或問題錯誤多發點的提醒和警戒,可以有效地避免事故的發生。

推行手指口述操作法,一開始可能在有些員工中感到比較麻煩,不習慣,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阻力。而推行手指口述操作法,又必須建立在自覺主動的基礎上,必須讓作業者認識到手指口述是保證自身安全、避免操作失誤的非常有效的手段,從而使手指口述成為操作者的需要。這就要求在推行手指口述時,要對管理人員和職工進行科學知識的普及和灌輸,予以深入淺出的說服,使大家心悅誠服地、自覺主動地推行手指口述操作法。我們可以先選擇一些關鍵崗位進行試點,取得經驗后再逐步推廣,要把手指口述操作法的推行,當作崗位操作精細化的起步環節,全方位全過程地實現崗位作業標準化精細化,千方百計確保安全生產,提高作業質量。

(4)6S安全行為養成

準時、清潔、整理、標準、安全、素養6個詞組,在英文拼寫中的第一個字母均為“S”,所以簡稱“6S”,其中安全是6S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6S管理是當前國際一種先進的管理方法,是企業實施人本管理的一種重要方式。我們引入6S安全行為養成,目的是要規范員工在“6S”方面的行為,以促進本企業的快速發展。

6S行為養成的基本內容在我們《安全文化手冊》中已經有了明確表述,這里不再重復。通過推行6S管理,要使我們員工的職業安全行為實現大提升,要逐步形成四大良好習慣:即工作過程講時間、求質量形成習慣;工作場所講清潔、重整理形成習慣;自主抓安全形成習慣;講文明、重學習形成習慣。通過推行6S管理,要在各區隊普遍建立和完善崗位標準體系和管理流程,實行科學管理、公開評價,做到事事有標準、處處有考核、時時有人管,從粗放型管理走上精細化管理軌道,從而進一步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在員工日常行為養成上,要通過制定和推行《員工基本文明行為規范》和《員工禁忌行為實施方案》等,進一步提高員工的整體素養,努力塑造現代文明的員工形象。

三、推行安全行為養成訓練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安全行為養成訓練,是一個長期的艱苦過程。一般煤礦完全推行以上安全行為大致需要三年以上時間。我們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采取循序漸進的推行策略,首先要對我們煤礦原來推行的安全行為進行整合,完善幾種;再選擇具備條件的二三種,認真推行養成訓練。最好不要全面推行,如果急于求成地全面展開,很有可能欲速則不達,吃了夾生飯,再回過頭來補課返工,就很難取得預期效果。

2、打造本質型安全人是對傳統的安全管理思想的挑戰。這種打造是安全管理思想的飛躍,是安全工作方法的重要變革,是安全關注點的重要轉移。它要求我們安全管理應從以“事”和“物”為中心,轉移到以“人”為中心上來,突出人的行為在安全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必須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

3、開展打造工作,必須弄清楚誰來打造與打造誰的關系。那就是管理者、操作者都要參與打造,都要接受打造。我們的信念是沒有安全的領導,就沒有安全的員工隊伍。打造工作必須從實際出發,分別要制定本質型安全管理者、本質型安全操作者的標準,形成明確的打造工作目標。

4、打造本質型安全人,是實現打造本質型安全礦井的基礎。要搞好打造工作,決不僅僅是一兩個部門就能完成的,而必須是各部門協調聯動,各環節、各因素共同作用,全方位、立體性的打造。這是一項涉及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工作方式、技術手段、物質投入、現場管理等多領域、多部門的系統工程。

5、要正確把握培育安全文化與打造本質型安全人的關系。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培育是手段,打造是目的,在一定條件下,二者互為前提,相互促進。

6、本質型安全人是一個動態目標。通過打造不間斷的提升人的安全素質,使之不斷趨近本質安全。安全生產的決定性力量來自于從事生產的人的本身,因此,把人作為安全生產的主體,培養人的安全意識,規范人的安全行為,改善人的安全環境,是造就于人、造福于人,是實現煤礦安全生產長治久安和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