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向與縱向分析廣州上市公司經營發展論文

時間:2022-04-09 09:00:00

導語:橫向與縱向分析廣州上市公司經營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橫向與縱向分析廣州上市公司經營發展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公司規模逐年增大;財務效益不盡人意;公司利潤不斷下降,贏利能力逐步降低;資產運營效率顯著改善;負債水平呈上升趨勢五個方面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公司的資產規模也急速膨脹、財務效益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礎,也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平均凈資產收益率與平均每股收益都呈明顯的下降趨勢、財務效益的不如人意是因為上市公司贏利能力不斷下降造成的、公司平均每家利潤與主營業務利潤率兩個指標、利用資產管理比率來衡量公司在資產運營效率、流動資產周轉率是銷售收入與全部流動資產的平均余額的比值、廣州上市公司流動資產周轉率整體呈上升趨勢、公司保持良好的償債能力可以穩定其股票的價格;資產負債率指企業一定時期負債總額同資產總額的比率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摘要】本文主要通過橫向與縱向對比,對廣州市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進行評價和分析。分析表明,廣州上市公司在規模的擴張上速度較快;在資產運營效率上也得到了顯著改善,從2001年開始,明顯高于全國水平,但是反映公司經營業績的財務指標卻呈惡化趨勢,值得深思。

關鍵詞:廣州上市公司經營狀況比較分析

截至2005年底,廣州市在深、滬兩市上市的公司已增至25家,其中深市14家,滬市18家。按2005年末的收盤價,25家上市公司的總市值近1000億元,約占全市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48%。通過10多年的發展,廣州市企業資本經營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絕大部分上市公司依托企業資本經營,理順了產權關系,改善了內部管理。

一、公司規模逐年增大

從1992年發行第一只股票到2005年底,廣州市平均每家上市公司的股本由6100萬股擴張至71974萬股,增長了11.8倍,平均每年遞增20.8%。同期上海市平均每家上市公司的股本達到了91087萬股,但平均遞增速度只有16.2%,而全國的平均規模只為53341萬股,年均增長速度只達到11.6%。

同時,公司的資產規模也急速膨脹。1992年平均每家公司資產為47745萬元,2005年上升到602903萬元,平均每年遞增21.5%。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公司的收入也逐年增加,2005年平均每家公司主營業務收入達379260萬元,是1992年的29.3倍,主營收入每年遞增29.7%。

二、財務效益不盡人意

財務效益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礎,也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財務效益狀況可通過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與平均每股收益兩個基本指標分析。平均凈資產收益率是指企業一定時期內的凈利潤與加權平均凈資產的比率。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充分體現了投資者投入企業的自有資本獲取凈收益的能力,突出反映了投資與報酬的關系,是評價企業資本經營效益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上市公司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其中凈利潤是指企業未作任何分配前的稅后利潤,受各種政策等其他人為因素影響較小,準確體現投資者投入資本的獲利能力。凈資產(股東權益)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等。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可以平滑上市公司凈資產大幅度變動對凈資產收益率的影響,增加該指標的可比性。

從廣州市上市公司財務效益的變動情況看,平均凈資產收益率與平均每股收益都呈明顯的下降趨勢。從圖2可見,在1993-2005年的區間內,凈資產收益率從15%下降到2.3%,下降了13個百分點,幾乎平均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平均每股收益在1994年達到了最高點,為0.366元/股,此后盡管在1999年反彈至0.335元,但總體下降的趨勢非常明顯,至2005年,平均每股收益僅0.064元;在圖2中可以發現,廣州市上市公司每股收益的下降速度比全國及上海市要快。從全國看,2001年成了一個拐點,每股收益開始止跌回升,而上海市更是在1998年就開始逐年提高,相反,廣州市從2001年開始了加速下跌。

三、公司利潤不斷下降,贏利能力逐步降低

財務效益的不如人意是因為上市公司贏利能力不斷下降造成的。公司利潤由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投資收益及營業外利得等組成,而公司利潤的核心部分是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利潤所占比重的大小代表著公司發展潛力的大小和持續獲取盈利能力的高低。主營業務利潤所占比重越大,說明公司獲利越有保障,未來盈利越穩定,發展潛力也越大。

本文選取上市公司平均每家利潤與主營業務利潤率兩個指標來反映廣州市上市公司贏利能力的變化。從圖3中可以發現以下兩個特征,一是廣州上市公司平均每家利潤的波動幅度比全國的波動幅度大;二是在2004年以前廣州市上市公司平均每家利潤比全國平均水平高;三是廣州上市公司平均每家利潤從1999年開始明顯呈下降趨勢,其變化趨勢與全國背離,特別是從1999年以后,背離的趨勢非常明顯,從全國看,平均每家利潤是上升的,而廣州的趨勢是下降的。再從主營業務利潤率來看,廣州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利潤率下降的趨勢比全國及上海明顯,下降的速度也較全國與上海快,特別是近五年來,全國與上海的主營業務利潤率水平趨于穩定,但廣州卻加速了下降。

四、資產運營效率顯著改善

對廣州上市公司的資產運營效率狀況分析,可利用資產管理比率來衡量公司在資產運營效率。資產管理比率包括:營業周期、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在這些指標中,我們選擇了具有代表性的流動資產周轉率這個指標。

流動資產周轉率是銷售收入與全部流動資產的平均余額的比值,該指標反映流動資產的周轉速度,周轉速度越快,會相對節約流動資產,等于相對擴大資產投入,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而延緩周轉速度,需要補充流動資產參加周轉,會形成資金浪費,降低企業的盈利能力。流動資產周轉率是從企業資產中流動性較強的流動資產角度對企業資產利用效率進行的分析,進一步揭示影響資產經營質量的主要因素。

從縱向變化情況來看,廣州上市公司流動資產周轉率整體呈上升趨勢,尤其是在2001年以后,上升的速度較快,2001年流動資產周轉率為1.05,2005年上升到1.98,增長了88.6%。說明廣州上市公司近五年來的流動資產的利用率在逐年提高。與全國相比,廣州上市公司資產運營效率指標在2001年以前與全國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但從2001年開始,明顯高于全國水平。與上海相比,在2003年以前上海高于廣州上市公司資產運營的水平,但從2003年起廣州反超了上海的水平。

五、負債水平呈上升趨勢

公司保持良好的償債能力可以穩定其股票的價格,樹立公司的良好形象,同時也保持了公司的穩定經營,并對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以下筆者從反映償債風險狀況的基本指標——資產負債率入手,分析廣州上市公司的償債風險狀況。

資產負債率指企業一定時期負債總額同資產總額的比率。資產負債率表示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之間的比例,反映企業總資產中有多少是通過負債籌集的,該指標是評價企業負債水平和償債能力的綜合指標。負債總額中包括企業流動負債、長期負債和遞延稅款貸項的總和。少數股東權益不在負債總額中體現。

從圖6可以發現,廣州上市公司平均資產負債率在1993年-2005年的12年間只有1997年、1998年、2004年三年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其余時間都低于全國水平,同上海相比,廣州的負債率更低,以2003年、2004年、2005年三年為例,廣州上市公司平均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8.5%、57.7%、62.1%,全國為54%、57%、62%,上海為55%、65%、66%。以上說明廣州上市公司整體的負債水平在全國處于中下水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來,負債的水平不斷上升,2001年為39.7%,2005年上升到了62.1%,四年時間平均負債率上升56%,有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趨勢。

說明債務融資在廣州上市公司的總體融資中所占比例呈上升勢頭。

結論:上述分析表明廣州上市公司在規模的擴張上速度較快;在資產運營效率上也得到了顯著改善,從2001年開始,明顯高于全國水平,但是反映公司經營業績的財務指標卻呈惡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