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企業競爭力問題之論
時間:2022-08-15 11:51:00
導語:國內企業競爭力問題之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命脈,國有企業的興衰強弱直接關系著國家經濟的發展。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我國的國有企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其國際競爭力仍比較薄弱。本文從國有企業的發展出發,結合國有企業發展的現狀,深入論述了國有企業國際競爭力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國有企業國際競爭力研究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和市場化程度的不斷加深,世界經濟逐漸一體化,我國作為WTO的成員國,國內市場也進一步的開放,這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而言既是機遇,與此同時也意味著競爭的加劇。特別是對國有企業而言,我國的國有企業一直以來受到國家和地方的保護,雖然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其整體競爭實力仍然比較低下。在市場化的大背景下,國有企業如何進行改革,提升自己的競爭實力已經成為了國家和企業面臨著重大問題。筆者結合國有企業的現狀對此進行了相關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發展和提升國有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提出了相關的建議和看法。
1.我國國有企業國際競爭力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的總體發展水平有了快速的提升,但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至今尚未有一家企業發展成為具備全球競爭實力,擁有全球市場、全球馳名商標和全球采購系統的巨型公司。具體而言,我國國有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現狀,筆者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1.1產品競爭力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的相關數據表示,我國以往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品如:鞋帽飾品、紡織品、皮革制品等,近年來的競爭力已明顯的開始下降。與此同時,從國際市場產品占有率來看我國仍處于較低水平。而占有率相對較高的主要是棉布和紡織等產品,附加值較高的產品如內燃機、自動數據設備等的國際市場占有率很低。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的國有企業整體競爭實力較弱,產品的競爭力不高,像高附加值的產品市場占有率遠遠處于落后水平。
1.2管理方面的競爭力狀況
洛桑國際學院曾對世界近五十個國家企業管理的國際競爭力水平作出過一個統計和評價,從他們的評價來看,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水平還是處于較低水平的,而占有競爭優勢的只是勞動力成本上的優勢,而在企業的管理上、管理效率上、企業文化上,國有企業的競爭力較弱,還處于較低的水平,在國際上排名靠后,競爭力差。
2.國有企業國際競爭力低下的原因分析
國有企業國際競爭力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具體而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政府職能的轉換問題
隨著我國加入WTO,市場化的條件下我國的政府必須轉變自身的角色和職能,而目前的情況下我國的有關行政部門對WTO的相關規則和要求不是很了解,缺乏對國際貿易的研究和了解,現有的政策和管理體制已經不太適合當前國際化發展的需要。從而導致管理效率的以及生產效率的低下。
2.2產業結構的升級困難
很多國有企業以傳統產業為主,隨著知識經濟的提出,呼喚建立高科技產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然而企業員工思想觀念的轉變和科技經費的投入是個難題。產業結構難以升級,企業的競爭力也難以強大。
2.3企業的規模小,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
在國際競爭的大舞臺上,我國的企業在規模上有欠缺,難以形成規模效益和較強的競爭力。而且相當多的企業中,管理人員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相對落后,沒有一個整體實力和素質較強的管理隊伍,從而造成了管理上的缺陷,進一步的拉開了和國際的距離。
3.對增強我國國有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思考
3.1處理好政府和企業之間的關系
國際上一個國家的企業講競爭力首先是政府的競爭力。政府職能由控制型向服務型轉變,為企業增強國際競爭力創造有利的宏觀環境。在管理體制上,要逐漸的改變政府與企業的行政隸屬關系,進而建立精簡、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的行政管理體制。
3.2培育良好的市場機制和法律環境
波特理論認為:一個國家內部市場的競爭結構會對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產生較大的影響。激烈的國內競爭環境會促使企業不斷的更新產品、提高生產率,同時逐步的完善管理方法等。運用經濟和法律手段,減少行政性措施,通過法律、法規、制度及社會中介組織作用,以取得競爭優勢。
3.3培育國際化經營與管理能力
首先的一點就是要有國際化的戰略思想,從國際化的角度進行改革,培養出大企業。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引進外資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或者通過跨國的并購、資產重組等培育國際性的大企業,提高我國企業的競爭實力。二是要開發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品,同時具有進行產品國際化品牌建設和形象策劃的能力。
3.4進行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市場化背景下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科技的競爭。而技術創新靠的是人才競爭,這就要求國有企業改變以往僵化的用人制度,對人才引進和管理制度上進行革新,創造出有利于人才發展的環境和氛圍。當然國有企業還要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資力度。
總之,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加強市場化條件下的國有企業管理意義重大。而在對我國國有企業進行改制的過程中存在著相當多的問題,所以必須有效的對國有企業的現狀進行分析和把握,準確的抓住關鍵性的問題,同時結合市場化、國際化的要求和規則,逐漸和國際接軌。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創新,我們一定要有效的整合各方資源,以高標準、高要求進行規范,從而逐步的提升我國國有企業的國際競爭實力。
- 上一篇:稅法與民商法的聯系詮釋
- 下一篇:大學生畢業歡慶演說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