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護理計劃生育術者效果分析
時間:2022-03-14 09:46:44
導語:心理護理計劃生育術者效果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心理護理對實施計劃生育術者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來本院實施計劃生育術的患者108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54例患者,開展常規護理,觀察組54例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采取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定。結果:觀察組護理后V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開展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能緩解計劃生育手術患者的負性情緒,促進手術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計劃生育術;心理護理;負性情緒
計劃生育手術是婦科常見術式,是控制我國人口數量的重要手段,但大部分患者對計劃生育手術有抵抗情緒,治療依從性較差。同時,該手術對患者機體有一定損傷,行宮頸擴張、置入窺陰器時,由于疼痛的刺激,可能會引起頭暈、惡習嘔吐、乏力等不良反應,患者往往過于擔心而表現出緊張、焦慮情緒[1]。因此,在實施計劃生育手術中,開展心理護理是非常重要的。本院對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實施計劃生育手術的54例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效果滿意,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擇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本院實施計劃生育手術患者,均為女性,均無手術禁忌證,排除合并心腦血管疾病、精神疾病者,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54例患者,年齡22~48歲,平均(32.4±2.4)歲;觀察組54例患者,年齡23~48歲,平均(32.8±2.5)歲。兩組年齡比較無明顯區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方法。對照組開展常規護理,術前加強健康指導,告知患者手術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做好術前準備工作,準備好手術器械及藥品,常規消毒鋪巾;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一旦出現異常,需及時處理。觀察組在上述護理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具體措施:1)術前心理護理。積極與患者、家屬溝通交流,對患者家庭情況、婚姻狀況、文化程度進行詳細了解,并告知患者國家開展計劃生育的優點及重要性;因大多患者對計劃生育手術表現出抵抗情緒,術前應做好安撫工作,向患者詳細講解手術相關知識,并舉成功案列,可消除患者不良情緒。2)術中心理護理。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士應面帶微笑,采取溫和的態度與患者溝通交流,主動詢問患者感受,開展有針對性的處理措施,可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術中注意保護患者隱私,注意動作輕柔,若有突發情況時,護士應保持冷靜,不能表現出慌張的情緒,并積極配合醫生操作。3)術后護理。術后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手術順利進行,并告知患者術后相關注意事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為緩解患者術后疼痛,可采取轉移注意力的形式,如聽音樂、看電視、病友聊天等,并做好心理安撫,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緒。1.3觀察指標。采取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患者焦慮癥狀,內容包括焦慮、害怕、驚恐、心悸、頭昏、乏力、靜坐不能等20條目,SAS分值≥51分時,則代表患者存在焦慮癥狀,分值越低越好;采取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患者抑郁癥狀,內容包括郁悶、沮喪、疲勞、缺乏興趣、易激動等20條目,SDS分值≥53分時,則代表患者存在抑郁癥狀,分值越低越好。1.4統計學處理選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采取(珔x±s)表示本研究所得計量數據,采取t檢驗進行組間SAS、SDS評分的比較,當P<0.05時,則認為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護理干預后后SAS、SDS分值均低于對照組(P<0.05),而兩組護理干預前SAS、SDS分值比較無較大區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計劃生育手術是我國控制人口數量或針對節育環脫落、異位等意外情況而開展的一類手術。該手術均為健康人群,因缺乏對計劃生育手術的了解,易表現出抵抗情緒,在不良活動能力造成嚴重影響。全髖關節置換術是治療股骨頭壞死的常用方案,置換人工髖關節可將壞死的股骨頭替代[3],解除各細胞變性壞死癥狀。股骨頭壞死患者接受全髖關節置換術后需要較長時間恢復,恢復期間會受多種因素影響導致恢復效果不佳,恢復期的護理干預手段以及康復訓練方案十分重要。優質護理內容包含了心理疏導、疼痛緩解以及并發癥預防,其中心理疏導可糾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配合度,疼痛緩解,旨在降低疼痛程度,改善身心狀態,并發癥預防能夠減少并發癥,避免病情加重。優質護理能夠在心理、疼痛以及并發癥等方面獲得理想效果,但若想徹底恢復患者的正常生活狀態,還需配合專業性的功能訓練方案。系統性功能訓練計劃按照時間適當延長訓練時間和增加訓練項目,保證每天訓練量和強度都在患者可接受的范圍內,能夠避免關節損傷等不良事件發生,同時還可逐漸恢復患者的關節功能。表1數據顯示,觀察組股骨頭壞死患者干預后的髖關節功能評分較對照組更高,P<0.05。由此可知,優質護理與系統性功能訓練聯合應用在接受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股骨頭壞死患者中能夠逐漸恢復患者的髖關節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黎鳳珍.優質護理聯合系統性功能訓練在股骨頭壞死全髖關節置換術中的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09):51-53.
[2]張弛,段小英,楊志偉.手法治療結合功能訓練治療早期股骨頭壞死的康復療效觀察[J].中國全科醫學,2015,18(36):4506-4509.
[3]李營營,李芝慧,李方,等.電針結合康復訓練對早期股骨頭壞死患者髖關節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4,36(02):132-135.
作者:劉穎 單位:吉林省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 上一篇:計劃生育指導教育臨床效果分析
- 下一篇: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