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種植干熱風危害防范措施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12 10:51:00

導語:小麥種植干熱風危害防范措施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麥種植干熱風危害防范措施研究論文

摘要從分類、分布成因、持續時間和日變化等方面介紹了干熱風的特征,提出了干熱風的預防措施,以期減少其對小麥生產的影響。

關鍵詞干熱風;特征;小麥;防御措施

干熱風是在小麥揚花灌漿期出現的一種高溫低濕并伴有一定風力的災害性天氣[1-2],是小麥主產區的主要農業氣象災害,危害的地區主要在黃、淮、海流域和新疆一帶。一般出現在每年的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此時正是小麥揚花灌漿期,也是小麥生長敏感時期,此時的干熱風能強烈地破壞植株水分平衡和光合作用,影響籽粒灌漿成熟,造成小麥嚴重減產。同時,對在冬春季節連續陰雨、小麥生長發育不良的地區,5月下旬天氣突晴,出現干熱風天氣,也會造成小麥青枯、早死、嚴重癟粒而減產。研究干熱風的發生、發展和危害規律,并做好防御工作,對我國糧食生產具有重大意義。

1干熱風的特征

1.1干熱風的分類

氣象部門將干熱風分為重干熱風和輕干熱風2種。重干熱風的指標是:日最高氣溫≥35℃,14:00相對濕度≤25%,14:00風速≥3m/s;輕干熱風指標是:日最高氣溫≥32℃,14:00相對濕度≤30%,14:00時風速≥2m/s。

1.2干熱風的分布成因

干熱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以該區域的大氣干旱為基礎,一般出現在安徽淮北,沿淮次之,江淮之間一般出現較少,沿江江南地區基本上沒有。據氣象資料可知,從發生干熱風的天氣形勢分析,干熱風的形成多數是由于北方冷空氣南下時,從高空到地面都是下沉氣流,由于絕熱增溫的影響,使近地面空氣逐漸變干、變熱。這種冷高壓在東移南下過程中,就變性成為干熱的大陸性氣團。當黃淮地區高空變為西北偏西氣流,而地面氣壓場為南高北低形勢時,近地面干而熱的西南氣流向東北盛吹,形成了干熱風,這就是干熱風主要出現在安徽省沿淮淮北的原因。

1.3干熱風的持續時間和日變化特征

安徽省干熱風持續期有自南向北遞增的趨勢,以持續1~2d的干熱風發生較普遍,全省各地都有發生,但越往北持續時間越長。持續期≥5d的干熱風大都發生在沿淮以北,持續日數8~9d的僅發生在碭山、蕭縣、宿縣、蒙城、渦陽、靈璧等地。干熱風在1d內出現的時間以14:00前后居多,安徽省主要有2種類型,即高溫低濕型和雨后熱枯型,均以高溫危害為主。一是高溫低濕型。一般發生在小麥開花后20d左右至蠟熟期。該時期是小麥一生中需水的關鍵時期,需水量約占小麥整個生育期需水量的1/4,適宜的溫度和濕度能明顯增加小麥千粒重。此時,溫度猛升幅度大,濕度劇降,發生區域范圍廣。在小麥揚花灌漿過程中都可發生,若持續時間長、升溫明顯、14:00風速≥3m/s時,能造成小麥產量顯著下降,此型干熱風占80%~90%,一旦發生,對小麥產量影響嚴重。二是雨后熱枯型。一般發生在小麥乳熟后期,即成熟前10d左右,特征是雨后猛晴、溫度驟升、濕度劇降,導致小麥籽粒成熟后腹溝深,表皮皺縮,籽粒明顯偏小,俗稱“麻雀舌”,一般可使千粒重下降4~5g,減產10%~20%。

2干熱風防御措施

2.1生物防御

增加農田空氣和土壤中的水分,使小麥蒸騰強度減小,而根系吸水能力增大。改善小麥灌漿的農田小氣候,使小麥灌漿速度明顯增加,從而有效地改善農田小氣候,防御和減輕干熱風對小麥的危害,增加小麥產量。

2.2農業技術防御

一是選育優良品種。選育抗干熱風能力強的小麥品種[3],合理灌水,調節播期,使灌漿乳熟階段錯過當地干熱風盛行時段。干熱風的危害主要發生在5月21日至6月5日,因此選用豐產、抗熱、抗銹病和抗干熱風的品種,通過合理的栽培方法和科學施肥,使小麥的千粒重增加。二是適時澆足灌漿水。灌漿水一般在小麥灌漿初期(麥收前2~3周)澆。如小麥生長前期天氣干旱少雨,則應早澆灌漿水。公務員之家

2.3化學防御

一是在小麥生育后期干熱風來臨之前,噴施磷酸二氫鉀。可在小麥孕穗、抽穗和揚花期,各噴1次0.2%~0.4%的磷酸二氫鉀溶液750~1125kg/hm2。但要注意,該溶液不能與堿性化學藥劑混合使用。葉面噴灑要避開高溫、降雨和大風天氣,一般在上午露水消失后至11:00和15:00后至落日前噴灑較為適宜[4]。二是噴施硼、鋅肥。可在50~60kg水中,加入100g硼砂,在小麥揚花期噴施;或在小麥灌漿時,噴施0.2%的硫酸鋅溶液750~1125kg/hm2,可明顯增強小麥的抗逆性,提高灌漿速度和籽粒飽滿度。三是噴施萘乙酸。在小麥開花期和灌漿期,噴施20mg/kg的萘乙酸,可增強小麥抗干熱風能力。四是噴氯化鈣溶液。在小麥開花和灌漿期,可噴施0.1%的氯化鈣溶液750~1125kg/hm2。五是噴灑食醋、醋酸溶液。用食醋4.5kg/hm2或醋酸750g/hm2,加水600~750kg噴灑小麥。宜在孕穗和灌漿初期各噴灑1次,對干熱風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參考文獻:

[1]賈敬習.新鄉市小麥干熱風的發生及防御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08(2):218-219.

[2]劉鵬飛,王晉旭,袁娟,等.小麥干熱風害及預防措施——以山西省晉城市小麥為例[J].農民科技培訓,2010(4):31-32.

[3]李玉平.小麥干熱風怎樣預防[J].農村百事通,2010(8):38.

[4]肖風蘭.小麥干熱風的發生與預防[J].河南農業,2008(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