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宣傳效力提升研究

時間:2022-01-21 03:07:52

導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宣傳效力提升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宣傳效力提升研究

摘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是實現農村生態宜居的重要基礎,整治工作的成效直接關系到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和落實。目前,受制于農村地區宣傳工作現狀的局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因為宣傳效力不足,導致整治工作的開展進度和成果維護不理想。但是,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研究工作中,專門針對宣傳效力提升的對策研究極少。因此,總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現狀調研和學術討論的已有研究成果,在宣傳方式、宣傳渠道和宣傳資金方面進行優化,以實現環境整治工作中宣傳效力的提高,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落實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提供借鑒。

關鍵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宣傳工作;鄉村振興戰略;三農問題;環保

農村人居環境質量的提升是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關注的問題,2018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指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主要涉及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處理,廁所革命推進,村容村貌的整體提升,村莊規劃和環境長效管護機制。但是,由于農村宣傳工作的局限,造成整治工作宣傳效力低下問題,使得在實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經常面臨村民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關注和參與意愿低、相關政策內容不了解、環保意識不足、環保知識欠缺、環保操作技能不熟悉[1-3]等問題。因此,宣傳效力提升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成效的提高和環境質量維護的關鍵。目前,宣傳效力低下問題,主要體現為宣傳方式單一、宣傳渠道狹窄、宣傳資金不足。在農村地區,宣傳工作僅停留在宣傳欄張貼、宣傳冊分發和政策信息傳達;廣播電視是村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存在不穩定和不確定特點,互聯網渠道獲取信息受教育水平和經濟收入的局限;農村基層組織和人員在現實中難以全方位負擔宣傳工作,且普遍缺乏宣傳資金用以組織和開展深入、持久的宣傳活動與工作。宣傳效力的不足使得村民難以全面理解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現實意義,熟悉規范的環保操作技能,樹立全面的環保意識和知曉政策的具體內容和利用方式,極易造成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阻力大,已取得的整治成果難以長期維持,不利于后續涉農政策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推進和落實。

1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宣傳工作現狀

農村地區長期受到城鄉二元結構的影響,普遍存在信息不對稱和農民群體缺乏專業知識體系的問題。在農村宣傳工作中普遍表現為宣傳方式單一、宣傳渠道狹窄和宣傳資金不足等問題。使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在宣傳方面遭遇阻礙,普遍表現為村民對人居環境整治具體內容和相關活動的關注熱情低、了解程度低和參與意愿低問題。1.1宣傳方式單一。農村地區主要依靠傳統紙質平面宣傳材料為媒介開展宣傳工作,存在傳統紙質大眾媒體在獲取信息和深入理解的局限性問題,而新興大眾媒體的村民受眾范圍有限。農村居民普遍缺乏留意和閱覽宣傳海報和宣傳欄的習慣,宣傳手冊易出現分發不到位,發放不全面問題[4]。基于智能手機和互聯網的新興大眾媒體對老年人和知識水平較低的群體存在隔閡和忽視[5]。農村政策信息服務不到位,相關政策信息的宣傳主要依靠文件和會議形式傳達,以張貼宣傳資料的方式完成宣傳任務,使得村民普遍僅知曉政策的存在,卻對政策具體內容缺乏深入理解[6],也極易在政策落實571中,出現政策要求的落實弱化以及助農資源的精英俘獲問題[7]。同時,部分農戶由于經濟收入低下或文化水平欠佳,日常生活中經濟負擔大且理解分析能力欠佳,使得這一部分農戶對環境整治內容要求、環保行為操作規范和涉農政策信息,缺乏熟知、了解和關注的主觀意愿[8,9]。1.2宣傳渠道狹窄。農村地區廣播電視是村民獲取環保知識的主要途徑,普遍存在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使得相關知識與信息的接受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農村居民普遍缺乏信息反饋渠道,除接受上級檢查壓力和頻次較高的環境整治村,大部分村莊在監督檢查力度低時,人居環境措施的落實極易出現松懈和遺漏,出現人居環境狀況難以保持良好的問題[4]。宣傳渠道并未較好地覆蓋外出務工求學群體,這一具有較好收入和文化水平的中青年群體,難以直接獲知村內環境整治工作的內容和進展,參與到城鄉融合過程中[3,7]。農村內部宣傳工作主要局限于村內公共活動的中心熱點場所和基層組織所在地的核心范圍內,村域內的邊緣和非核心區域的宣傳工作易被忽視,使得極少前往公共場所或村委辦事處的村民的信息服務和宣傳工作被忽視[10]。1.3宣傳資金不足。農村地區各項工作普遍存在資金短缺和不足問題,也反映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各項工作的資金普遍不足,人居環境質量維護的資金缺口嚴重。農村居民普遍面臨經濟收入不高,非農就業狀況不佳和過度依賴種養業創收的問題,也是三農問題嚴重的重要表現[11]。農村經濟條件不佳,使得村民普遍對人居環境整治的支付意愿低且支付額度低[12]。農村在整治工作資金投入不足的情況下,極易使農村環境整治配套設施欠缺,環境整治組織工作開展受阻[13]。村民在缺乏政府財政和外部資金的支持下,極易在家庭經濟收入狀況不佳的壓力下,選擇放棄或延緩開展環境整治項目[14]。即使在村集體具有一定經濟優勢,集體產業總體規模巨大的情況下,整體盈利能力和利潤率偏低,使得人居環境整治和建設的資金缺口依然大[15]。長期來看,真正解決農村宣傳資金缺乏和不足問題的方案,是通過構建新型集體經濟,以實現農村生態資源價值化的三變改革的順利開展和推進,但是空間資源再定價、重構新型集體經濟和農村三變改革的觀念內涵和內容措施的理解門檻高,觀念轉變大[11,16]。

2宣傳方式改善的對策建議

宣傳方式的改善,主要是為老年人、低收入家庭、文化水平低群體提供專項且務實的宣傳活動;積極利用網絡短視頻平臺和新興大眾媒體,更完整地涵蓋村內與外出村民群體,且降低信息獲取的時間成本,機會難度和理解門檻。因此,需要針對不同群體采取對應的宣傳方式,可結合高校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宣傳志愿者由駐村干部帶隊,為老年群體和低收入家庭開展入戶宣傳,開展面對面溝通交流,解決老年人群體由于視聽障礙獲取環境整治相關的環保知識和閱覽政策內容的問題;解決低收入家庭在長期經濟壓力下,難以專心留意和深入理解環境整治相關的環保操作規范和農村生態資源價值化的經濟效益價值;同時,高校師生群體在下鄉社會實踐中,在參與宣傳志愿工作的同時,積累進一步改善農村宣傳方式的實際調研資料,以實現更佳的結合農村實際和符合村民習慣的宣傳方案和對策的提出。積極營建縣域和村域的新興大眾媒體和短視頻平臺,宣傳范圍涵蓋外出務工求學群體和村內全體農戶,短視頻可直觀地演示和表現環保技能操作規范,環保知識的實際應用,簡潔直接介紹相關法規和政策,降低理解門檻,實現人居環境具體內容、環境質量的重要價值和重要法規政策內容的廣泛熟悉和認可,以調動村民參與環境整治的主觀意愿。

3宣傳渠道擴展的對策建議

宣傳渠道的改善,主要是在現有宣傳工作中,增加人居環境質量在后續農村三變改革中的經濟收益價值,增設村民對情況上訴和信息反饋渠道的宣傳和介紹,既包括宣傳海報、宣傳手冊和宣傳橫幅,也推廣和介紹新興大眾媒體的宣傳平臺,情況上訴和反饋渠道,將宣傳范圍擴展和覆蓋到外出人員,廣泛調動各群體村民,提高農村居民的參與意愿和監督動力。因此,需要有效利用農村人際傳播的信息宣傳渠道,亟需科普生態資源價值實現的農村三變改革的經濟收益價值、生命健康價值和國家資本支援力度,使“兩山”理論的核心概念被村民廣泛接受,可充分調動村內經濟負擔較大農戶、村內種養大戶、外出務工求學群體,非農收入較高農戶、基層干部和城市下鄉群體共同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落實與維護,以達到實現生態宜居的目標。對村域內的非核心區域,增設具有信息匯總宣傳功能的宣傳欄,除重要宣傳資料和宣傳海報的張貼,在有限的宣傳欄版面內張貼內容宣傳清單,使得更多村民及時知曉近期涉農宣傳信息和信息服務,便于村民主動關注和認知閱覽宣傳冊,前往村內核心區域拿取宣傳資料和詢問了解相關內容,主動通過其它大眾媒體深入了解相關信息。增加與外出群體和外部資本的溝通、聯絡和宣傳渠道,通過縣域和村域新興大眾媒體和短視頻平臺的構建,主動涵蓋村內生活和外出活動的村民,主動及時信息,展示本地產業現狀,開設建言獻策匯報通道,村務相關負責人露面概括講解活動,保證城鄉融合的信息宣傳和交互渠道的真實性和時效性。

4宣傳資金增加的對策建議

宣傳資金的增加,主要是基于宣傳方式和宣傳渠道改善和擴展的宣傳效力提升成果,將宣傳工作的重點放到轉變舊有種養業創收的觀念,樹立生態資源收租的新發展理念,為進一步推進農村新型集體經濟改革、農村生態資源價值貨幣化、農村三產融合與農業六次產業,做好輿論宣傳工作、科普講解活動,從而解決包括宣傳資金在內的農村工作多方面資金不足問題。因此,需對宣傳策略與活動進行調整和優化,低收入農戶在經濟收入低下的壓力下,對生活環境狀況與政府政策內容等外部信息的敏感性低,環境整治的認知與行為響應的程度低,所以,駐村干部與下鄉志愿者針對低收入家庭,講解相關經濟效益價值,利用經濟效益預期收益激發動力與意愿。對中等收入農戶家庭,利用新媒體、屏幕視頻化與全媒體的廣泛宣傳與深入講解,注重涵蓋老年人、女性、少年兒童、外出務工群體,講解經濟效益價值與生命健康價值,轉變單純依賴種養業的傳統一產為主的農業創收思路,并吸引外出務工者共同參與并回鄉建設。對高收入家庭,引導深入學習與積極實踐,引導其共同參與農村建設并成為主力軍,積極參與三變改革推動,外部資本對接,城鄉融合程度提高,以實現百業興旺,推動農戶自身與村集體的非農收入水平提高與非農就業崗位增多。同時,在“五通”基礎設施建設和村集體經濟較好的鄉鎮和村莊,試點建在文化娛樂廣場和村兩委辦事處的合適區域,試點增設屏幕媒介宣傳,采購國產液晶面板,及時配發宣傳手冊,增設二維碼、微信公眾號和網站地址。簡而言之,實現群眾基礎構建,調動村內能人和吸引外部資本的各項初步成果的實現,減少或消除信息不對稱和舊觀念固守造成的鄉村振興戰略在鄉鎮和村莊實際推進過程的沉沒成本增大和交易費用激增問題,以實現從根本上解決宣傳村內各項工作的資金不足問題。

5結語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宣傳效力的提高,對整治工作的綜合開展與有效落實具有重要推動作用,也是農村宣傳工作整體進步的重要環節。通過利用互聯網產業已有平臺,結合高校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基于農村實際情況和順應國家戰略方針的對策建議,以實現農村地區宣傳方式、宣傳渠道和宣傳資金狀況的改善和優化,有效保證了環境整治成果的長期可持續維護,也是保證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現的重要基礎。

作者:姜東日 鄭紹江 單位:西南林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