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線上線下融合育人模式
時間:2022-11-21 09:53:46
導語:新媒體線上線下融合育人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伴隨信息化技術不斷發展以及新媒體環境的創建發展,新媒體廣泛影響著高職院校大學生群體,新媒體以其開放性、及時性、便捷性和自由性逐漸被廣大學生所喜愛。高職院校是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的搖籃,必須轉變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模式,采用“線上線下融合”育人的教育模式,在深刻了解“線上線下融合”育人重要作用的基礎上,提高有效的“線上線下融合”育人策略,旨在構建高職院校育人新模式,不斷培育適應時展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新媒體;高職院校;線上線下融合;育人模式
1引言
21世紀是全面的信息化時代,信息傳播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主要表現為信息傳播內容豐富、信息搜索方式便捷、信息價值多樣以及信息應用廣泛等特征。新媒體的快速發展極大程度上豐富了高職院校的育人方式,調整了高職院校的育人結構,改變了高職院校的育人模式,深刻影響著高職院校育人工作。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需要注意高校育人工作是一個長久的建設過程,單憑新媒體技術必然不能達到良好的育人效果,要結合傳統育人模式協發展,才能真正影響高職院校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政治意識和道德觀念。因此,在高職院校實行“線上線下融合”的新型育人方式,是順應時展趨勢的正確選擇,必須引起高校的重視和推廣。
2高職院?!熬€上線下融合”育人的必然性
2.1傳統線下育人模式的局限性。傳統的線下育人模式很大一部分是針對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開展的,在新媒體環境下,單純采用傳統的線下育人模式是遠遠不能滿足時展要求和學生成長需要的。在傳統課堂中,教師占據教育的主導地位,“教師講、學生聽”的固有教學模式顯然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教師與學生難以建立和諧的發展關系。新媒體時代要求高校要及時更新教育育人理念,優化教學方式,采用多種育人方法,充分體現高校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2.2新型線上育人模式的優越性。新媒體時代的全面到來顛覆了傳統的教育理念,強調高開放思想、拓展思維。新型線上教育模式要求高職院校要全方位整合教育資源,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實現高校的育人目標。具體而言,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有著本質的區別,職業教育的就業導向更加明顯,因此,在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要切實遵循市場就業導向、職業發展規律和學生的成長規律,只有在傳統線下育人模式的培育基礎上融入新型的線下育人模式,才能幫助高校走出校園、立足實踐,充分把握市場就業需求,了解職業發展需要,及時把控有效信息的更新進程,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高質量育人。結合我國高等教育的實際發展情況,在高職院校中采用“線上線下融合”育人模式,既要重視傳統的課堂教育,又要利用信息技術開辟更多的發展渠道,收集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料,建立更加完善的育人體系,充分實現高校與學生的共同發展。
3高職院?!熬€上線下融合”育人模式的實施路徑
在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大學生的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學習方式與行為模式等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要想切實提高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專業發展水平,就要探索全新的教育教學方法,真正提高高職院校的教育質量。3.1提高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育人功效。近年來,雖然新媒體的發展勢頭迅猛,高校普遍加大了對新媒體的有效應用,但在發展的同時,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傳統媒體(即:線下教育方式)的特點和優勢,不能盲目追逐潮流、標新立異,要立足實踐、充分融合、合理發展。具體而言,高校要加強對傳統育人模式和新媒體技術的充分理解,不同的教育模式各有特點,高校要根據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和學生接受程度合理選擇教育方式。傳統媒體簡單便捷、內容具體深刻,比較適合樂于深刻理解知識的學生;新媒體內容豐富、時效性強、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比較適合思維活躍、善于發現與探索的學生,其實不管是哪種教育方式,都有自身的發展特點和優勢,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須充分整合各種育人方式,構建全方位、一體化、層次化的“線上線下融合”育人教育模式,從而提高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育人功效。3.2合理搭建“線下”網絡對話平臺。為了使高職院校的教育模式普遍適應新時期大學生的學習特點,高校應該及時打造安全、自由、開放、共享的“線下”網絡交流平臺,讓廣大學生借助網絡平臺分享自己的想法、觀點和理念,充分表達自身的發展訴求和個人成長愿望,從而提高自身價值。新媒體具有傳播速度快、時效性強的特點,高??梢越柚旅襟w的特點及時幫助學生了解時事熱點和社會發展趨向,通過網絡平臺分享學生的自身想法,教師借助線下網絡平臺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切實打破“課上難以開口、課下沒有時間”的條件局限,在線上網絡平臺上與學生實時交流,及時答疑解惑,將課堂知識與網絡知識充分融合,實現共同發展。3.3合理連接教育主體,實現教育融合發展。高職院?!熬€上線下融合”教育模式的發展主體包括高校、教師、學生、家長四大重要組成部分,在信息化時代的廣泛影響下,高校學生的學習方式、教育模式、自身成長道德觀與價值觀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單靠高校的線上育人模式已經不能滿足高校學生不斷變化的發展需求,因此,高校應該從自身建設出發,將教師、學生、家長充分納入“線上線下融合”的教育模式當中。首先,要充分發揮高校的教育資源優勢,以大學生為發展主體,通過召開多樣化的大學生活動,積極進行線上網絡宣傳,鼓勵大學生參與其中,并借助網絡聯系學生家長,讓家長了解活動動態,協助活動有效開展;另外,利用新媒體技術將教育主體有效結合起來,如:建立微信群、QQ群、博客、論壇等,高校及時教育內容,家長、社會通過網絡了解學校建設動態,不但可以起到良好的監督作用,還能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推動傳統教育的有效發展。
總之,在高職院校建設過程中推行“線上線下融合”的教育育人模式需要充分調動一切相關建設因素,合理利用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功能,但也不能摒棄傳統教育模式的優勢和特點,利用新媒體技術充分融合教育資源,構建和諧的教育育人模式是推動高職院校長足發展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田其真,陸華圣,等.新媒體下高職院?!熬€上線下融合”育人新模式構建與實施路徑研究[J].高教學刊,2017(19):60-62.
[2]于京京,臧紅秀.新媒體背景下“線上線下同步育人”初探-以天津醫科大學護理學院為例[J].中國科技博覽,2015(39):78-78.
作者:毛林 吳加權 單位: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
- 上一篇:法律原則視角下違約方合同解除權
- 下一篇:解決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糾紛法律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