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新聞節目娛樂化影響

時間:2022-06-14 08:41:00

導語:談論新聞節目娛樂化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談論新聞節目娛樂化影響

在市場經濟的驅動下,各種娛樂性的節目大行其道,為了在同質節目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贏得更高的收視率和更多的市場份額,電視新聞節目也迎合了市場發展的潮流逐漸呈現娛樂化趨勢,以其趣味盎然的內容、靈活多樣的形式、強烈的視覺沖擊等構成的娛樂效應,為受眾提供了輕松愉悅的接受氛圍。然而,“新聞娛樂化”也將帶來傳播功能弱化、媒體公信力下降以及傳播低俗化等一系列的負面影響。

一、娛樂化對新聞傳播功能的弱化

從社會分工的角度看,新聞媒體所承擔的主要是信息傳播功能,通過對社會信息的即時、迅捷而又真實的傳播,進而起到觀察社會、望社會的作用。電視新聞節目也同樣如此。雖然電視媒體總體來說是一種綜合性媒體,也承擔著傳播藝術、滿足受眾審美娛樂的功能,但是就電視新聞節目來說,其根本任務還應該是對真實新鮮的社會信息的傳播。而過度的娛樂在很大程度上會削弱新聞節目的傳播功能。

1.娛樂化往往會弱化電視新聞節目新聞信息的溝通功能在追求娛樂化的電視新聞節目中,為了吸引受眾眼摘要:市場經濟的驅動下,各種娛樂性的節目大行其道,為了贏得更高的收視率和更多的市場份額,電視新聞節目也迎合了市場發展的潮流逐漸呈現娛樂化趨勢,以其趣味盎然的內容、靈活多樣的形式、強烈的視覺沖擊等為受眾提供了輕松愉悅的接受氛圍。然而,“新聞娛樂化”也將帶來電視新聞節目的功能弱化、公信力弱化、導致電視受眾思想品位的低俗化等一系列負面影響。關鍵詞:電視新聞娛樂化傳播功能公信力低俗化球,創造較高的節目收視率,往往會對節目進行較為華麗的包裝,以達到對觀眾在視覺聽覺上的強大沖擊力,采用說書、閑聊配以歌曲、詩歌等演唱形式,將新聞演播室的背景、道具及主持人的服裝、化妝等全部經過進行“娛樂化”的包裝。眾所周知的是,新聞報道必須以傳播即時真實的新聞信息為主,讀者受眾之所以閱讀收視新聞也是為了獲得有價值的新聞信息,進而了解和認識客觀世界的變動,而絕不是為了觀賞華而不實的視覺效果和表演。新聞報道的價值指向固然是多元的,但在整體的新聞媒體的價值功能體系中,傳播新聞信息始終是最主要的功能指向,其他的任何功能,包括娛樂功能都只能是輔助性功能。因此,過度的娛樂化包裝往往會分散受眾的注意力,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新聞報道所要傳達的最核心信息,自覺不自覺地弱化了電視新聞節目的信息傳播功能。

2.娛樂化往往會偏移電視新聞的價值取向為了吸引更多的觀眾,追求娛樂化的新聞節目除了在節目包裝上吸引受眾之外,也延伸到了新聞報道的內容上,將嚴肅的政治經濟性的新聞,甚至是災難性新聞都往往進行了娛樂化處理。在這種傾向的指導下,新聞報道在改變了傳統的呆板報道模式的同時,也往往消解一些重大新聞的嚴肅性。最典型的案例莫過于每年的兩會報道。雖然各大媒體都把每年的兩會當作自己的重點報道對象,但是為了吸引更多的受眾,許多媒體便開始想方設法制造新聞噱頭,尤其是打著“硬新聞軟報道”的旗號,一些娛樂化、平民化的內容挖掘就成為各類新聞媒體吸引受眾的新招數。許多電視新聞節目也不例外,早在“兩會”召開之前就紛紛找一些明星代表委員,挖掘內部秘聞,制造新聞噱頭。顯而易見,這類以娛樂為主的新聞節目的賣點并不在“兩會”,更不在有關國計民生的重大決策,而主要是借助這些代表、委員的“明星效應”,提升節目的收視率而已。其實,對關注國計民生的廣大受眾來說,他們最想了解和知道的是自己所關注的問題是否得到了有效解決,自己的某些利益是否受到維護,而不是看一些明星參會穿多少錢的衣服,帶多少錢的首飾等等新聞噱頭。因此,電視新聞節目雖然需要適度的娛樂,但是更要以滿足受眾真正的信息需要為己任,進而才能保證電視新聞節目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的實現。

3.娛樂化往往會遮蔽新聞事件的深層意義為了吸引受眾的眼球,新聞娛樂化的一個重要的表現形式就是強調新聞報道內容的故事性和情節性。然而從新聞價值的判斷標準來看,構成新聞事件的價值要素是多元的,時新性、重要性、接近性、顯著性和趣味性等不同要素的構成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事件新聞價值的高低,但是就新聞報道的對象來看,社會上發生的大多數事件并不具備太強的趣味性,更多的平民化甚至重要性的新聞事件并不一定就具備趣味,因此,許多新聞記者為了從一般性社會事件中挖掘出具有故事性和情節性的內容,就自覺不自覺地忽略了一些更有新聞價值諸如重要性、接近性的事件,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新聞事件中更重要的價值內涵。如美國總統克林頓和萊溫斯基丑聞事件,中外媒體為了吸引觀眾的眼球,往往將報道的重點停留在事件本身的桃色情節,而對更加引人深思的政治體制弊端卻極少關注,這實際上就有意無意地弱化了新聞事件的本質意義,不僅使得新聞節目流于膚淺,而且也無益于新聞事件的完整呈現,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受眾對事件性質的判斷。

二、娛樂化導致媒體公信力危機

作為社會公器,新聞媒體才被尊為“無冕之王”而獲得社會的信任。尤其是以聲畫為傳播介質的電視新聞媒體,以其無與倫比的視聽沖擊力而在各類媒體中獨占鰲頭。但是,近年電視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卻呈現出了明顯的下降趨勢,這與愈演愈烈的電視新聞報道的娛樂化思潮不無相關。

1.電視新聞娛樂化容易導致報道失實真實性原則是新聞的最基本原則,是新聞媒體進行市場化競爭的關鍵所在,因而更是新聞媒體在新聞報道活動中所追求的基本目標,盡可能完整、客觀地報道新聞事件,從而保證受眾獲取完整而真實的新聞信息。但是,當前電視新聞節目在娛樂化思潮的影響下,往往喜歡追逐傳奇、沖突性的新聞事件,為了達到故事化、情節化的效果,很多電視新聞不惜夸張、編造甚至以虛構的手法來制造新聞,從而導致新聞失實。如2010年4月22日中央電視臺報道《一只救了32條人命的搜救犬犧牲了》,后來經過有關部門查證,這是一則假新聞。(2010年4月24日《天府早報》)其實,央視所報道搜救犬及其“動人事跡”,是一位不負責的網民把一篇舊聞改頭換面發在自己的博客里和天涯雜談,中央電視臺過分注重了其事件的反常奇特性而沒有進行核實,從而導致了報道失實。

2.電視新聞娛樂化容易導致責任感缺失由新聞娛樂化的特點所決定,過度追求新聞節目的娛樂化往往容易催生記者急功近利、嘩眾取寵的浮躁心態,導致記者社會責任感的弱化或缺失。由于娛樂化的新聞節目往往喜歡追求帶有離奇刺激性事件,因而為了實現傳奇性的娛樂效果,為了單純追求收視率,記者往往會置新聞報道的真實、客觀性原則而不顧,不惜進行夸張甚至編織虛假故事與人為炒作。不可否認,娛樂化手段的確能夠增強電視新聞的趣味性,采用一些大眾化、通俗化的報道方式也的確可以提高觀眾的接受興趣,然而,大眾化、通俗化并不等于低俗化、庸俗化,提高觀眾的接受趣味也不等于漠視新聞的本質和新聞傳播的社會效果。將新聞的真實性原則棄之不顧,就使新聞媒體失去了社會望的基本職能。

3.電視新聞的娛樂化態度往往導致公信力下降媒體公信力是新聞媒體所具有的被受眾所信賴的能力,電視新聞節目公信力是電視觀眾衡量、評判其輿論影響力最重要的標尺,也是形成觀眾對一個電視新聞欄目的可信度的最主要的因素。對于電視媒體來說,贏得觀眾、占領更大市場、獲得最佳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獨特優勢是最重要的能力。但是,從新聞心理學的角度看,電視新聞的公信力是由媒體的新聞態度所決定的。目前,受眾之所以對電視新聞產生不信任態度,應該與電視新聞的采制與播報的娛樂化態度直接相關。試想,面對一個習慣于賣弄噱頭而嘩眾取寵的媒體,有誰會希望從中獲得真實可靠的新聞信息呢?也正是從這個意義說,娛樂化的電視新聞損害的不僅僅是電視新聞記者的個人形象,更重要的是喪失了新聞媒體在受眾中的整體公信力。

三、娛樂化導致電視新聞的低俗化傾向

娛樂本身并無可指責,并且娛樂本身也并不一定低俗,但是,如果把一個本來嚴肅的事件娛樂化,把一個本來悲傷的遭遇喜劇化,那么這種娛樂也必然走向滑稽與低俗。娛樂化的電視新聞所導致的往往就是這樣的一種結果。

1.娛樂化的電視新聞容易偏離正確的價值導向除了向觀眾傳遞真實、客觀的新聞信息之外,電視新聞的另一個重要職能就是在傳播信息的同時為觀眾實施正確的價值導向。然而,被娛樂化了新聞信息所蘊涵的“麻醉作用”卻對受眾的價值觀產生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美國學者拉扎斯菲爾德和墨頓認為大眾傳播具有明顯的“麻醉作用”,[1]尤其是媒介提供的經過娛樂化處理的新聞信息,會使受眾長期沉溺于這種一味獵奇、刺激或暴力、犯罪及情色這些遠離現實生活的虛假信息之中,盲目地認同電視媒體所構建的“娛樂化現實”,就背離了正確的價值導向功能。這樣的案例已經屢見不鮮。上海東方衛視的收視一直居高的《東方夜譚》最后終被喊停,原因固然眾說紛紜,但是新聞娛樂化而導致的低俗化及道德價值導向的偏離不能不說是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2.電視新聞的娛樂化容易導致受眾品位的低俗電視新聞在承擔傳播新聞信息這一根本使命的同時,還肩負著另一種使命,即教育大眾的功能。任何一家電視媒體,任何一檔的電視新聞欄目,不管什么樣的報道風格,在報道新聞事件傳播新聞信息的同時,都無一例外地對大眾實施著教育作用,觀眾在接受新聞信息的同時也往往接受了新聞事件中的教育意義,從而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道德品位。雖然這種教育方式不能取代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但是快捷、生動、形象的視聽傳輸卻是其他教育形式所無法比擬的。也正因如此,電視媒體就已經不僅僅是新聞媒體了,而是一種綜合了信息傳播和社會教育等不同功能的大眾媒介。但是,經過娛樂化處理的電視新聞節目,弱化了其所承擔的積極向上的教育功能,相反還會對大眾主流文化意識的形成產生反作用,對社會造成不良示范,最終導致觀眾品位大滑坡。縱觀當今的電視新聞節目,過度娛樂化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正日益加劇,徹底改觀還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