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臨方制劑的藥理功用探究論文
時間:2022-01-19 08:43:00
導語:中藥臨方制劑的藥理功用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臨方制劑是指根據中醫師對某一個病人辨證論治后開具的中藥處方的要求,由中藥專業人員按照相關的工藝將藥物臨時代患者加工成不同的劑型。是為了滿足單個病人的不同疾病得到及時、滿意的治療而為他們“量體裁衣”制作出適合個人的情況的制劑。屬于中藥調劑學的范疇。應納入調劑學管理。這是中醫中藥的一大特色,是中藥防治的重要攻略。臨方制劑在制作原則上,雖然與中成藥的配方制劑、醫院制劑室制劑沒有區別,但是臨方制劑又不同于中成藥的配方制劑、醫院制劑室制劑。臨方制劑主要使用于病人病后的調理、慢性疾病的治療和外用貼敷等。
【關鍵詞】臨方制劑;中藥調劑;防治攻略
中醫中藥是中國璀璨的文化明珠,對國民的繁衍生息功不可沒。隨著時代的變遷,對中藥研究的不斷深入,中醫中藥對某些疾病有著化學藥物無法達到的優勢,正日益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可是在基層中醫院中醫中藥的適應人群在逐漸的呈現出"萎縮",這并不是中醫理法方藥的錯,而是在于它不能適應現代的生活節奏的加快的步伐,再加上人們對中醫中藥的不甚了解歪曲了中醫中藥治療的真正涵義;在于中醫治療方法的落后、單一。在人們的印象中,中藥治療就是一碗一碗的喝那難聞的黑糊糊的有很多沉淀的液體,沒有更多的吸引人們眼球的攻略。其實不然,中醫臨床用藥,除內服湯劑和一般成藥外,有時治療上的需要醫師處方的要求將藥物臨時加工成丸、散、膏等劑型,又稱“臨方制劑”。
一、臨方制劑的概念
臨方制劑是指根據中醫師對某一個病人辨證論治后開具的中藥處方的要求,由中藥專業人員按照相關的工藝將藥物臨時代患者加工成不同的劑型。是為了滿足某單個病人的疾病得到及時、準確滿意的治療,而為他們"量體裁衣“制作出適合個人的病情的制劑。屬于中藥調劑學的范疇。應納入調劑學管理。廣義上說,中藥湯劑就屬于臨床制劑的范疇。由于中醫治療的特色是辨證論治,屬于個體化治療。可隨證加減的中藥湯劑將不可避免永久存在,這是中醫中藥的一大特色。同樣臨方制劑也是中醫中藥的一大特色,是中藥防治的重要攻略。
二、臨方制劑與中成藥的配方制劑、醫院制劑室制劑的異同
臨方制劑在制作原則上是與中成藥的配方制劑、醫院制劑室制劑沒有區別的,但是臨方制劑又不同于中成藥的配方制劑、醫院制劑室制劑(相當于小規模生產)。
三、臨方制劑常用的劑型
3.1散劑是傳統的劑型之一。制作簡單。是指一種或幾種中藥混合制成的粉末狀的制劑。散劑包括單味散劑和復方散劑。復方散劑的制作一般包括粉碎、過篩、混合等操作。由于臨方制劑的量較少多用研磨混合法。比如,常用的單味散劑:用于降低轉氨酶的五味子散,用于治療遺精的生雞內金散、刺猬皮散等經驗告訴我們用散劑效果要好于湯劑。外用于小兒支氣管炎的吳茱萸散。常用的復方散劑:用于小兒寒性腹痛的丁桂散(丁香、肉桂等分),用于口腔潰瘍的蒼倍散(蒼術、五倍子等)使用劑量約為湯劑的三分之一。還有某些藥物的有效成分不溶于水或受熱成分被破壞用湯劑沒有效果,只好加入散劑或其他劑型中如甘遂、雷丸、冰片等。
3.2硬膠囊劑系指將藥物的粉末直接裝入空膠囊殼中制成的劑型。不受所制藥量多少的限制。可掩蓋藥物的不良氣味,便于服用。一般藥物都可以用這一劑型。
3.3糖漿劑系指含有藥物、藥物提取物和芳香藥物的濃糖水溶液。其中的蔗糖和芳香料等能掩蓋藥物的不良氣味。故尤其適宜于兒童。糖尿病人禁用。
3.4膏劑亦稱膏滋、蜜膏,系指經中醫師辨證論治而開具的處方,經煎煮提取、濃縮后,加入某些輔料(糖、蜜、酒、阿膠等)制成的稠厚的半流體或漿狀劑型。多用于內服滋補,也可用于慢性病,對具有止咳嗽、滋潤,潤腸,補氣血虛弱等的作用的可選用此劑型。煎膏劑含有大量的蜜和糖不但可以矯味可口,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還有防腐的作用。在臨床上尤其對老年人咳嗽、便秘等宜冬天使用。在制作時可憑經驗判斷合格與否。
3.5丸劑系指藥材粉末或藥材提取物加適宜的黏合劑或其他的輔料制成的球形或類球形的制劑。主要供內服。是傳統的劑型之一。制法相對簡單。使用范圍廣。臨方制劑中應用的主要有:水丸、蜜丸、糊丸、蠟丸。后三者都可以用塑制法,不受藥量的限制,多少都可以制。水丸多用泛制法,藥量太少(≤1千克)不宜做均勻。
3.6顆粒劑系指以藥材的提取物與適宜的輔料或與部分藥材的細粉混勻加入適當的黏合劑制成的干燥顆粒狀的劑型。是近30年在湯劑、散劑和糖漿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劑型,它具有湯劑、散劑的特點,由于有蔗糖,又類似糖漿,味道好,服用方便,也倍受廣大患者所喜歡。
四、臨方制劑的劑型選擇原則
臨方制劑主要使用于病后的調理、慢性疾病的治療和外用貼敷等。其選用可根據病人的病情不同及藥物的性質加以選擇。病情不穩定或初診,病情短期可痊愈者,應選用中藥湯劑。病情穩定需較長時間治療,比如慢性肝病、慢性胃病等;對藥物有特殊要求的患者比如:兒童病人,其本身就拒藥,如果所用的藥物再苦一些就更別提了,吃藥跟要他的命差不多。如果給他作成帶果味香的糖漿劑、顆粒劑,就比較好接受了。另外,需要長期用藥調整的亞健康狀態的、美容的人們不愿意天天熬藥,可以為他們作成膏劑,每天按時的取一湯匙的藥膏沖服就得了。無論那種情況的病人的治療一定要根據藥物的性質和劑型特點選擇劑型。這是臨方制劑的原則。《神農本草經》序列中指出:“藥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浸漬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并隨藥性,不得違越。"金代李杲說:“大抵湯者蕩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緩也,不能速去之,其用藥之舒緩,而治之意也。”
五、臨方制劑存在的意義
在臨床中經常遇到有些藥物不適用于用湯劑治療,比如:驅蟲藥雷丸因含蛋白酶加熱至60攝氏度易破壞而失效,需研粉冷水調,飯后服。如果直接購進雷丸粉,一是外觀不易鑒別,二是藥粉不易存放,而失去有效成分,所以需臨時制作。再如甘遂其有效成分不溶于水,又為峻下利水藥,用量又少,為了使使用劑量準確臨時為患者研粉準裝幾粒膠囊服用。還有象鴉膽子必須用龍眼肉包裹或裝入膠囊中吞服。另外,此類病人又非常有限。這些只是臨時用于臨床治療。在臨床上還會遇到,有些病人可能會因長期服用湯劑,煩瑣的熬煎濾沉就已被那中藥味灌滿了鼻孔,再看到那黑黑糊糊的有很多沉淀的液體就難以下咽,甚至病惡心、反胃,再由于工作、經濟的原因不便使用湯劑的,有可能他們會放棄中藥治療。如果給他們調劑成蜜丸、水丸等服用方便,又掩蓋了中藥的不良氣味的臨方制劑,服用方便又不影響工作,他們就有可能繼續切底的治療。
對某些病人來說,臨方制劑和用中藥湯劑比較有時會更經濟,更節約藥源,這也是對中藥藥源的可持續利用發展不得不考慮的一方面。wWw.gWyoO
另外,臨方制劑對基層中醫院來說,不僅可以吸引來更多的病人,也會提高醫師的治療水平,增加醫師治療、藥師調劑的技術含量。更進一步的講,運作好臨方制劑這一防治的攻略可以給醫院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李廣慶.中藥調劑學[J].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5.
[2]譚德福.中藥調劑學[J].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委員會編寫,2005年全國中醫藥行業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指南(中藥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4]黃兆勝.中藥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30-406.
[5]苗明三.簡明中藥臨床新用[J].人民軍醫出版社,2009:155.
[6]楊基森.中藥制劑設計學[J].貴州科技出版社,1992:10.
- 上一篇:村鎮黨支部換屆選舉會上講話
- 下一篇:醫療單位崗位練兵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