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干預對抗生素的影響

時間:2022-07-18 09:52:09

導語:藥學干預對抗生素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藥學干預對抗生素的影響

近些年抗生素種類在不斷加多,使用率也愈來愈高,導致因濫用抗生素引發的不良事件也隨之不斷增加,不但會對臨床療效造成影響,還可能損傷患者肝腎功能。不合理用藥的因素眾多,臨床應當針對具體原因采取相應干預措施,以此減少抗生素的不合理應用[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實施藥學干預抗生素臨床合理應用的影響,特選擇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醫院藥學部130例患者展開研究,詳細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0月~2019年2月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醫院藥學部收治的患者13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藥學干預組與常規干預組,各65例。其中,藥學干預組男37例,女28例,年齡18~62歲,平均(38.5±2.7)歲;常規干預組男37例,女28例,年齡18~62歲,平均(38.5±2.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一般方法。常規干預組患者不給與藥學干預,藥學干預組患者給與藥學干預,具體方法是:①知識宣教:由臨床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培訓護理人員關于抗生素臨床應用的有關知識,提升護理人員對抗生素的正確認知與了解,讓護理人員知道在抗生素實際應用過程中還需要引導患者準確使用。②嚴格控制抗生素的應用:全面評估院內抗生素的使用狀況,制定合理的審批制度來對抗生素的應用進行規范,使用抗生素前必須要醫師簽字確認。③規范細菌監測流程:部分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治療時要先實施細菌藥敏實驗,必須規范細菌監測流程,再依據實驗結果對治療方法進行調整。④強化用藥管理:安排專門的醫師管理抗生素,按照患者病情與細菌藥敏實驗結果來制定臨床藥學標準,對患者的用藥方案予以合理調整,以此保證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1.3觀察指標。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的抗生素藥物使用情況,包括抗生素處方比率、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率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藥學干預組65例患者的抗生素處方比率是46.15%,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率是3.08%,不良反應發生率是4.62%;常規干預組65例患者的抗生素處方比率是69.23%,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率是15.38%,不良反應發生率是18.46%。對比兩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況,藥學干預組的抗生素使用率、不合理應用率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均要顯著比常規干預組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抗生素指的是一種有著抗病原體或其他活性的藥物,對其余生活細胞的發育功能可以造成干擾,現已被大范圍應用于臨床抗菌治療中。抗生素雖具備較強的抗菌效果,但一旦出現濫用便會對治療效果造成影響,患者的機體功能也會受到較大損傷,患者病情康復受到影響,因此必須重視抗生素在臨床治療中的合理應用[2]。藥學干預是在保證藥學實用合理性的基礎上,對其在臨床上的使用情況進行優化,可以明顯改善藥物使用效果,減少或避免因藥物不合理應用而出現的不良反應。通過在抗生素臨床應用中進行藥學干預,對抗生素使用原則進行優化,提高抗生素處方質量,同時提高醫護人員對抗生素臨床應用相關知識的準確認知,可以有效減少抗生素的不合理應用,更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復[3]。

此次研究發現,藥學干預組抗生素處方比率、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率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是46.15%、3.08%、4.62%;常規干預組分別是69.23%、15.38%、18.46%,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實施藥學干預對抗生素臨床合理應用效果良好。

參考文獻

[1]劉丹.藥學干預對抗生素臨床合理應用產生的影響分析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9,07(09):51-52.

[2]仲新巖.藥學干預在抗生素臨床合理應用中的作用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05):50.

[3]鄭海勇.促進臨床合理應用抗生素的循證藥學干預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11):116-117.

作者:喬治超 單位: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醫院藥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