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藥房藥學服務的實踐意義探究

時間:2022-07-30 08:22:59

導語:西藥房藥學服務的實踐意義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西藥房藥學服務的實踐意義探究

摘要:目的:本文探討藥學服務在西藥房實踐的意義。方法:選擇該院2013年1~12月接收的西藥房服務對象200例,并且選擇該院2014年1~12月接收的西藥房服務對象200例,把西藥房工作按照不同的時間段進行分組,第一階段為2013年1~12月,該段時間采取傳統藥房服務;第二階段為2014年1~12月,該段時間基于傳統藥房服務,觀察兩階段西藥房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和患者的滿意度。結果:與第一階段對比,第二階段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更低,滿意度明顯更高,(P<0.05)。結論:西藥房開展藥學服務具有重要的意義,值得推廣。

關鍵詞:西藥房;藥學服務;實踐意義

藥學服務,指的是藥學專業人員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工具,為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用藥指導的一種專業性服務,在醫療機構的藥方服務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1~3]。本文對我院西藥房藥學服務質量相關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藥學服務在西藥房實踐的意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3年1~12月接收的西藥房服務對象200例,男120例,女80例;平均年齡(50.0±3.5)歲。并且選擇我院2014年1~12月接收的西藥房服務對象200例,男110例,女90例;平均年齡(50.5±3.5)歲。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研究方法

按照不同的時間段進行分組,第一階段為2013年1~12月,采取傳統藥房服務;第二階段為2014年1~12月,基于傳統藥房服務,為患者提供專業的藥學服務,注重提高西藥房服務的質量,包括:

1.2.1提高門診藥房藥師的工作責任心

重視對藥劑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以及業務水平的提高,通過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增加對藥物使用與治療的掌握,根據不同年齡段以及工作經驗的情況來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1.2.2認真核對處方正確度

規范的處方開具需要建立在臨床醫師對藥物各個方面信息了解的基礎上。同時,認真做好核對工作,檢查處方書寫是否規范,對于不規范的情況應當立即退回進行改正,并嚴格對待不規范的處方,檢查處方的配方是否具有合理性,如果不合理,應當立即報告相關的醫生,并提出改正的建議。

1.2.3嚴格遵守處方調劑流程和發放藥物制度

門診藥師在處方調劑和配方的時候,應當嚴格遵守流程和制度履行工作職責,在發藥的時候應該嚴格執行雙人核對制度,建議采用雙人簽字的制度。在配發藥物給患者的時候,應當對容易誤服的藥物向患者進行耐心的講解,提醒患者注意藥物正確的服用方法。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階段西藥房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和患者的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與第一階段對比,第二階段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更低,滿意度明顯更高,兩組數據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藥學服務,指的是一種醫生執業行為,其職業人員為了滿足病患者對于藥物的需求而承諾負起責任,同時對此承諾負有成敗的責任[4,5]。與傳統藥師工作理念相比,藥學服務的工作理念與內涵是有所區別的,在藥學服務中,其工作重心在于病患者,同時其服務工作必須全程的服務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極其強調的是藥師負有成敗的責任。本研究通過兩階段的對比,分析傳統藥房服務和改善后的藥房服務效果,發現改善后的藥房服務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其家屬對藥房服務的滿意度,降低藥房不良事件的發生。由此可見,通過為患者提供專業的藥學服務,有利于改善藥房服務現狀,提高藥房服務工作效率和治療。藥學服務給患者帶來更專業的用藥指導知識,提高患者對正確用藥的辨識度,從而減少藥房不良事件的發生,也提高患者及其家屬對藥房服務的滿意度。綜上,西藥房開展藥學服務具有重要的意義,值得推廣。

作者:王建花 單位:山西省陽泉市陽泉第四人民醫院藥劑科

參考文獻:

[1]陳曉科,林自明.門診西藥房科學化、規范化、差別化服務探討[J].中國醫藥導報,2011,8(14):136-137,139.

[2]林灼娟,王波.門診西藥房藥學服務滿意度分析與探討[J].臨床醫學工程,2012,19(6):1018-1019.

[3]王麗.就基層醫院西藥房開展藥學服務及提高服務質量的分析[J].醫學信息,2013,(16):539-539.

[4]王京杰.門診西藥房藥學服務滿意度分析與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69):215-215,217.

[5]萬向平,劉林吉.基層醫院西藥房開展藥學服務與提高服務質量的探討[J].按摩與康復醫學(中旬刊),2011,2(10):238-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