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藥學服務必要性研究

時間:2022-04-10 04:06:26

導語:社區藥學服務必要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藥學服務必要性研究

摘要:現代藥學已經進入到了新的藥學服務階段,伴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科學水平的提高,民眾對社區藥學服務的需求度與日俱增,但傳統的社區藥學服務在發展中出現的瓶頸制約了發展。隨著“互聯網+”的產業變革開啟,利用互聯網高效、信息豐富的特點,發展基于互聯網的社區藥學服務優勢明顯。本文從社區藥學服務現狀及基于互聯網的社區藥學服務優勢兩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社區藥學服務;互聯網;必要性

現代藥學的發展從最初局限于保證藥品供給的傳統階段,到以合理用藥為目的的臨床藥學階段,再到現在以人為中心的藥學服務階段,其發展歷程反映了“以人為本”的宗旨,也是科學發展和藥學技術進步的結果。藥學服務是指藥師應用藥學專業知識向公眾(包括醫護人員、患者及家屬)提供直接的、負責任的、與藥物使用有關的服務,以期提高藥物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經濟性[1]。藥學服務的出現旨在改善和提高人類生命質量。近年來,由于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隨之推進,以社區為載體的社區藥學服務在維護社區居民健康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顯,逐步受到關注。隨著經濟的發展、科學水平的提高,民眾對社區藥學服務的需求度與日俱增,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社區藥學服務起步較晚,存在一定發展瓶頸,導致民眾需求度和服務提供之間存在不平衡關系。借助于“互聯網+”的新興融合發展模式,利用互聯網高效、共享等特點,基于互聯網的社區藥學服務有利于進一步平衡供需雙方的關系,優化社區藥學服務結構,進而推進公共衛生資源更高效地使用。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基于互聯網的社區藥學服務必要性進行探討。

一、社區藥學服務現狀

社區藥學服務屬于公共衛生服務領域的一部分,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初引入藥學服務這一概念并在大型醫院開始實施,起步較晚。以社區為載體的社區藥學服務伴隨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建設隨之推進,重要性日益凸顯,但是總體而言仍處于探索階段。(一)開展社區藥學服務體系逐漸完善。社區藥學服務的開展主體逐漸由最初的大型綜合型醫院逐漸過渡到以社區衛生醫療機構與綜合型醫院為主,零售藥店、相關企事業單位院校、各類媒體為輔的主體實施群。各主體分工協作,發揮各自優勢,在社區藥學服務的持續性、滲透性、專業性以及有效性方面發揮了很強的能動作用。服務主體日趨豐富的同時,服務模式以及服務內容也在逐漸完善。根據社區藥學服務對象多為常見病、慢性病、老年病、長期用藥患者及健康意識較高的居民這一特點,將社區藥學服務定位于醫院藥學服務的延續[2],將終生藥學服務作為方向。服務內容也從過去局限性的藥品提供、處方審核擴展到用藥教育、用藥咨詢、合理用藥宣傳、以及基于社區民眾的調研和探索研究。(二)社區藥學服務發展中的瓶頸。盡管社區藥學服務已在近幾年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在發展中仍然存在一系列制約瓶頸。1.政策因素。社區藥學服務伴隨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建設隨之推進。盡管在體系及架構上形成了一定獨立的體系,但是一些政策傾斜方面,諸如社區藥學服務在醫療體系中的地位、服務體系硬件擴充、社區藥師待遇、繼續教育、專業提升等仍需進一步細化,以促進社區藥學服務的更好發展。2.觀念因素。由于傳統醫療衛生體制影響較為深遠,藥學服務長期處于一種從屬于醫學服務的地位,很多大眾的觀念是生病吃藥找醫生,對社區藥學服務、社區藥師基本沒概念。北京市4個社區年齡≥60歲484例老年人的調查結果顯示:只有21.11%的老年人表示曾接受過藥師指導,絕大多數老年人的用藥信息來源于醫師,有問題咨詢藥師的僅有15例[3]。公眾對醫藥健康服務的需求度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日趨增加,但是出于觀念和意識概念的缺失,導致需求度無法恰當對接服務主體。另一方面,以前藥學工作的模式是傳統的以提供藥品為主的階段,現在進入到的藥學服務階段,要求“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除了以前常規性的藥品保障,還涉及用藥教育、咨詢以達到安全合理用藥目的,專業性要求更高。這就要求藥學工作人員與時俱進,從主觀上改變思想觀念從而改變工作模式,積極提高自身素質。但是事實上,很多工作人員自身的觀念都依然停留在傳統藥學服務階段。3.資源因素。社區藥學服務的體系由多主體結合而成,包括以社區醫療機構為主、綜合型醫院、零售藥店、相關企事業單位、院校為輔。但是我國以前長期存在的醫療活動以綜合型醫院為主的醫療體系結構造成了民眾的就醫觀念,有病就找綜合型醫院。再加上社區醫療機構起步晚,硬件設施相對落后、醫療人員專業性不強等因素,進一步導致民眾對社區醫療機構信任度不夠。導致綜合型醫院人滿為患、社區醫療機構門可羅雀。長期的患者資源不均衡,又會進一步加劇醫療機構本身硬軟件資源的不均衡,最后形成惡性循環。除此之外,很多慢性病患者、康復患者在就診的綜合醫院里有大量的就診數據等信息資源,這些信息也無法共享,限制其利用,對后續社區藥學服務提供用藥監護與指導影響也頗大。

二、基于互聯網的社區藥學服務優勢明顯

(一)醫藥行業正處于全新的互聯網。時代“互聯網+”的產業融合新模式已經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展現了其前景廣闊和潛力無限,氣勢如虹,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也對全球經濟發展產生著極為深刻的影響。2015年7月1日,國務院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互聯網+”的十一個重點行動領域,大力發展基于互聯網的醫療衛生服務則是指導意見中益民服務領域的重要內容之一[4]。同年12月10日浙醫二院通過互聯網醫院開出中國第一張在線電子處方。2016年4月中國藥學會了《藥師通過互聯網提供藥學服務指南(征求意見稿)》[5]。2017年百度和雨諾科技合作,率先在江蘇先聲在康試點AI技術進行藥學服務。社區藥學服務作為醫療衛生服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處于這一全新的變革時期,互聯網技術的使用,無論在政策傾斜、資源整合、工作模式的開展等各個方面都會是一個很好的發展契機。(二)打破藥學服務資源不均衡的局面。借助互聯網的優勢,搭建醫療衛生信息云平臺,以前各個醫療機構彼此孤立的醫療數據檔案可以實現互通共享,避免了重復檢查,緩解緊張的公共醫療資源;社區醫療機構能夠與大型綜合醫院通過互聯網系統實現即時會診,打破了過去空間和時間的局限性,對于引導患者的就醫、藥學咨詢等習慣,緩解大型醫院資源緊張、提高社區醫療機構資源使用效率都有著極大的優勢。(三)提高藥學服務質量。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互聯網終端如智能手機、家庭電腦等也早已成為現代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也為互聯網的社區藥學服務奠定了物質基礎。借助互聯網系統,通過互聯網終端,利用軟件管理系統,社區醫療機構能根據患者信息個性化的制定用藥服務管理方案,并可及時提醒患者用藥時間及注意事項,節約時間成本,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藥學工作者也能打破空間和時間限制,隨時推送用藥教育及用藥咨詢等方面的信息,并使提供專業的藥學知識輔導成為可能,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用藥知識,進一步提高用藥管理的效果,同時提高藥學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執業藥師資格認證中心編.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M].第七版.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1.

[2]巢勤華.提高社區藥學服務水平初探[J].藥學進展,2011,35(3):122-125.

[3]閆素英,沈芊,姜德春,等.社區老年人用藥現狀調查[J].中國藥房,2010(6):561-563.

[4]葛英偉.加快發展哈爾濱市儲能產業的思考[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1(1):31-32.

[5]胡辰乾.對蘇州地區零售藥店開展互聯網藥學服務的必要性研究[J].納稅,2017(26):117.

作者:楊笛笑 單位:樂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