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職學生藥學服務的教學體系研究

時間:2022-02-25 08:56:56

導語:提升高職學生藥學服務的教學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升高職學生藥學服務的教學體系研究

摘要:藥學服務作為衛生保健領域重要環節,日益凸顯出其重要地位,社會對應用型藥師的需求日漸旺盛,以培養藥師為主的藥學服務型人才培養已成為國際藥學教育動態發展趨勢。通過探索藥學服務能力構成要素及我國藥學服務能力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構建符合職業教育目的的教學體系,對提高高職學生的藥學服務能力具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高職生;藥學服務能力;教學體系構建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增長,醫藥產業和醫療衛生服務業發展迅速,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對健康服務的需求也日益增長,同時由于環境的惡化,人類疾病譜日益復雜多變。藥學服務作為衛生保健領域重要環節,日益凸顯出其重要地位,社會對應用型藥師的需求日漸旺盛,藥學服務型人才培養已成為國際藥學教育動態發展趨勢,得到了國際藥學界的普遍認同[1]。目前,我國藥學服務型人才培養還很落后,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現行的藥學教育模式和目標已落后于社會需求,人民日常用藥不能得到合理的用藥指導,據統計,由于沒有得到正確的用藥指導,我國每年有250萬人因吃錯藥而住院治療,其中19萬人死亡,每年有3萬兒童因用藥不當造成耳聾。這充分反映我國迫切需求精通藥品知識,具備指導科學、合理用藥能力的藥學服務人才充實到用藥一線。高職教育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主流教育,研究如何提高學生職業技能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本文結合作者教學實踐,初步構建一套提升藥學服務能力的教學體系,教學實踐表明:相比傳統教學,該教學體系下學生的藥學服務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1前期探索

1.1藥學服務能力內涵及構成

1.1.1內涵

藥學服務能力就是藥學人員利用藥學專業知識和工具,向社會公眾(包括醫護人員、病人及其家屬、其他關心用藥的群體等)提供與藥物使用相關的各類服務。

1.1.2能力構成

藥學服務人員必須具有藥學與中藥學專業教育背景,具備扎實的藥學與中藥學專業知識、臨床醫學基礎知識以及開展藥學服務工作的實踐經驗和能力,并具備藥學服務相關的藥事管理與法規知識以及高尚的職業道德。同時,還應具備較高的交流溝通能力,以及一定的投訴應對能力和技巧。可見提高學生藥學服務能力,主要是要增強學生三方面能力:臨床醫學能力、藥學能力、交流溝通能力。

1.2高職生特點

1.2.1知識儲備

我國高職生基礎較差,相對本科生,高職生的知識儲備量較少。因此,高職教育應采用通俗化教學。

1.2.2學習習慣

高職生大多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自控能力較差,學習處于被動狀態,對于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學習態度等缺乏自我調控意識,對學習特點認識不足,缺少主動學習意識,沒有明確的學習計劃,更多的是依賴于外部監督,導致學習環節及方法上策略缺失[2]。

1.2.3性格特點

高職生大多經歷了高考失敗,在心理上留下陰影,相對于本科生,高職生比較自卑、內向,不太愿意與他人交流。

1.3我國高職藥學專業教學模式

當前,我國藥學教育一直沿襲前蘇聯過于學術化的培養方式,課程設置以化學為主干,知識系統主要是為科學研究服務,基礎醫學、臨床知識、醫學心理學、服務營銷學、公共關系學等課程安排較少。這種藥學教育模式培養出來的人才大多為藥學技術型人才,缺乏臨床知識及臨床思維,對藥品知識缺乏實踐技能,對選擇和評價藥品能力低下,缺乏人文精神,只注重對藥物生產,忽視了藥學人員對廣大患者的人文關懷,難以勝任當前的藥學服務工作。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建立提升學生藥學服務能力的教學體系迫在眉睫。

2教學體系建立措施

2.1編著補充教學教材

教材是重要的教學資源,是傳遞與培養目標相一致的知識、技能、素質要求的載體。補充教材在關注專業知識的同時,強調以培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目標的實踐性與應用性[3]。編著教學教材時首先要深入分析教學大綱、用人單位要求、學生實際接受能力等諸多因素,提煉藥學服務的核心知識,再將這些知識與臨床一線服務案例相結合,制成具有高職特色的教學案例。比如:高血壓用藥,大綱主要要求掌握五類抗高血壓藥物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用人單位要求學生能正確判斷高血壓的類別及正確的聯合用藥方法;高職學生實際大多能接受如何判斷高血壓類別和如何聯合用藥。因此,在采集臨床案例時,應避免采用過多、過深講解藥物作用機理的案例。

2.2教學方法

高職生的特點決定高職教育應采用通俗化、開放式、互動式教學模式。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學生在教師設計的教學場景中,在教師啟發、引導下,去發現并分析問題,抓住問題的實質,從不同角度,運用各自的思維方式,努力探求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其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的探索性和自主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雙方的思維都保持在活躍狀態,這種大腦的激活狀態更易迸發出新的認知。臨床藥學服務案例具有典型、形象、直觀等特點,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通過案例教學,使學生接觸到藥學服務場景,更易于學習、接受和促進對藥理基礎理論知識的深入理解,加強學生的感知印象,有利于學生將知識內化為能力。而且多種形式的藥學服務實例,能開闊學生視野,拓寬學生知識面,加深其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增強自信心[4]。

2.3校企結合

提升學生藥學服務能力,關鍵還要積極探索校企結合教學模式,將藥學服務崗位技能提前搬入課堂中,有利于學生盡快熟悉崗位要求及崗位素質。我院的做法是:與某醫藥連鎖公司合作辦學,學校里開設A(企業名稱代號)班,由企業負責人選擇培養的學生,理論課仍然由學校老師講授,每周末企業會派服務一線的藥師專門為這些學生講授實踐服務技巧和操作。利用假期組織該班的學生去公司的門市實踐學習,這樣既可以為公司節約人力資源,同時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能很快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鍛煉了學生的藥學服務能力,學生和公司實現雙贏。

2.4增加實踐教學

除了校企結合增加實踐學習外,學校與教師還可積極探索其他的實踐教學方式,比如:

2.4.1藥學服務情景實訓

設計各種疾病如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用藥指導的藥學服務情景,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其中。可將學生分成若干組,一組開展用藥指導,其他組同學分析其指導的合理性以及存在的問題,并當場給他們打分,得分高的為優勝隊,教師給予一定的獎勵,最后由教師總結歸納不同藥學服務情景的正確服務要點。通過藥學服務情景實訓,可訓練學生用藥學專業術語進行藥學服務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訓練學生查詢藥學專業信息、綜合分析能力。

2.4.2開展校園義診、送藥下鄉活動

通過學生會將有志于藥學服務的學生組織起來,利用周末時間,在專業老師的帶領下,組織學生在校園開展義診和送藥下鄉活動,將實際用藥與教材理論結合,讓學生對藥學服務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增強學生的藥學服務能力。

2.5建立評價體系

建立教學評價體系,定期收集用人單位、學生及教師對教學的評價,將好的建議采納吸收,不斷完善教學體系。

2.5.1用人單位評價

用人單位與市場和用藥人群緊密相連,用人單位的意見對高職生藥學服務方向的培養具有重要參考作用。教育的成敗與否,關鍵看培養的人才是否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所以要重視用人單位的評價及意見。要建立與用人單位定期溝通機制,通過用人單位評價表、用人單位對專業的建議等文件,將用人單位的要求、市場需求詳細記錄,然后定期組織相關教師分析、探討、規劃,將有價值的建議融入到教學體系中,不斷優化教學體系,讓人才的培養不落后于市場的需求。

2.5.2學生評價

學生是教學的主要對象,他是否愿意學習以及理解接受所學的知識是教學的關鍵。因此,教學后也要多收集學生的評價。可以通過QQ、微信平臺定期與學生進行溝通,收集他們對教學的理解、心中疑惑以及其他相關建議,特別是學生的建議,一定要重視,比如:曾經有個學生給我院建議:理論課程結束后,增加現場模擬藥學服務場景的游戲活動,既可以緩解學習疲勞,增加學習樂趣,又可以通過游戲活動鞏固理論知識。我們認為十分可行,決定采納,實踐教學結果表明效果非常好。

2.5.3其他教師評價

每個教師的經歷、認識及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對于同一個問題,會有多種觀點,有些觀點是非常具有研究價值的。因此該教學體系構建過程中,可通過學術會、交流聽課、調查表等形式與教學同行溝通交流,收集寶貴意見,完善教學體系,讓教學理念緊跟時代。

3教學效果

我院實施該教學體系兩年多時間,共培養150多名藥學專業人才,相比前幾屆畢業生,這些學生在藥學服務方面的能力有較大提高,畢業后在藥店從事藥學服務的人數占畢業生人數的比重逐年加大,很多畢業生已經成為用人單位的重點培養人才,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好評也逐年增高。這說明我院培養的學生藥學服務能力較強,深受用人單位歡迎,表明我院提升學生藥學服務能力的教學體系取得了成功。

4總結

該教學體系建立,補充教材的編著非常關鍵。補充教材不僅能激發學生對藥學服務的興趣和喜愛,幫助學生建立職業認同感,同時它還是傳授藥學服務能力知識的主要載體。因此,要重點研究補充教材的編著。同時,要加強校企專兼教師深入雙向學習的力度,校內專職教師通過深入提供藥學服務的主要企業參加實踐活動,拓展知識,提高實踐技能水平;校外藥學服務一線兼職教師要學習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管理學等教學理論,提高教學水平,將實踐能力上升為理論能力,通過專兼合作,編寫出與行業實際需求接軌的高質量案例化課程教材[5]。校企合作是提升學生藥學服務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建立該教學體系的過程中,要與藥學服務企業積極展開洽談,盡快達成合作共識,開展實踐教學,配合理論教學,實現理論-實踐-技能-理論良性循環的學習圈。用人單位意見以及學生學習后的建議可以指導教學體系的不斷修整和完善,最終達到符合各方意愿的教學體系。因此,建議指定教師專門收集、分析這些意見的可行性,再通過全體教師研討會,將可行的意見融入教學體系中,完善教學體系。可通過學生會舉辦各種藥學服務技能競賽、社會實踐活動,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又能鍛煉學生藥學服務技能和教學成果,發現教學盲區,修改教學體系。以藥學服務為中心的教學體系沒有固定模式,切不可盲目照搬照抄,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把握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的關鍵因素,構建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學體系。

作者:吳有根 劉娟 單位:南昌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徐蓉.我國藥學服務型人才的培養[J].醫藥導報,2013,32(1):130-131.

[2]周薔,李娟.高職院校的生源結構和特點[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2):1161-163.

[3]施曉秋.應用型本科專業教材開發的產學合作探索[J].中國大學教學,2010(2):85-87.

[4]楚麗雅.高職藥理學教學改革實踐的探析[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2,34(3):203-204.

[5]高振宇,向敏.基礎藥學服務課程項目化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8):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