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出血及血尿藥學監護
時間:2022-08-08 09:18:57
導語:牙齦出血及血尿藥學監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患者服用華法林發生出血的原因分析及用藥指導。方法確定引起凝血酶原國際標準化比值異常波動的原因,及時調整用藥方案。結果鹽酸地爾硫與華法林聯用,可能會增強華法林的抗凝強度,增加出血風險。結論使用華法林進行抗凝治療時,應注意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對患者進行詳細的用藥指導及凝血功能的監測,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關鍵詞:華法林;地爾硫,鹽酸;國際標準化
比值華法林是一種合成的香豆素類口服抗凝藥,通過在體內競爭性抑制維生素K依賴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而發揮抗凝血作用[1]。但華法林有效劑量的個體差異極大,易受到很多食物及藥物的影響,處理不好會導致栓塞或出血,嚴重時可危及生命,定期監測凝血酶原國際標準化比值(INR)并及時調整劑量很重要[2]。筆者對1例服用華法林后INR異常升高,牙齦出血及血尿的心房顫動(以下簡稱房顫)病例進行分析,并報告其不良反應發生的原因及處理措施。
1病例概況
患者,女,66歲,體質量56kg,體質量指數(BMI)21.3kg•(m2)-1。因心累、氣促1個月,牙齦出血2d,血尿1d,于2016年12月3日入院。住院診斷為“高血壓病2級、房顫、左房長大、心功Ⅱ級”,經治療后好轉出院,出院帶藥:鹽酸曲美他嗪20mg,po,tid,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23.75mg,po,qd,鹽酸地爾硫30mg,po,tid,纈沙坦氫氯噻嗪80mg,po,qd,華法林3.125mg,po,qd。出院1個月未正規復查凝血功能。住院前2d出現牙齦出血,1d前尿血,無嘔血、黑便,無淤點、淤斑。入院體檢:體溫36.4℃,脈搏86次•min-1,呼吸20次•min-1,血壓137/91mmHg(1mmHg=0.133kPa)。實驗室檢查,尿液分析:隱血+,紅細胞36個•μL-1。大便檢查:隱血陰性。紅細胞:未見。凝血: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time,PT)150.6S,INR12.83。血常規:白細胞計數(WBC)5.18×109•L-1,中性粒細胞百分比(NE%)56%。肝腎功能: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25U•L-1,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23U•L-1。尿素3.61mmol•L-1,肌酐67.5μmol•L-1。心電圖示房顫。
患者出血發生在服用華法林后,存在時間相關性,臨床考慮為華法林過量所致。馬上停用華法林,肌內注射維生素K1注射液5mg,靜脈輸注新鮮冰凍血漿。考慮到患者長期服用多種藥物損傷胃黏膜,加之華法林干擾凝血過程,增加了消化道出血的風險,臨床藥師建議加用PPI制劑,醫生采納意見,加用雷貝拉唑腸溶膠囊預防消化道出血。住院第3天后,患者未再出現牙齦出血及血尿,復查凝血功能,PT14.2s,INR1.22。尿液分析:隱血(-)。根據《歐洲心臟病協會房顫處理指南(2010年版)》,推薦使用CHA2DS2-VASc評分系統評估患者血栓風險,該患者年齡>65歲(1分),高血壓(1分),心力衰竭(1分),女性(1分),總評分為4分,應當長期服用抗凝藥進行抗凝治療。根據HAS-BLED出血風險評分,該患者>65歲(1分),高血壓(1分),有出血史(1分),總分3分,屬于出血高危患者[3]。對于服用華法林后INR不穩定、血栓及出血風險較高的患者,可以考慮服用新型的口服抗凝藥(NOAC),主要包括因子Xa抑制劑(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和因子Ⅱa抑制劑(達比加群酯)。NOAC劑量固定、無需常規監測凝血、藥物和(或)食物相互作用少、顱內出血并發癥少。但是,NOAC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無常用方法評估抗凝強度、無特異性拮抗劑、價格較高等,而且NOAC半衰期較短,需要一天多次服藥,漏服后抗凝作用很快消失,對患者的依從性要求更高[4]。醫生和藥師就可選的抗凝方案與患者進行了溝通,患者決定繼續使用華法林。為避免再次出血的風險,同時考慮到鹽酸地爾硫具有負性肌力作用,不適用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長期應用會使心功能惡化,死亡風險增加[5]。因此臨床藥師建議停用鹽酸地爾硫,患者服用華法林2.5mg,po,qd,進行抗凝治療。7d后患者出院前復查凝血功能:PT13.4s,INR2.12。
3討論
住院期間,臨床藥師對患者進行詳細詢問,確定自上次出院后未自行服用院外藥品,出院帶藥當中考慮鹽酸地爾硫與華法林產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較大。鹽酸地爾硫是一種抗心律失常藥,可有效控制房顫患者的快速心室率,改善患者癥狀[6]。在《華法林抗凝治療的中國專家共識》里面,地爾硫被認為是高度可能增強華法林抗凝效果的藥物。經過查閱相關文獻,臨床藥師認為發生這一現象的機制與細胞色素P4503A4(CYP3A4)有關。華法林是由兩種不同活性的消旋異構體R型和S型異構體組成的混合物,S異構體主要通過CYP2C9代謝,R異構體主要由CYP3A4和CYP1A2代謝[3]。患者住院期間肝功能正常,由肝功能異常引起代謝酶合成障礙的可能性很小,提示華法林的不良反應可能性大。地爾硫是CYP3A4代謝的底物,與同樣需要經CYP3A4代謝的其他底物存在競爭關系,同時地爾硫還是CYP3A4抑制劑,能夠使經CYP3A4代謝的藥物血藥濃度增加,毒性增強[6]。當地爾硫與華法林同時服用的時候,一方面兩藥共同競爭CYP3A4,另一方面地爾硫通過抑制CYP3A4的活性,使華法林代謝減慢,半衰期延長,血藥濃度增加,最終增強了抗凝作用,使患者INR值異常升高而引起出血[7-8]。關于藥物與華法林相互作用而引起不良反應的報道很多,錢皎等[9]報道胺碘酮通過抑制CYP2C9和CYP1A2的活性,抑制華法林S異構體的轉化,減慢華法林在體內的代謝,從而增強其抗凝效果。都麗萍等[10]報道頭孢哌酮舒巴坦通過抑制腸道菌群,減少維生素K的生成,增強華法林抗凝效果。筆者以“地爾硫”“華法林”“出血”等作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維普等數據庫檢索2003—2017年文獻,并未見到相關報道。年齡是影響華法林所致出血的獨立危險因素,老年人的肝臟代謝與腎臟排泄能力較差,對華法林清除率較低,敏感性增高,更易發生出血等并發癥[11]。研究發現,65歲以上老年患者出血發生率高達14.3%[12]。本例患者66歲,屬于出血高危人群,應密切監測PT和INR。本患者上次住院期間用藥教育不詳,導致患者缺乏對華法林藥理作用的足夠了解,不知定期復查凝血功能,1個月未測INR,未調整藥物劑量,最終導致出血。告知華法林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受很多因素影響。另外,飲食中攝入的維生素K是影響華法林抗凝效果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葡萄柚、芒果、魚油、大蒜等被認為可能使華法林抗凝效果增強。經過詢問,患者近期并未大量進食此類食物。臨床藥師告知患者應保持飲食結構的均衡,不要盲目多食或禁食某種食物。同時,使用華法林進行抗凝治療時,臨床藥師應注意藥物之間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聯用對華法林抗凝作用影響較大的藥物時,應密切監測凝血功能并協助醫生及時調整華法林的劑量,同時指導患者及家屬做好自我監護工作,減少華法林相關不良反應的發生。
作者:陳燦 唐旭 單位:1.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藥劑科 2.成都醫學院門診部
- 上一篇:臨床藥師藥學監護探討
- 下一篇:肝病患者藥學監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