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急診護理風險管理效果

時間:2022-08-03 02:50:16

導語:婦產科急診護理風險管理效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婦產科急診護理風險管理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危機管理方案用于婦產科急診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我院婦產科收治的120例急診患者進行研究,采取信封法分組,將患者分為常規組和實驗組,各60例,分別采取常規護理風險管理和此基礎上應用危機管理方案,比較兩組護理風險管理質量,患者護理滿意度,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結果干預后,實驗組護理風險管理質量評分,高于常規組(P<0.05),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為3.33%,低于常規組患者(P<0.05),干預后,實驗組患者對健康宣教、護理態度、護理操作、護理安全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常規組患者(P<0.05)。結論在婦產科急診護理風險管理中應用危機管理方案,能有效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發生,提高風險管理效果,提高患者對護理過程的滿意程度。

【關鍵詞】急診護理風險管理;婦產科;危機管理方案;管理效果

婦產科屬于醫院具有較多高風險因素的特殊科室,涉及到女性妊娠、分娩,生殖系統,收治的急診患者大多具有病情變化、進展快的特點,易發生護理風險事件,引起醫患糾紛,因此其護理風險管理受到高度重視,需提高護理人員護理危機識別及處理能力,降低護理風險[1]。本次研究分析在婦產科急診護理風險管理中應用危機管理方案的效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間,在我院婦產科收治的急診患者中,篩選12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確診婦產科急診相關疾病,資料完整,配合度高,溝通無障礙,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感染,合并重要臟器器質性病變,合并精神類疾病,溝通障礙。采取信封法分組,將患者分為常規組和實驗組,各60例,常規組患者年齡最小22歲,年齡最大48歲,年齡均值(30.82±1.25)歲,有11例為先兆流產、11例為宮外孕、30例為急性盆腔炎、8例其他急診疾病,文化水平:中學及以下、大專、本科及以上分別為20例、25例、15例;常規組患者年齡最小22歲,年齡最大47歲,年齡均值(30.80±1.22)歲,有12例為先兆流產、12例為宮外孕、28例為急性盆腔炎、8例其他急診疾病,文化水平:中學及以下、大專、本科及以上分別為21例、24例、15例。比較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1.2方法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風險管理,按常規接診流程進行管理。在此基礎上,實驗組應用危機管理方案,包括:①組建危機管理小組。由婦產科護士、護士長、主管護師等組成危機管理小組,定期對小組成員進行婦產科急診護理風險管理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對工作內容相關人員進行護理風險教育,對小組成員進行護理預警預案考核,明確護理人員自身崗位責任,了解護理工作存在的風險,提升護理水平、風險防范意識。建立急診風險管理告知制度、報告制度,及時更新應急預案,定期組織婦產科相關知識、技能培訓,增強急診接診應急能力,風險識別意識,病例文書書寫能力。②制定應急預案。制定科學轉運程序,通過綜合評估患者,確定轉運時間,選擇適宜轉運方式,維持舒適體位,對需立即手術的患者,做好充分手術準備,護送其至手術室。轉運過程中需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觀察病情變化,放置墜床等損傷。③做好交接工作。及時、正確填寫患者資料,仔細核對患者信息,將病情、接診及搶救過程、注意事項等認真交接,防止出錯。護理過程中,需加強護患溝通,護理人員保持專業服務態度,及時安撫患者不良情緒,解釋清楚護理操作原因、潛在的醫療風險,取得患者同意。1.3觀察指標①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②護理風險管理質量。采取百分制護理風險管理質量量表評估,包括護理技術水平、風險預防等,分值越高,管理質量越高。③護理滿意度。采取百分制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包括護理安全、健康宣教、護理態度、護理操作。1.4統計學分析采取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以P<0.05為統計學有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風險管理質量評分,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比較干預后,實驗組護理風險管理質量評分,高于常規組(P<0.05),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為3.33%,低于常規組患者(P<0.05),見表1。2.2兩組患者對健康宣教、護理態度、護理操作、護理安全滿意度評分比較干預后,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各項評分,均高于常規組患者(P<0.05),見表2。

3討論

婦產科是發生醫療事故、過失糾紛的高危科室,收治的急診患者大多病情危重,伴隨較多風險因素,易產生護理風險,影響護患關系,降低護理質量,危害患者生命健康[2]。因此需加強對婦產科急診護理風險的管理,通過實施危機管理提升護理風險管理質量,效減風險因素,提升臨床護理安全性[3]。危機管理方案是一種通過評估不良事件風險,從而制定合理方案,達到減少或避免危機事件發生的管理方法。通過成立危機管理小組,加強護理人員職業培訓,制定急診護理危機管理計劃,制定應急預案,認知做好交接工作,加強護患溝通等措施,提升護理人員風險防范能力,確保婦產科急診護理工作有序進行,降低急診危機發生率[4]。本研究中,干預后,實驗組護理風險管理質量評分(88.45±3.21)分,高于常規組(P<0.05),患者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為3.33%,低于常規組患者(P<0.05),干預后,實驗組患者對健康宣教、護理態度、護理操作、護理安全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常規組患者(P<0.05)。說明應用危機管理方案能有效提升婦產科急診患者護理滿意度,規避護理風險,提升護理風險管理質量。綜上所述,在婦產科急診護理風險管理中應用危機管理方案,能有效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發生,提高風險管理效果,提高患者對護理過程的滿意程度。

參考文獻

[1]段艷華.危機管理方案應用于婦產科急診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33):107-108+111.

[2]黃攀,李麗琴.危機管理在婦產科急診接診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19,31(16):131-133+140.

[3]余亞權.婦產科急診接診期間的護理風險與危機管理對策[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08):164-165.

[4]陳丹,翁錢瑛.危機管理方案用于婦產科急診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效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08):159-161.

作者:陳麗艷 單位:長春市婦產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