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鄉村三級醫療衛生網

時間:2022-08-28 10:07:58

導語:優化鄉村三級醫療衛生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優化鄉村三級醫療衛生網

農村三級醫療衛生網的建設是解決農村人口看病難,看病貴的關鍵所在,也是發展農村,振興農村的必要條件。三級衛生網的健康發展需要對各級醫療單位的任務進行充分明確,解決現存問題并提出合理的改革途徑,推行標準化、一體化的管理方案。

1抓基礎,提高村衛生室醫療服務水平

村衛生室是農村三級醫療衛生網的網底,相當于網絡的基礎環節,其醫療服務水平直接關系到最廣大農村人口的健康問題。而我國目前農村衛生室的發展情況已不能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其主要存在的問題如下:一是村衛生室經營管理缺乏規范,服務水平低。二是功能定位不準確,作用難以發揮。三是基礎設施簡陋。多數村衛生室房屋破舊,面積狹窄,基本醫療設備陳舊,甚至缺乏。四是缺少優秀、專業的醫療隊伍。服務能力低,患者流失嚴重。五是政府投入不足,難以改善村衛生室的硬件設施及醫務人員待遇,同時也造成了醫療公益性的降低。村衛生室建設存在的問題使其發展遇到了瓶頸,對其發展策略的積極探索勢在必行。

1.1精確定位,規范管理首先對村衛生室進行功能定位,明確其基本任務。常見病的診治,計劃免疫接種,婦幼保健,傳染病篩查,村民健康衛生教育宣傳等諸多方面的任務均應包含在村衛生室的基本工作范疇內。在明確其功能定位后,應實施村衛生室規范化管理,對村衛生室的建設標準、醫療項目、工作規則、醫生職能等制定相應規范,并要求相關部門采取有效的監督機制及行政管理。同時,將村衛生室的經營與鄉鎮衛生院的管理進行統一規劃,使農村醫療衛生工作有秩序、有條理地開展和運行。

1.2政府部門需加強重視,增加衛生投入村衛生室的發展建設需要政府部門的重視及財力支持。在政府的主導下,資金投入上可采取以村集體經濟投入為主兼有各級財政補助的方式。對部分欠發達地區的村衛生室建設應提高重視,并加大財政補助,從而促進整個農村衛生事業的蓬勃發展。

1.3加快醫療衛生隊伍建設第一,醫學院校應定向培養面向農村的實用型人才,并采取教育經費優惠等政策,加快鄉村醫療人才的發展;第二,繼續實施城鎮衛生支農工作機制,并建立對口的幫扶關系,讓村醫享有免費的學習進修機會;第三,提高醫務人員待遇,適當增加補助,有助于發展穩定醫療隊伍,吸引外來人才;第四,招聘“邊緣性”醫務人才,即招聘城鎮退休醫生,或有執業醫師資格證書的專科學歷醫學畢業生。

1.4加強村衛生室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發揮中醫藥服務成本低、療效好的優勢,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培養中醫藥人才,普及中醫藥知識,提高村衛生室的中醫藥服務能力,為村民提供廉價優質的醫療服務。

2重關鍵,加強鄉鎮衛生院管理

鄉鎮衛生院是農村三級醫療衛生網的樞紐,對農村醫療衛生工作起到關鍵作用。加強鄉鎮衛生院的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提升其服務能力,發揮其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骨干作用。當今,鄉鎮衛生院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技術落后,人才稀缺,欠乏完善的經營管理制度。有些地區的衛生院甚至難以進行基本的疾病診療及手術,導致村民信任度下降,其樞紐作用難見成效。面臨此種境況,應加強管理,提升鄉鎮衛生院的服務能力。解決的基本對策如下。

2.1引進先進的醫療技術,并由縣級醫院做好技術指導工作鄉鎮衛生院醫療設備及應用技術的落后,嚴重制約了醫院的發展,限制了其防病治病的能力。積極引進先進技術是解決鄉村人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關鍵所在。因此應鼓勵鄉鎮衛生院進行技術革新,并由縣級醫院定期進行技術指導,提高其醫療水平。

2.2完善招聘機制,加強人才培養鄉鎮衛生院應加強完善競聘、應聘制度,建立合理、嚴格的選拔招聘機制。并對上崗人員進行再培養、再塑造,定期與縣級醫院合作交流,提升醫務人員專業水平,整體提升醫院的衛生服務能力,緩解縣級醫院擁堵,鄉鎮衛生院患者難留的現象,建立農村三級醫療衛生網良性的運行機制。

2.3提升管理水平,完善分配制度鄉鎮衛生院要想發展,必須正規化其管理手段,加強信息化管理。在經營管理方面以國家政策為導向,并向正規醫院學習借鑒。分配制度應與服務質量掛鉤。在院內實行創優爭先等獎勵政策,鼓舞員工工作熱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提升醫院形象。

3強核心,發揮縣級醫院的龍頭作用

縣醫院在農村三級醫療衛生網中處于核心地位,是農村衛生工作的“龍頭”。因此,發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需認清縣醫院的職責,加強管理,并充分體現其公益性質。

3.1認真履行縣級醫院的龍頭職責縣級醫院主要負責農村地區的基本醫療服務及危重癥患者的搶救,并承擔對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的技術指導和衛生人員培訓等工作。作為農村衛生事業的核心單位,縣級醫院應與下層醫療衛生機構形成良好的溝通機制,對于下層醫院難診難治疾病應迅速轉往縣級醫院,對于縣級醫院中簡單康復等患者也應及時轉往當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立縣、鄉、村良好的網絡聯系,有效疏通農村醫療衛生網。

3.2充分體現縣級醫院的公益性質目前來講,縣級醫院的公益性質還難以體現。對此,應在政府加強投入為主導下,積極推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同時,醫院應加強公益理念的滲透,避免過分強調創收。對于公立醫院的建設及大型設備的購置應由政府負責,并加強對離退休人員的補助,建立完善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促進公立醫院充分體現其公益性質。

3.3全面提升縣級醫院管理水平,完善管理制度(1)加強信息化管理。縣級醫院應加強建設信息化管理系統,包括醫院內的成本管理,醫療門診、病房、藥房、收費等連接管理以及患者的醫療記錄檔案管理等,健全的信息化管理是提升縣級醫院服務效率的關鍵,有助于及時了解醫院的經營動態,修正不合理環節。同時,縣級醫院還應注重與鄉村醫院建立聯系,通過系統傳達信息,指導工作,促進三級衛生網絡運行效率的提升。(2)實行服務質量監督管理。醫院服務質量由多方面組成,包括患者掛號、疾病診治、藥品領取、住院治療以及醫務人員服務態度等。良好的服務質量是患者信賴的保障,也有助于樹立良好的醫院形象。因此,縣醫院應注重服務質量的監管,嚴格監控醫院運行的各個程序,及時改善服務缺陷。同時,加強醫務人員道德建設,培養其良好的態度和責任感,防止供方誘導等現象的發生。(3)加強醫院文化建設。縣級醫院的文化建設代表著農村衛生服務的文化形象。豐富、完善的醫院文化不但可以激發職工的工作熱情,也會使患者獲得心靈上的慰藉。醫院應適當開展文化宣傳,這有利于提升醫院形象及醫生社會地位。

4加快農村三級醫療衛生網一體化建設醫療衛生網的一體化建設首先要將三級網絡的“基礎、關鍵、核心”環節健全、完善,實現縣、鄉、村衛生機構各自的良好運行。在此基礎上,實行縣鄉村的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積極建立布局合理、分工明確的高效運行機制,真正建設出適合農村的上下通達,緊密銜接的醫療衛生網絡。完善一體化建設要做到:一是規劃調整衛生資源及醫療人才。針對縣、鄉、村各自的功能定位,因事設崗,以崗定人。合理分配農村衛生資源,建立醫務人員上下流動機制,加強醫療衛生網整體建設,達到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整體水平。二是進行統一規范管理,統一服務質量監控。同時,定期做好統一教育培訓工作,并建立縣對鄉、鄉對村的分級教育指導機制。三是積極推行新農合發展,在各級醫療機構之間協調保障制度,設定合理的收費標準,為村民提供質優價廉的醫療服務。農村三級醫療衛生網的健全、完善是一個長期的目標,也要從長遠的角度進行發展經營。在政府的主導下,根據不同時期的環境,制定相應的目標是促進農村醫療衛生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前提。相信在抓牢基礎、重視關鍵、強化核心,促進縣鄉村三級衛生網高效運行的同時,加強其一體化、規范化的管理,一定能使農村的醫療衛生事業迅猛發展,加快新農村的建設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