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衛生醫療政策革新思路

時間:2022-08-30 05:38:18

導語:地方衛生醫療政策革新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方衛生醫療政策革新思路

一、重慶市衛生事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一)公共衛生任務艱巨,服務和保障能力亟待進一步提高。一是急性傳染病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威脅并存,結核病發病率為127.49/10萬,居全國第二位,肝炎發病率為119.61/10萬,居全國第九位,霍亂、艾滋病等傳染病還存在很大威脅,全市地氟病涉及人口109萬人,惡性腫瘤、高血壓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病人數不斷增加;二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壓力大,突發自然災害、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時有發生;三是全市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仍存在結構性和功能性缺陷,不能適應公共衛生服務和保障的需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不健全,疫情信息監測報告網絡不完善,應急救治能力不強,衛生監督執法力量不足,全市平均萬人只擁有0.7名疾控人員和0.56名監督人員。

(二)農村衛生基礎薄弱,服務能力需進一步加強。一是農村衛生補償機制亟待完善,財政補助占區縣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總收入的6.75%和15.62%,多數農村醫療機構仍需通過服務收入來維持運行。有40%的鄉鎮衛生院尚未建立職工醫療保險,60%的鄉鎮衛生院未建立職工養老保險。全市鄉鎮衛生院人員的工資由財政保障的比例僅達29%。村醫無穩定收入來源。二是鄉鎮衛生院基本醫療設備不能滿足需要;三是農村衛生服務能力有待提高。45%的鄉鎮衛生院達不到規范化標準。85%的村衛生室靠鄉村醫生提供或租借業務用房,且70%以上村衛生室達不到規范化標準。部分鄉鎮衛生院還缺救護車、X光機等醫療設備,大部分村衛生室缺少基本醫療設備。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中,中專及以下學歷占64%;初級職稱占73%,無職稱占12%。

(三)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比較突出。一是對于較好的醫院以及醫生,患者看病都存在排隊現象,同時正規的醫院一般專業分科都比較細,門診咨詢程序多、手續繁雜,讓人難辨東西;二是由于醫風醫德的問題,患者看病時有的醫生不分病情輕重,或為了利益或為了省事,一味要求患者作全套醫療儀器檢查,然后開一大堆藥,這勢必造成看病貴;三是由于體制機制政策等原因,使得有的醫院為了生存發展,多在做一些表面文章,雖在硬件上下了大功夫,醫院建筑和醫療設備配備都不錯,但是在軟件投入(比如醫術、服務和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卻不少,因而為了盡快收回投資見成效,自然也容易導致對患者收費貴的問題出現。(四)重慶與西部省區相比差距較大。

二、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的目標和思路

(一)重慶醫療衛生發展定位問題。西部增長極--相關產業的重要支撐;長江上游中心--長江上游地區的醫學中心;基本功能定位--城鄉統籌的基礎--經濟發展和小康的保障。(二)實施改革的“345643”思路。重慶市實施衛生醫療改革的“345643”思路,即:分為三個階段,完成四條路徑,構建醫學中心,著力五個內涵,實施六大策略,采取四大戰略,作好三個保障。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著力緩解“看病難”。到2010年.建立基本衛生制度框架。城鄉衛生資源供給將明顯增加,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基本覆蓋.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基本標準化,基本實現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全覆蓋城鄉居民享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突發公共衛生應急能力和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均有明顯提高。第二階段,基本建成“衛生強市”。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鄉居民多層次需求相適應的、城鄉統籌發展的現代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衛生服務綜合能力位居前列.衛生相關產業有較大發展。第三階段,基本建成“健康城市”。到2020年衛生資源配置優化,衛生基礎設施和技術領先,衛生隊伍素質優良,運行保障機制完善,全體市民形成良好的衛生保健意識。完成四條路徑:一是提升公共衛生保障能力,讓城鄉居民“少生病”;二是加快醫療服務體系建設,讓城鄉居民“有地方看病”;三是加強醫學科技創新和人才隊伍建設,讓城鄉居民能“看好病”;四是完善基本醫療保障和基本藥品制度,讓城鄉居民“看得起病”,著力提升公共衛生保障能力,讓城鄉居民少生病。

五大著力點:著力構建區域醫學中心。主要包括5大內涵:1.構建區域疑難重癥醫療中心,提升輻射功能;2.構建醫學創新與學術交流基地,提升創新功能;3.構建醫學高級人才培育聚集基地,提升整體功能;4.構建公共衛生防控救治基地,提升保障功能;5.構建醫學器械藥品創新基地,提升健康產業牽引功能。實施六大策略:一是制定區域醫學中心發展規劃;二是實施差異化戰略,提升競爭力;三是實施先導戰略,加快人才聚集;四是實施能力提升戰略,爭取構建國家級分支機構;五是實施區域協調戰略,促進城鄉統籌;六是實施聚焦戰略,促進健康相關產業發展,實施差異化戰略,提升競爭力。

采取四大戰略:

(一)實施先導戰略,加快人才聚集。1.引進人才:如留學人員、市外人才;2.學科帶頭人;支持領銜申報國家項目,到國外及國內發達地區學習進修;3.學術交流平臺;辦好一批刊物;舉辦高級醫學論壇。

(二)實施能力提升戰略,爭取構建國家級分支機構。1.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2.建設分院;3.建設國家應急救援分中心;4.進行聯合攻關。

(三)實施區域協調戰略,促進城鄉統籌。1.構建部分區縣三級醫療機構(主城+六區域+部分縣);2.加強與周邊地市的聯系。

(四)實施聚焦戰略,促進健康相關產業發展。1.政府采購,基層使用;2.臨床試用。作好三個保障:一是完善基本醫?;I資制度;二是改革公立醫院管理體制;三是嚴格衛生準入考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