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設備多元一體化維修管理新模式

時間:2022-08-19 08:44:34

導語:醫療設備多元一體化維修管理新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療設備多元一體化維修管理新模式

〔摘要〕目的針對當前醫院醫療設備維修管理面臨的難題,探索一套適合本醫院的多元一體化維修管理新模式。方法從現行維修管理模式出發,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和外部維修環境及水平,建立設備使用科室、醫工科、駐院服務團隊、原廠、其他第三方維修服務機構多元一體化的合作機制,同時制定一套制度化、規范化的維修審批流程。選取醫院在用的基礎設備類、放射影像類、內鏡及腔鏡類、急救設備類、消毒供應類及空氣凈化類6類常規設備的維修事件為研究對象,將2018年1-12月采用日常維修模式期間的設備維修事件納入對照組,將2019年1-12月采用多元一體化維修管理新模式期間的設備維修事件納入觀察組,比較兩組設備的維修數量、故障維修周期、維修費用支出及臨床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無論在維修時效性、維修費用支出及臨床滿意度等方面均具有顯著優勢,表明多元一體化維修管理新模式的應用效果顯著。結論多元一體化維修管理新模式不僅可確保對維修事件快速做出響應,提高維修時效性及設備使用效率,而且選擇更加靈活,能夠多方位對維修成本進行控制和監管,從而充分發揮各方管理能力,加強交流與合作,確保醫院的醫療設備維護保持在一個良性有序的工作狀態。

〔關鍵詞〕醫療設備;多元一體化維修管理;新模式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醫療設備已成為醫療機構開展診療、教學、科研等工作必不可少的生產要素,同時也是提高醫療科學技術水平的基本條件[1]。目前,國內三級醫院醫療設備固定資產總價值的平均值為3~8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隨著設備使用年限的增長,醫療設備的故障率會逐漸增高[2]。據不完全統計,我國三級醫院每年用于醫療設備維修的費用約占設備總價值的1%~3%,近年來,隨著大型醫療設備的推廣使用逐步加大,該占比呈現出進一步升高的態勢[3]。如何在保障醫療質量及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科學合理的維修管理模式來提高醫療設備使用效率,降低維修成本,實現醫療設備效益最大化,已成為醫院醫療設備管理中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本研究從現行維修管理模式出發,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和外部維修環境及水平,建立了多元一體化維修管理新模式,同時制定了一套制度化、規范化的維修審批流程,在提高維修時效性及設備使用效率的同時,多方位對維修成本進行控制和監管,不斷推進我院設備維修管理的精細化和現代化水平。

1醫療設備維修模式現狀

從不同的角度看,醫療設備維修模式可具有不同的分類,見圖1。

1.1按照提供服務的對象不同

按照提供服務的對象不同,醫療設備維修模式可分為自主維修、廠方維修及第三方維修。(1)自主維修:醫院的工程師響應速度最快,維護成本低,但該模式的維修質量要基于設備技術復雜程度而定,由于現代醫療設備的專業性、多樣性,加之易受到設備技術、圖紙資料、備品配件等諸多因素限制,醫院工程師以承擔技術含量較低的維修任務為主;對于設備價值較低且易損耗的常用醫療設備,可由醫院的工程師負責常規維護,既能在最短時間內排除故障,又能確保設備正常運轉[4]。(2)廠方維修:原廠維修技術水平最高,服務質量最優,可確保開機率,但維修成本也最高,維修響應時間與地區、醫院、設備擁有量等因素密切相關,此外,不合理的條款、技術專利甚至霸王條款較多;對于價格昂貴且很少有備用選擇的醫療設備,如CT、MRI等大型醫療設備,需要依靠原廠的技術服務,雖然價格偏高,但維修響應速度、維保質量均有保障,同時每年還會有固定次數的設備保養,且有嚴格的開機率承諾[5-6]。(3)第三方維修:第三方維修力量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大型醫療設備生產制造商對售后技術服務的壟斷,促使價格趨于合理、服務更加高效,且第三方維修維護服務份額近年來逐漸呈上升趨勢,與原廠維修維護總體份額之間的比例為1:6[5];該模式響應速度快,價格合理,付款方式靈活,有固定的配件進貨渠道及專門的備件儲備,對于中高檔、批量、可替換的大型醫療設備,在質保脫保后可向第三方維修服務機構購買相應的維保服務,以滿足醫院正常醫療工作的需要,但目前普遍存在的情況是,第三方維修服務機構的水平參差不齊,行業監管尚未完全覆蓋到位,需設備使用單位仔細甄別[6-7]。

1.2按照付費方式不同

按照付費方式不同,醫療設備維修模式可分為單次付費維修、購買維保及整體托管。(1)單次付費維修:該模式適用于使用時間不長或故障率低的設備,根據設備故障復雜程度、所需零配件及維修能力,可尋找廠家或第三方維修服務機構修復,因每次故障都需報修,響應速度相對較慢,且維修費用按次收取,每次故障的維修費用都需要談判確認。(2)購買維保:針對精密性高、結構復雜的大型醫療設備或特殊醫療設備,如MRI、CT、DSA、直線加速器等,因其擔負重要的臨床診療任務,為確保必要的設備開機率,此類設備一般采取與廠方或廠方授權的服務商簽訂維保合同的方式,將設備的維保工作全權交由廠方處理,并對維修響應、開機率等相關指標進行事先約定,其年維護保養費的簽訂要權衡與單次維修費的效益比較分析,年維護保養費一般<8%資產總值[8-9]。(3)整體托管:該模式適用于器械管理力量較為薄弱、設備總量不多、維修條件欠缺的私立醫院或小規模醫院或醫院設備數量較大、故障頻發的情況[10];托管公司為醫院提供所有的維修服務,收取固定服務費用,包括維修的人工費用、配件費用、年度若干次的維護保養費用等,維保合同生效后,無論托管公司實際發生多少費用,支出多少成本,維修成本發生如何波動,醫院只支付固定價格購買維修服務,但該固定價格會隨著醫院所保修設備的增減進行定期調整[11];此方式可解決醫院招工養人的兩難困境,同時又可消除工程師技術能力不足、零配件短缺、維修工具不夠、無檢測設備的煩惱,但目前該服務模式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臨界報廢時選擇報廢或維修的糾紛、配件的進貨渠道如何監管及因設備導致的醫療糾紛如何處理等問題[12]。

1.3按照醫療設備屬性不同

按照醫療設備屬性不同,醫療設備維修模式可分為精密貴重及特殊設備維修與一般設備維修。(1)精密貴重及特殊設備維修:該類設備一般承擔臨床診治任務,一旦發生故障或停機,往往對臨床醫療救治產生重要影響,設備集成度、復雜程度及技術含量高,且技術及配件處于壟斷狀態,為確保設備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般選擇原廠或經廠方授權的服務商簽訂維保合同的方式提供維修維護服務。(2)一般設備維修:該類設備一般技術含量較低、結構簡單、易損易耗配件容易更換或設備數量多可調配使用,基本不影響臨床工作,可根據醫院實際維修能力選擇自修或第三方維修服務機構進行維修。

1.4按照醫療設備故障復雜程度不同

按照醫療設備故障復雜程度不同,醫療設備維修模式可分為初級維修、中級維修及高級維修。(1)初級維修:凡涉及醫療設備外表面、開關、旋鈕、指示燈、儀表等機器外部的故障,一般可直接在設備所在位置更換或修復少量零部件或調整其位置即可解決,其需要的維修技術能力較低,如體重秤調校、無影燈更換燈泡等,此類故障操作簡單,技術含量較低,醫院自身維修力量即可修復。(2)中級維修:一般涉及設備內部零部件所發生的故障,其故障并未影響到主機性能,僅影響到主機相關部件性能,但會導致設備無法正常工作,如呼吸機電熱絲流量傳感器問題造成的呼氣頻率偏高會影響呼吸機部分參數精度,此類故障可由醫院工程師判斷故障情況,如需更換零配件,可向廠家或第三方維修服務機構購買配件,若故障無法自行維修需借助第三方力量維修。(3)高級維修:一般涉及主機的性能指標、功能特點及機殼架等方面的故障,即修整主機構件或主機的電路部件等項目,該類故障一般需要更換或翻新主機主要部件或電路元件,屬于高難度的故障,專業程度較高,如高速電子觸發線圈、成像探測器等精密部件故障,更換完畢需調試機器的性能指標,校正儀器精度以達到原有設備的技術性能和參數標準,院內工程師很難解決,一般需要借助廠家或第三方維修服務機構解決。

2醫院設備多元一體化維修管理新模式的構建

針對當前醫療設備維修管理現狀,各種維修模式均具有一定的現實性、科學性、合理性,但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弊端,根據我院實際情況,結合外部維修環境和水平,制定應對措施,構建一套科學高效的維修管理模式,即以醫工科自修為中心,引入醫療設備維修服務公司(以下簡稱“駐院服務團隊”)為輔助,其他第三方維修服務機構及原廠為補充,針對部分精密貴重及特殊設備采取購買原廠或第三方維保服務的設備維修管理模式,建立以設備使用科室報修驗收,醫工科總協調監管及自修,駐院服務團隊、原廠、第三方維修服務機構多元一體化合作的機制,以達到高效維修醫療設備、控制成本的目的,見圖2。

3多元一體化維修管理新模式流程

針對精密貴重、技術含量高及大型的特殊設備如CT、MRI、DSA、直線加速器等,通過招標方式購買原廠或原廠授權的第三方維修服務機構的保修服務,以確保設備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最大化,其他醫療設備主要以自修及駐院服務團隊維修為主,醫院為駐院服務團隊提供辦公場地,以確保故障設備及時、高效修復運行,具體的故障維修流程見圖3。首先,設備使用科室報修醫工科,醫工科分管工程師了解設備相關資料并做記錄,判斷設備故障情況,若設備可以自主維修則進行自修,若故障無法自行維修則尋求外修,對于預算在5萬元以下的維修,由醫院駐院服務團隊提供報價及近期同類故障維修的發票等報價依據,維修預算>10萬元組織招標,預算>5萬且<10萬元詢價原廠、駐院服務團隊、其他第三方維修服務機構等三家以上維修機構,根據維修資質、維修能力、報價等綜合評估確定維修方;依據維修報價金額確定不同的議價流程,單次設備維修費用低于5000元,由設備使用科室、醫工科、駐院服務團隊結合實際情況洽談價格并三方簽字確認,單次設備維修費用>5000元且<10萬元,則組織設備使用科室、醫工科、招標辦、審計、駐院服務團隊或詢價確定的維修方等相關人員進行議價并簽字確認價格;議價完成后由醫工科工程師陪同維修公司指派的工程師共同前往設備故障現場進行維修,維修結束后進行相關的質量控制并由設備使用科室、醫工科和維修方共同驗收,填寫完工單;設備穩定運行一段時間后由維修公司開票報財務報銷。醫工科分管工程師接到設備使用科室報修后負責對該設備的“首診制”和“全程負責制”,即第一時間處理故障,無論自修還是外修,所有維修工作均需要在醫工科分管工程師的參與下進行。此過程既有助于交流學習,增加維修經驗,又可以使維修透明化,監督維修方更換相關配件情況,從源頭上控制維修成本,防止維修方夸大故障、過度要價等情況。

4醫療設備多元一體化維修管理新模式的應用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醫院在用的基礎設備類、放射影像類、內鏡及腔鏡類、急救設備類、消毒供應類及空氣凈化類6類常規設備的維修事件為研究對象,將2018年1-12月的設備維修事件納入對照組,共維修設備546臺/次,采用的是日常維修模式,主要以自主維修、第三方維修服務機構和原廠維修力量為主,其維修費的確定一般由醫工科及設備使用科室在其報價基礎上直接議價;將2019年1-12月的設備維修事件納入觀察組,共維修設備606臺/次,采用的是多元一體化維修管理新模式,以自主維修和駐院服務團隊為主,原廠及第三方維修服務機構為輔助,其維修費的確定采用議價流程新模式,見表1。因近兩年軍隊醫療機構改革,未引進新設備,兩組設備的品牌類型、使用年限、開機率及臨床應用范圍等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兩組維修模式效果比較見表2,由表2和圖4可知,觀察組在維修時效性、維修費用支出、平均維修費用及臨床滿意度等方面均具有顯著優勢,表明醫療設備多元一體化維修管理新模式的應用效果顯著。

5小結

隨著我國醫療事業和當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大量高精尖的醫療設備會不斷進入醫院服務大眾,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設備的維修難度,對設備維保必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構建科學化、精細化、易操作、更放心的維修管理模式,制定合理化、制度化的設備維修流程,確保醫療設備維修有章可循,有效提高維修效益和設備的利用率是醫院醫療設備管理部門一直努力的方向。本研究根據我院實際情況,結合自身維修力量和外部維修環境及水平,與外部服務團隊相互配合,合理選擇維修模式及組合,建立了以設備使用科室、醫工科、駐院服務團隊、原廠、第三方維修服務機構的多元一體化合作機制,同時制定了一套制度化、規范化的維修審批流程,充分發方維修服務特點,取其優勢,提出多元化合作機制,確保了對維修事件的快速響應,提高了維修時效性及設備使用效率,選擇更加靈活,合理控制成本;在維修價格的控制方面,經過多家報價、多重篩選及多部門參與的價格談判,維修費用更加透明,有利于降低成本,加大對維修費用的監督、監管;在維修過程的監督方面,無論自修還是外修,醫工科全過程參與,不僅對維修質量起到監管作用,從源頭控制維修成本,同時增加了學習交流機會,豐富了維修經驗,提升了維修技術;在設備使用對象的感受方面,設備使用科室全程參與設備報修、價格談判、設備驗收,維修過程透明化,增加了與醫工科及維修方的交流與合作,加強了對維修工作的認識和理解,同時對醫工科、維修方更加信任,提高了服務滿意度。只有各方各司其職、通力合作,才能使醫院的醫療設備維護工作處于一個良性發展狀態,不斷降低醫療設備維修成本,提高醫療設備的臨床診療服務能力。

[參考文獻]

[1]儲曉陽.“三位一體”—探索醫療設備管理新模式[J].中國醫療設備,2019,34(7):110-113.

[2]李增權,王華,劉鵬飛,等.我院醫療設備維修與第三方服務機構合作得失分析[J].中國醫療設備,2018,33(11):151-154.

[3]滕飛.談醫院醫療設備維修的精細化管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7,17(38):219.

[4]楊寧,唐英,唐軍,等.醫療設備院內外維修模式的效益評估與決策分析[J].中國醫學裝備,2020,17(9):148-151.

[5]夏慧琳.國內醫療機構醫療設備維修維護概述[J].中國醫療設備,2015,30(12):10-12.

[6]李杰,龍朝杰.大型醫療設備維修現狀與第三方服務合作模式[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8,(5):21-22.

[7]陳衛兵,嚴捷.基層醫院醫療設備維修服務現狀與對策[J].中國醫學裝備,2017,14(11):120-123.

[8]徐明.醫療設備的維修管理模式[J].醫療裝備,2016,29(14):54.

[9]羅志輝.提高醫療設備外修管理規范與效益的方法[J].醫療裝備,2019,32(9):54-55.

[10]向逾,黃飛,何清.基于三維決策空間的醫療設備維修策略研究[J].醫療衛生裝備,2019,40(12):61-64.

[11]鐘建平.基于外包服務醫療設備維修的探討[J].中國醫療器械雜志,2017,41(3):231-232.

[12]姚旺.醫院醫療設備維修外包的利弊與發展趨勢[J].醫療裝備,2019,32(5):41-42.

作者:王燕 王永生 鄭為雷 崔炳楊 陳澤眾 單位:解放軍第九六〇醫院泰安醫療區醫學工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