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檢測機構醫療設備托管探討
時間:2022-03-25 03:14:21
導語:檢驗檢測機構醫療設備托管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檢驗檢驗技術機構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進一步深化檢驗檢測機構改革力度,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已經迫在眉睫。本文針對計量檢驗檢測機構在醫療衛生行業如何突破傳統服務模式,如何深入挖掘市場需求,開展了探討和摸索,并結合工作經驗提出了新的發展思路。
最新頒布的《醫療器械使用質量監督管理辦法》要求各醫院加強對醫療器械質量的監管,但是目前的醫院管理模式下要實現醫療器械質量管理的全過程不太現實,一是人員數量不足;二是人員技術不匹配;三是時間效益不理想。于是《辦法》中提出醫院可以委托有條件和能力的維修服務機構進行醫療器械維護維修,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醫院才能夠優化企業管理,提高效能,增強醫療技術服務能力。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隨著醫學裝備的蓬勃發展,加之國家的利好政策,醫療設備第三方托管將面臨廣闊市場空間。
一、醫療設備整體托管離不開計量
醫療設備整體托管模式把設備管理、維護、維修及相關服務整體委托第三方機構負責,近兩年,醫療設備整體托管模式在北京、山東、廣東等一線城市迅速發展起來,各大醫院逐漸從以往的單一設備維護維修外包模式轉變為設備管理外包模式。“醫療設備管理”與“醫療設備維修”是兩個概念,設備管理的特點是:重管理,輕維修,管理服務包括了資產登記、入庫驗收、使用培訓、日常巡檢、定期體檢、風險控制、按標準保養、預防性維護、故障維修、故障維修前后檢測、備用品提供、備用品管理等一系列工作。而維修服務只是針對故障維修服務而已。對醫用計量器具按時開展計量檢定/校準,建立醫用計量器具管理體系,落實計量管理措施就是醫院設備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計量技術機構對轄區范圍內的醫院情況比較了解,發揮自身優勢,整合資源,需求合作,積極推動醫療設備整體托管,為醫院提供更多實實在在的服務,也是計量技術機構響應機構改革,開展科技創新,提升自身綜合服務能力的體現。
二、轉變觀念,挖掘醫院潛在需求
目前在用醫療設備存量已經不少,每年還以20%的速度在增加,給醫院設備管理部門(設備科、醫學工程部、器械科)帶來了越來越大的工作壓力。一直以來計量技術機構給醫院提供的服務僅局限于計量檢定/校準,而且重點只是針對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的檢定,還有一部分數量龐大的醫療設備由于不在國家強檢目錄范圍內,缺乏相關檢定規程等技術標準,很難開展計量檢測工作。醫院方面從自身角度出發,希望得到的是解決實際困難,保障設備正常運轉和數據準確可靠的技術服務,因此,對計量檢定工作普遍采取應付的方式。各醫院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每年都要投入百萬級甚至千萬級的經費用于設備維護維修,設備使用成本和管理成本越來越高,也就只能從檢定/校準費用中開刀,控制經費開支。要改變目前醫療計量器具檢定/校準的尷尬局面,計量技術機構必須轉變觀念,從過去的被動式開展技術服務轉變成主動式開展技術服務,圍繞計量檢定/校準服務為中心,向醫院計量管理及設備管理的各項潛在需求輻射。不僅為醫院提供計量檢測服務,還提供計量管理技術支持,以及醫療設備在采購驗收、定期保養、維護維修協調等方面的設備管理服務,通過整體打包服務的方式,為醫院降低管理成本,提供工作效率,減輕醫院負擔。
三、發揮自身優勢,整合資源,開展計量技術機構服務能力創新
目前醫院設備管理還普遍采用原始的手工登記方式,管理方式粗放,信息更新不及時,設備運行情況查詢困難等等。部份縣級醫院和衛生院由于技術人員有限,甚至沒有設備管理人員。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實現醫療設備管理網絡化已經成為可能。計量技術機構通過發揮本地優勢與設備管理軟件開發商,醫療設備維護維修商展開合作,可以為醫院提供全方位的設備管理服務。運用網絡管理系統,能夠輕松的掌握全部醫療設備的詳細情況,為規范計量管理提供條件;與維修商的網絡對接實現快速報修,充分發揮計量檢測在設備驗收,日常巡檢,風險控制,維護保養過程中的技術服務能力。
四、抓住契機,將計量技術服務有機融入醫療設備整體托管當中
計量檢測技術服務逐漸走向市場化的大背景下,只有不斷的提高綜合服務能力,不斷的提高技術含金量才能夠在市場中生存和發展。單一的檢定/校準服務已經不能滿足醫院現代化管理的需求,醫院需要的是能夠降低設備使用成本,管理成本,即滿足法律法規要求又有利于醫院健康發展的整體服務。計量技術服務一方面是為了滿足計量行政管理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為了滿足醫院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歸根到底是為保障醫院和人民群眾的合法權利提供技術支持,促進醫院健康發展。如果醫療設備整體托管是一艘大船,那么計量技術服務就是船上的一名水手,主動登上這艘大船把握好方向,團結力量,齊心協力開展合作,才能讓這艘大船在殘酷的市場海洋中走得更穩更遠。
作者:盧志軍 單位:玉林市檢驗檢測研究院
- 上一篇:醫學生“工匠精神”培育分析
- 下一篇:醫療設備電氣安全檢測與風險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