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資本醫療市場投資管理策略
時間:2022-07-08 11:29:50
導語:民營資本醫療市場投資管理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我國民營資本的規模越來越大,民營資本也進入了各行各業,通過投資的方式來獲取更大的利益。目前,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市場成為一種較為普遍的經濟現象,怎樣管理這部分民營資本,讓其發揮最大的價值跟效益,從而推動醫療市場的發展是值得研究與深思的重要問題。文章介紹了民營資本與醫療市場的基本特征,闡述了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市場前需要把握的關鍵因素,分析了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市場的困難與對策,希望文章有助于醫療市場民營資本投資管理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民營資本;醫療市場;投資管理
民營資本是指私有企業或者個人擁有的資金,除掉國有企業資本與外企資本后的社會資金,都可以視為民營資本。民營資本多集中于傳統制造行業,行業的科技水平一般較低,行業提供的服務或制造的產品附加的產品價值通常較低。醫療市場是指借由醫療衛生資源、醫療設備以及醫學技術來幫助病人治理病癥,為患者提供保健服務、治療服務的專業性市場,其能夠理解為醫療需求方與醫療服務方進行醫療服務產品交換關系的總和。醫療服務關系著國民的身體素質與健康狀況,它的存在具有重大的意義。醫療市場是經濟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無法以市場的形式單獨存在,這就彰顯了醫療市場對經濟市場的依賴性。醫療市場與其他市場一樣,由商品、貨幣、市場主體、交易場所、服務價格五個要素構成。醫療市場中商品是指醫療服務產品;貨幣是充當產品服務供需雙方的支付媒介;市場主體是指居民、政府以及企業單位等;交易場所是指醫療機構;服務價格是政府以及醫療機構制定的收費標準。
1民營資本進入醫療領域前必須把握的關鍵因素
1.1資本定位的目標性
醫療行業與房產、汽車等行業有較為顯著的區別,醫療行業的公益性更強,其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具備非營利性的特點。因此,進入醫療市場的民營資本應該清楚地知道,投資帶來的回報可能并不可觀,而且獲得投資收益的時間可能較長。西方很多國家的醫療機構建設通常是由政府與社會共同出資和規劃。總之,民營資本在進入醫療市場之前,投資人應該清楚資本的用途與定位,了解醫療機構的公益性特點,權衡利弊收益,制定投資決策。醫療機構在獲得民營資本的支持以后,也要積極履行自身的職責與義務,體現自身的責任與擔當,落實救死扶傷的理念,積極樹立、強化自身的社會公益機構品牌形象。
1.2功能定位的規劃性
無論是怎樣的投資,其最終的目的都是追求利益。民營資本追求利潤的定位同醫院公益性定位是存在矛盾與沖突的。所以,在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市場之前,醫療機構應該站在全局的高度來保障投資人的利益,制定出投資人投資收益規劃,具體明確地告訴投資人能夠獲得的短期收益、長期收益等,對民營資本的功能定位進行統籌規劃,具體安排。另外,有關民營資本的利用也要落到實處,細細琢磨,計算預測每一份民營資本投資可能產生的收益,例如計算出用于醫療機構品牌建設、科室建設、儀器購買、醫務人員培訓等各方各面的民營資本產生的預期收益,讓民營資本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其投資作用和功能價值,在推動醫療機構發展建設的同時,保障投資人的收益,加深雙方的合作,從而促進醫療市場的健康發展。
2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市場存在的困難
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市場需要克服的困難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第一,政策環境的不完善致使很多醫療機構難以留住和引進出色的醫療人員,醫療人員的流動性較大。醫療人員身兼多職與多點執業的情況有待改善;第二,社會民眾對于民營醫院缺乏信任,很多民營醫院權威性不夠,對醫院的醫療技術、醫療服務持懷疑態度,民營醫院在社會的品牌形象較為一般;第三,民營醫療市場的秩序不規范,很多民營醫院存在收費價格過高、收費不透明的問題,民營醫院也很難取得醫保、新農合等定點醫院資格;第四,民營醫療機構在土地規劃建設、金融貸款、稅收減免、發展政策等方面獲得的支持較少,國家將大部分資源都傾斜給了公立醫院。以上種種問題表明,醫療市場發展存在的問題是比較多的,因此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市場進行投資的風險也是相對較大的,這使得很多民營投資人紛紛望而生畏,一些希望能夠獲得穩定收益的民營投資人選擇投資其他市場,民營資本的自主選擇權相對較少。為了讓民營資本在醫療市場發揮其應有的投資功能和價值,需要規范醫療市場秩序,讓民營資本有良好的外部投資環境,這樣才能打消投資人的擔心與疑慮,促進民營醫院的健康發展。對此,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四方面來規范醫療市場秩序,讓整個市場環境變得成熟、健康。
2.1正確面對醫療市場
任何行業的投資收益都是同國家政策掛鉤的。目前,國家醫療政策對低端的農村醫保同基礎醫療市場的支持力度是較大的,國家政府通過資金支持的方式來推動這些醫療機構的發展;而國家醫療政策對于利潤較大的大城市醫療市場的扶持力度并不大。所以,民營資本在進入醫療市場之前,必須對醫療市場進行細致調研,了解醫療市場投資規律,知曉中高端醫療市場投資收益大、低端醫療市場投資潛力大這一信息,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制定投資決策。只有正確面對醫療市場,才能避免由于信息差異而造成的投資片面性。
2.2關注高端醫療人才
民營醫院醫生的醫療技術與醫德素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因此國家應該出臺相應的政策,醫院出臺相應的規定來鼓勵高端醫療人才進行多點執業,鼓勵公立醫院的骨干醫師、醫療教授多到民營醫院進行講授、交流、工作,制定科學合理的醫療人才引進政策與培訓政策,解決民營醫院高端醫務人員匱乏的問題。
2.3加強政府政策引導
政府要積極發揮自身的經濟宏觀調控作用,通過制定政策與細則的方式來保障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市場所能獲得的收益,保護投資人的權益,規范醫療市場秩序,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醫療領域,為其大開方便之門。鼓勵公立醫院與民營醫院加強合作,鼓勵雙方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推動民營醫院快速發展。
2.4提高民營醫院品牌信譽,幫助民營醫院走出融資困境
借由網絡媒體的力量,選擇一批服務態度良好、醫療技術過硬的民營醫院進行大力宣傳,提高民營醫院在社會公眾心中的形象與地位,為醫院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此外,政府要出臺相應的融資政策,通過減免貸款利率,降低貸款門檻的方式來幫助民營醫院走出融資困境,加強政府資金與市場資金的聯動管理,提高貸款資金的利用效率。
3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市場投資存在問題
3.1醫療市場調研不充分
部分民營資本在進入醫療市場之前,相關投資人沒有對醫療市場的發展情況、發展前景、投資風險、市場飽和度狀況等信息進行調研,很多投資人單純憑借自己的直覺與經驗來制定投資決策,缺乏客觀事實與數據支持,致使民營資本投資收益難以收到預期的效果。
3.2對醫療市場變化準備不足
我國面臨的“看病難”問題依舊非常嚴重,對此,國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物力與財力來推動醫療事業的發展,加速醫療技術與醫療設備的創新。因此,醫療市場的更新頻率與變化狀況是很快的,而醫療市場宏觀環境的變化必然會影響民營資本的投資收益,很多投資者在投資以后,對市場變化應對不足或者重視度不夠,使得投資收益不甚理想。
3.3對項目的投資規模估計不足
部分投資人過分重視醫療項目固定資產投入估算,卻忽視了流動資金及后期市場開發資金的估算,從而導致項目開發整體需要的資金嚴重不足,項目難以為繼,進而影響民營資本產生的收益,影響民營醫療機構的發展建設。
3.4重視有形資產的投入,輕視無形資產的投入
民營資本用于項目實際建設的費用較多,用于宣傳醫院形象品牌的費用較少,使得醫院建造完畢以后,知名度不高,就診患者很少,從而影響投資效益。
4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市場的投資管理策略
4.1制定醫療項目發展戰略,確立醫院投資方向和發展方向
發展戰略是確保民營資本發揮投資價值與效用的基礎前提,是確保醫療項目正常運行以及投資人能有投資收益的關鍵核心,因此需要立足全局性、整體性的層面來多層次、多維度制定醫療項目發展戰略,分析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市場的內外部環境,細化民營資本可能面臨的風險、市場變化情況、投資規模、投資收益、資金用途等關鍵內容,確保投資方向的準確性與投資資金的有效性。
4.2建立科學的集體決策機制
為了降低信息差異以及投資人盲目性對投資決策造成的影響,需要制定出科學健全的集體決策機制,由醫療領域的專家、骨干技術人員、市場調研人員等組成決策團隊,確保團隊的技術性、政策性與專業性,實行集體聯簽制度,確保民營資本投資方向的正確性。
4.3投資信息調查,進行機會研究
民營資本在進入醫療市場,確定醫療項目之前,要對市場和項目進行實際調研,根據調研的信息編寫投資項目建議書。建議書的內容要涵蓋投資意義、投資規模、投資依據、投資進度、投資計劃、投資風險、資金籌措、投資長短期收益以及項目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等內容,為民營資本的管理利用提供參考。
4.4進行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
醫療市場中,同一個醫療項目可能有不同的項目方案,因此有必要研究項目的可行性,制定出多種項目方案,比較不同方案的風險和收益,評價項目的操作性與可行性,對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市場投資項目進行細致的技術經濟論證,提出有用的結論性建議,作為民營資本投資的理論依據。
5結論
綜上所述,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市場能夠推動醫療行業的發展建設,幫助醫療市場走出融資困境。目前,醫療市場行業存在著民營醫療機構人才匱乏、秩序不穩、品牌形象不夠深入人心等一系列問題,民營資本在進入醫療市場之前也存在調研不充分、應變能力弱、決策盲目、風險因素考慮不全等問題,行業環境以及投資行為都加大了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市場的投資管理難度。對此,國家政府以及各項目主體要重視醫療市場宏觀環境的完善,為民營資本進入醫療市場提供便利條件與良好氛圍,要重視項目可行性的研究與項目建議書的編制,重視市場調研與決策機制的完善,從而科學地管理民營資本的投資管理,高效動態地管控投資風險,促進投資效益的提高,推動醫療市場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志平,鄢少輝,劉衛衛.醫療服務行業環境面臨的新挑戰[J].當代經濟,2015(3).
[2]佚名.民間投資比重高達四成[J].中國統計,2013(10).
作者:于春剛 單位:江蘇環亞醫用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上一篇: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對策
- 下一篇:全面預算管理在醫療企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