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預算管理在醫療企業的應用

時間:2022-07-08 11:32:01

導語:全面預算管理在醫療企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面預算管理在醫療企業的應用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帶動醫療企業的經營改革,醫療企業與各大醫院具有密切的聯系,各類醫療機構是醫療企業銷售醫療器械的主要對象,醫療企業大力支持國內醫療事業發展。國內醫療水平日益提升,對醫療器械的需求缺口擴大,醫療企業面臨較多的機遇,但是在銷售業務量增長的同時,企業的預算管理也面對嚴峻的挑戰,同時醫療企業承受的市場競爭壓力和利潤空間縮減風險也與日俱增。醫療企業必須要深入研究全面預算管理,把握全面預算管理的優勢,強化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質量,促進醫療企業銷售業務以及其他經濟活動順利開展,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本文首先分析了全面預算管理對醫療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然后闡述醫療企業應用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結合問題提出解決措施,旨在于提升醫療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水平。

關鍵詞:全面預算管理;醫療企業;應用

全面預算管理是指將企業的戰略作為重要導向,遵循業務全覆蓋、全過程跟蹤業務流程以及企業全員參與原則,對企業一定時間內的經濟活動和財務工作進行預測和籌劃,并且優化企業的資源配置,監督和考評預算執行,協助企業調整經營決策,從而實現企業的戰略經營目標。國家對醫療行業的管控和扶持力度不斷加大,醫療企業應當深度解讀政府政策,掌握全面預算管理的優勢,預測經濟活動的成本、風險,將全面預算管理應用至各個經營環節,便于財務管理部門發揮監督控制優勢,全面了解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分析經營缺陷和不足,采取相應手段彌補缺陷,不斷強化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

一、全面預算管理對醫療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在新醫改政策的影響下,醫療企業面對的競爭壓力愈加激烈。為提升醫療企業的競爭實力,企業需通過全面預算管理充分利用企業的資源、預測和控制企業的經營成本支出,確保企業的經濟活動有穩定的資金和資源的支撐[1]。結合實際情況分析,首先醫療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能夠加速資源整合,優化資源配置,提升醫療企業內部資源使用效率,企業資源物盡其用,可發揮其最大價值。其次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進行財務分析、成本控制、績效考核、監督以及風險控制的有效手段,財務部門依據全面預算管理數據可為決策者提供準確的數據信息,加快企業戰略目標實現進程。

二、全面預算管理在醫療企業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全面預算管理環境薄弱

政府對醫療行業的支持力度日益增加,而且人們的對醫療行業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在外部因素的影響下,醫療企業緊抓機遇拓展業務規模,致力于提升醫療企業銷售量,將經營管理中心放在業務運營方面,而對財務管理尤其是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視程度稍有不足[2]。醫療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流于形式,難以達到預期的管理效果,例如,某醫療器械銷售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重業務輕預算,將全面預算管理劃分給財務部門,要求財務部門負責完成預算工作,而對企業其他部門在全面預算管理開展期間的要求松弛,導致全面預算管理的全員參與原則未能落實,全面預算管理也未能完全監督控制企業所有經營活動。

(二)預算編制方法科學性不足

預算編制方法有多種,不同方法的優缺點各不相同,以A醫藥銷售公司預算管理案例為例分析,A公司的預算編制是基于往年業務指標和財務指標展開,使用增量預算方法編制預算,雖然此方式節省了預算時間,但是在醫療行業政策變化和經濟形勢變化的影響下,基于歷史指標和經驗編制預算,預算編制的靈活性和可執行性不足,該公司的預算編制質量降低。由此可見,醫療企業必須要選擇合適的預算編制方法,為預算執行打下堅實基礎。

(三)預算目標與企業戰略目標結合不緊密

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優化資源配置、控制成本的有效工具,同時也是實現戰略目標的重要手段,全面預算管理與企業的戰略目標應當是相互成就的關系,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目標與戰略目標的結合不緊密。醫療企業的管理層人員較為重視短期利益,忽視長遠發展目標,所以在制定預算管理目標過程中,重心放在短期業務經濟效益方面,限制全面預算管理在實現戰略目標方面的作用。

(四)預算執行控制以及監督考核不到位

醫療企業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對預算編制環節的重視高于預算執行,但是實際上無論預算編制多優秀,預算執行不到位,預算管理效果也無法達到預期。醫療企業的預算編制和預算執行分別由不同的部門完成,預算編制與執行分離,制定者無法參與執行,執行者若是對預算編制不理解,消極應對,則出現預算執行效率低的問題。企業對預算執行控制力度弱,未能全過程跟蹤監督預算執行,預算執行與預算目標產生偏差的情況未能及時被發現,預算管理面對不利影響。醫療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考核評價一直較為薄弱,長期以來對預算管理的評價范圍較小,并且簡單的將預算指標作為考核指標,忽略分析預算與實際產生差異的原因。而且企業的全面預算考核指標側重財務性指標,部分難以量化的指標如客戶滿意度、產品配送及時性、產品質量等未被納入考核范圍,全面預算管理的考核相對片面。

三、醫療企業充分應用全面預算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優化全面預算管理環境

醫療企業應當著重優化全面預算管理環境,健全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確保預算管理工作可達到預期效果,預算目標得以實現。首先,醫療企業需要準確了解全面預算管理實施的關鍵,從上至下強化企業員工的全面預算管理意識,嚴格遵循業務全覆蓋、業務流程全過程監督、全員參與原則。其次,將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科學分配至醫療企業的各個部門,及時明確各個部門承擔的具體職責,比如,企業預算人員在編制預算過程中,其他部門需要按照預算流程反饋真實的部門預算數據,由預算部門進行審批匯總[3]。最后,健全預算管理體系,綜合實際情況來看,醫療企業的預算管理體系基本完善,但是其中仍有小部分不足,具體表現在預算管理制度方面和預算指標方面,醫療企業必須要密切關注內外環境變化,對預算制度進行更新,同時基于企業的預算管理要求統籌分析財務和非財務指標,結合各個部門反饋的預算意見,對預算指標進行調整,保證預算指標的合理性。

(二)選擇科學的預算編制方法

前文提到不同的預算編制方法分別具有不同的優勢和缺陷,比如固定預算根據企業提前確定的業務情況編制預算,預算期間內發生的變化不算做編制考慮內容,固定預算方式適合經濟業務穩定的企業,而業務變化波動大的企業不適合使用;彈性預算與固定預算相反,其是根據預測的業務情況編制不同的預算;零基預算方式則是從零開始編制新的預算,不考慮歷史數據。醫療企業應當結合行業特點,和現階段的經營情況,科學選擇預算編制方法,針對不同類型的銷售業務選擇不同的編制方法,采用多種方法結合的方式編制預算。比如醫療企業某項產品的業務量與上一期預算相比發生變化不明顯,則可采用固定預算方式或者增量預算方式編制預算,節省企業的預算時間;企業的經營業務受政策影響,經營環境不斷發生變化,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因此企業可以選擇滾動預算方式,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對預算進行調整。

(三)加強預算目標與企業戰略目標的聯系

醫療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需要將戰略目標作為主要導向,與戰略目標保持一致,目前醫療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通常都是由財務部門獨立負責,財務部門更多的是站在財務角度開展相關工作,未能基于企業整體角度推進全面預算管理,因而全面預算管理目標與企業的戰略目標難以保持一致,甚至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容易產生偏差失誤[4]。經過深入改革和政策指導,醫療企業已經明確自身在預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對自身在醫療行業中的定位更加清晰,且隨著企業財務管理的轉型升級,企業應用管理會計,財務人員逐步向管理方向轉型,在處理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時能夠站在企業全局角度考慮問題,審視分析企業的整體經營情況,將戰略目標作為方向,圍繞其指定預算管理目標。另外,醫療企業在全面預算管理目標制定過程中,也對比企業戰略目標與實際的差異,從而對戰略目標進行調整,然后利用預算目標分解量化戰略目標,將其分配至各個相關部門,在提升全面預算管理效果的同時實現戰略目標。

(四)強化預算執行控制監督和考核評價

預算執行效率直接影響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效果,首先,醫療企業需要加強預算執行控制和監督,企業的財務部門安排專業人員全過程跟蹤監督預算執行部門,要求各部門按照預算執行,同時向執行人員解讀預算計劃和預算指標,避免預算執行人員出現消極心態。醫療企業要充分利用信息系統在預算執行控制監督中的優勢,財務人員將預算指標融入系統,預算執行人員定期向系統反饋執行情況,由系統對比預算執行和指標,及時發現預算偏差,便于財務人員在第一時間掌握情況并制定準確的應對措施。其次,完善預算考核評價機制,與預算編制、預算執行、管控分析共同構成完整的全面預算管理閉環,預算執行將預算目標轉化為實際結果,而預算考核評價則是檢驗轉化過程和效果的手段,因此醫療企業必須要重視預算考核評價工作,完善預算考核和評價指標,關于預算考核和評價指標的制定,企業可統籌分析企業的財務指標、業務指標以及其他非財務指標,全方位的考核評價企業的預算執行過程。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國民健康指數增加的背景下,醫療企業同時面臨機遇和挑戰,全面預算管理是醫療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實力和實現戰略目標的重要手段,醫療企業必須要改進全面預算管理,提升全面預算管理質量,提升企業的資源利用率,從而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韓姝.淺析全面預算管理對醫療器械流通企業財務管理模式的影響[J].納稅,2020,14(16).

[2]劉妍.探討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流程及成本控制[J].中國商論,2019(19).

[3]熊磊.醫療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流程及成本控制方法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24).

[4]宋丹紅.論生物醫療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8(29).

作者:閆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