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醫療制度阻礙及措施

時間:2022-09-12 03:42:21

導語:合作醫療制度阻礙及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合作醫療制度阻礙及措施

一、沈陽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面臨的問題

(一)農民參合資金籌集困難參合資金籌集是農民參與新型合作醫療面臨的一大問題。這主要是因為農民家庭經濟增長較低,生活困難所致。農民拿不出錢,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響了農民參與新型合作醫療,也使得資金籌措難度增大。此外,現行籌資狀況遠不能使農民得到保障,即參合與否意義不大,資金來源渠道過于狹窄,難以發揮市場和社會團體的力量。

(二)農民出現“逆向選擇”逆向選擇,即“選擇性加入”和“選擇性退出”。在我國,有相當一部分人沒有參保,主要以年輕人為主。這部分人認為自己年輕,身體健康,沒有自我危機意識,往往沒有積極的參保意識。上了年紀的人,由于身體狀況問題,參保意識較高,這與年輕人形成鮮明的對比。新型醫療主要解決的是農民的大病問題,如住院治療。對于一般性的小病癥,新型醫療一般不予考慮,這在一定程度上剝奪了大部分人新醫保的保障權利。此外,新農合只能針對發病率低但支出巨大的大病醫療費用進行補償,對經常發生的小病無法進行報銷補償。這樣沒有生大病的人覺得自己交錢沒有受益,就降低了繼續參保的積極性。

(三)管理運行成本高,滋生腐敗部分地區對新農合不夠重視,一些縣級財政沒有提供足夠的合作醫療運行經費,這樣直接導致新農合專職人員無法全部到位,需要的相關配備無法置辦齊全,一些數據操作只能采用手工完成,這樣不但提高了管理成本,且資金管理風險增大。在實際的操作中,因無專門人員負責資金管理,資金極易出現被挪用或克扣的危險,成為一些腐敗現象的滋生土壤。

(四)定點醫療機構藥價貴,服務態度較差很多農民反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實施的過程中,定點醫療機構的藥物價格不規范,部分醫療單位藥價上漲厲害,使得參加新型醫保的人員在定點醫療單位看病后能夠報銷的費用與在普通醫療單位支出的費用相差不大。從表面上看實行醫療報銷,減輕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實際上是換湯不換藥,老百姓得到的實惠非常有限,這就激起了來百姓對新型醫保的不滿。另外,大多定點醫療機構的管理比較混亂,設備陳舊,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服務態度較差,這就進一步激化了新型醫保存在的矛盾。

二、完善新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對策

在分析沈陽市農村合作醫療現狀的基礎上,參考國外比較成功農村醫療保險模式,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健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一)加大宣傳力度,正確思想引導一方面,農民由于自身文化素質和所處客觀環境的限制,無法全面準確的認識新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因此,政府可以通過各種媒體力量大力宣傳新農村合作醫療與農民自身息息相關及其重要性。另一方面,由于歷史因素和現實環境的影響,農民主動投保意識一直不強,我們可以從思想上對其采取“典型示范、獎勵先進、以點帶面”的形式,引導農民參加醫療保障制度。

(二)創新管理形式,農民真正參與采取“政府領頭,農民參與”的模式。目前,從根本上講,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機構的管理者、實施者、投資主體都是一個部門(政府部門)。試想如果我們建立一個農村自己的醫療“保險公司或銀行”,讓農民能夠積極參與進來,并讓他們感到有一種主人翁的意識,積極管理這些保險基金,并形成一種組織管理模式,既能體現以“農民為主導”的原則,又能夠提高農民對新型農村醫療保險的認識,從而激發其參與的積極性。但是,對于醫療保險金的管理需要有一套健全的方案,因為這些錢是“救命錢”,容不得半點疏忽,國家應當要抓緊落實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確保保險基金安全。

(三)拓寬融資渠道,優化資源配置在籌資方式和水平上,可以借鑒發達國家如德國和日本的做法,在加大國家財政投入的同時,逐步提高個人繳費水平,縮小政府和個人繳費水平之間的差距。最終可以通過此種方式,增強新農村合作醫療資金的統籌力度。另外,新型農村醫療體制的健全與發展需要與我國的衛生服務體系有機結合起來,因為同步的改革能夠合理的安排資金,更好的利用資源,節約改革的成本。

(四)發揮市場作用,加強政府監管根據市場機制形成具備良性競爭的醫療市場,破除城鄉二元結構下的醫療現狀,實現城鄉醫療資源配置的一體化。具體來講,政府主導,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不斷提高公共投入績效,實現醫療衛生資源的優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