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品牌營銷模式研究

時間:2022-06-09 09:16:33

導語:移動互聯網品牌營銷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移動互聯網品牌營銷模式研究

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及各類應用軟件的融合發展,使得移動網絡直播成為可能,網絡直播出現之初主要是為了使網民在網絡社交中能夠直接參與分享。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6年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1億,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3.25億,占總體網民的45.8%[1]。由此可見,網絡直播市場潛力巨大,如此龐大的網絡用戶市場,自然受到各大品牌的青睞。企業可以結合網絡直播的特點,根據品牌核心理念、產品特質等需要,選擇不同的網絡直播模式進行品牌的宣傳。從2016年一些品牌成功借助網絡直播進行營銷的案例,可以洞悉網絡直播的一些常見模式及失范的問題。

一、移動網絡直播的特點

在互聯網高度融合發展的今天,品牌與消費者的信息溝通是雙向互動的,“企業在網絡營銷中,通過信息交互式傳播,將信息傳播給消費者,最大限度地促進商家與消費者和潛在消費者之間的信息溝通”[2]。在海量的網絡信息中,消費者可以有選擇地篩選自己感興趣的信息,更偏向于自身的用戶體驗,希望在虛擬的網絡空間中得到更多的參與感。而網絡直播具有現場感真實、內容形式自由廣泛、互動性強等特點,恰巧能夠滿足網絡用戶的需求。

1.現場感真實

直播最大的特點就是時效性強,在網絡直播沒有出現之前,關于直播的商業運用一般表現在電視直播購物節目中,國內學者曾靜平、李煒煒在其編著的《電視購物產業》中,對電視購物直播下定義,“所謂直播,是在電視購物演播室或生產廠家現場進行現場拾音、拍攝,隨著事件的發展,把現場圖像、音響和現場解說組合成節目,并同時播送出去給受眾的播出方式”[2]。電視購物直播是在前期預演排練的基礎上,將現場信息進行現場剪輯組合后播出,在直播中有選擇性地切換鏡頭和畫面,將想要表達的重點、優點展示給受眾,因此缺乏一定的真實性。相對于電視購物直播,網絡直播沒有事先排練,直播現場沒有鏡頭切換,現場代入感強,更加真實。電視直播是信息的單向傳播,由電視直接傳播給受眾,受眾的現場體驗感較差;網絡直播中受眾可以直接發表自己的看法并及時展現在直播平臺中,現場感更加強烈,受眾的直播體驗更佳。移動網絡直播的真實性有助于品牌形象的提升,但是直播的現場感強,要求品牌在植入移動網絡直播的過程中盡量避免不利于形象傳播的現場。

2.內容形式自由廣泛通常我們所見的電視直播的內容及形式都會經過慎重選擇,旨在表達直播者重點表現的內容。而移動網絡直播在技術上以移動互聯網絡為支撐,用戶擺脫了PC端固定場景的限制,使用智能手機

安裝注冊相關的APP后,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直播[3]。因此,移動網絡直播者可以不受地域場景的限制,直播的形式只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即可,如旅行直播、美食直播、秀場直播、購物直播、工作直播等;內容可以更加廣泛,更加生活化,如吃飯、唱歌、逛街、運動、買菜、讀書、游戲、踏青等。這些直播形式無須精心編排,直播者可以自由自在地選擇內容來與受眾互動。企業可以很好地利用這種生活化的直播方式和內容,將品牌植入直播中,從而提升品牌的認知度。

3.互動性強

由于移動網絡直播技術的特質,任何人都可以成為直播者,只要在相應的直播平臺進行有效注冊即可。因此,直播的門檻降低了,能進行直播的人員范圍越來越廣。參與直播的人數增多后,在互動性方面就顯得更加緊密。直播者可以根據觀眾的實時提問給予解答,也可以根據觀眾的需求改變直播方式與內容,使直播者與受眾達到信息的雙向互動。移動網絡直播互動性強,從而可以增加用戶的實時參與感,有助于增加消費者的品牌黏性,這是其他傳播方式所不能達到的。

二、品牌網絡直播營銷模式

網絡直播已經成為當下網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的網民開始使用直播平臺進行生活化內容的共享。直播平臺的技術日趨完善,電商平臺也推出相應的賣家直播秀,一些品牌也開始涉足移動網絡直播,借助移動網絡直播平臺進行直播營銷,取得了良好的廣告傳播效果。廣告傳播的一項重要功能就是刺激需求,提升品牌認知度,網絡廣告亦是如此,“其目的在于影響人們對相關商品或勞務的態度,進而誘發其行動,使廣告主得到利益”。目前品牌借助移動網絡直播營銷的廣告傳播模式主要有“網絡直播+明星”“網絡直播+平臺”“網絡直播+線下活動”“網絡直播+電商”等。

1.網絡直播+明星

明星代言已成為各大品牌提升其知名度的重要策略之一,明星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也擁有一定的粉絲基礎。品牌商在選擇明星代言時,一般會考量明星的知名度和明星自身形象與品牌的契合度。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作為公眾人物,明星的一舉一動都會受到粉絲的關注,品牌商可以很好地利用明星代言人做移動網絡直播營銷。例如,直播明星參加品牌活動的現場或日常生活場景,并在直播中自然地植入相應的品牌信息。網絡直播現場感真實的特點可以使網民在直播中具有與明星面對面交流的真實體驗,網絡直播互動性強的特點可以更好地增加消費者的黏性。在第6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歐萊雅與美拍直播平臺合作的“零時差追戛納”系列直播,全程直播了李宇春、鞏俐、李冰冰等明星參加電影節的現場情況,創下311萬總觀看數、1.639億總點贊數、72萬總評論數的數據,帶來的直接市場效應就是直播四小時之后,李宇春同款色系701號CC輕唇膏歐萊雅天貓旗艦店售罄[4]。

2.網絡直播+平臺

網絡直播平臺是移動網絡直播的重要載體,其數量在不斷增長,截至2016年上半年,國內互聯網市場已有超過兩百家網絡直播平臺,目前較為知名的有斗魚、映客、花椒、美拍等。不僅是網民在使用網絡直播平臺,很多明星也開始紛紛使用直播平臺與粉絲互動,增加了直播平臺的注冊量。例如,歌手林俊杰在熊貓TV直播平臺直播自己制作美食的過程,引來近40萬網民的關注。注冊量越高的直播平臺越能得到各大品牌商的青睞,因為直播平臺可以為其品牌帶來更高的認知度。例如,2016年3月25日,唯品會與美拍合作,讓美拍首發直播唯品會與歌手周杰倫簽約活動“唯品會CJO首席驚喜官簽約會”,并邀請傳統媒體的記者和30多位來自各大直播平臺(映客、秒拍、Nice等)的熱門主播來到會現場,很好地為唯品會電商品牌形象做了一次廣泛宣傳。

3.網絡直播+線下活動

企業做線下活動一般是根據品牌形象宣傳或產品的需要在固定場所和時間舉辦的,主要商業活動形式有產品會、路演、晚會、會展等。企業線下的商業活動受限于時間、空間和人數,單純依靠線下活動來進行品牌的宣傳是不夠的。一些企業也開始考慮與更多用戶進行互動,例如,小米、樂視等品牌在會上會在其相應的網絡社區或論壇同步進行圖文直播,并與視頻平臺合作,直播現場會,用戶與品牌的互動雖然增強了,但是用戶缺少相應的現場代入感。而移動網絡直播現場感真實的特點正好彌補了網絡用戶去不了現場的遺憾,例如,小米品牌在其“無人機”產品時,不同以往選擇固定的會場地(國家會議中心、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等),通過旗下的直播平臺小米直播APP進行第一次在線移動直播。小米直播APP已經擁有超過50萬人的關注,而新浪直播的在線人數一度超過100萬。再如,360公司旗下的奇酷手機會選擇與花椒直播平臺合作,對整個展會從搭臺、彩排、現場再到事后專訪都進行了在線直播,從而擴大了產品及品牌的影響力。

4.網絡直播+電商

電商平臺一直是企業網絡營銷的重要陣地,各大品牌紛紛進入電商平臺(淘寶、天貓、京東、唯品會等),看重的是電商平臺能夠帶給他們更多的產品銷量和利潤。但是,消費者對購物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消費者在與商家的溝通及產品的對比選擇上很難得到良好的用戶體驗,這也是消費者在電商平臺購物的一大痛點。而移動網絡直播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消費者的用戶體驗。比如,消費者可以更加便捷直接地與商家溝通,可以在視頻直播中看到商家對產品的現場試用,在線直播讓消費者更加真實地掌握產品的功能及外觀,不再受限于被美化過的產品圖片。2016年3月,淘寶直播開始試運行,進行直播售賣,在直播的過程中,利用“邊看邊買”的功能將商品加入購物車,讓消費者切身感受到了移動網絡直播的便捷性。聚美優品也專門開設了直播平臺進行產品售賣;而京東電商平臺在其“618品質狂歡節”期間與斗魚合作的“龍蝦激戰之夜”網紅直播活動,促使其訂單量達上一年同期的6倍。由此可見,各大電商平臺都開始涉足移動網絡直播,并不斷地進行創新,加以節慶、活動等營銷方式,進一步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并促使其購買。

三、結語

綜上所述,移動網絡直播已然成為企業提升品牌形象以及宣傳產品的重要渠道之一。相對于傳統媒體的直播,移動網絡直播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其在信息傳播上具有現場感真實、內容形式自由廣泛、互動性強等特點,能夠提升消費者的用戶體驗,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隨著網絡信息技術和硬件技術的不斷創新,網絡直播的用戶體驗會更加便捷深入,例如,VR(虛擬現實)技術可以為移動網絡直播提供更加多感化、立體化的品牌直播體驗和消費者參與體驗。2015年4月1日,手機百度介紹“神燈搜索”功能,其操作方式簡單而有趣,巧妙地與智能手機相結合,手機用戶只需安裝最新版本的手機百度APP,并購買“百度神燈”配件安裝于手機,摩擦“百度神燈”邊緣后,即可自動出現“神燈搜索”功能;用戶只需語音命令,“神燈搜索”會將搜索結果以全息投影的影像呈現在手機屏幕上方,而用戶可以直接與全息影像的搜索結果進行互動,實現動態的多輪對話交互。雖然目前推出的是概念,但是未來將會實現這一功能,這一功能也會為移動網絡直播提供更加便捷、有趣的用戶體驗。未來的移動網絡直播將會一直以用戶為中心,借助軟、硬件科技的不斷進步發展,為品牌帶來更多的傳播創新。

作者:楊琨 楊偉 單位:1.湖北武漢生物工程學院 2.福建泉州理工學院

|參考文獻|

[1]2016年中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及使用率情況分析[EB/OL].中國產業信息網,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609/446148.html,2016-09-07.

[2]趙筱媛,吳秉勤.網絡營銷中信息傳播的特性分析[J].情報科學,2001(12).

[3]嚴小芳.場景傳播視閾下的網絡直播探析[J].新聞界,2016(15).

[4]杜蕾斯.歐萊雅們為什么愛上直播營銷?[EB/OL].搜狐科技網,it.sohu.com/20160525/n451276426.shtml,2016-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