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多元化經營的問題思考

時間:2022-08-04 02:38:29

導語:企業多元化經營的問題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多元化經營的問題思考

1多元化經營歷程

Z國有林區位于綏化地區,屬小興安嶺南麓余脈,位于小興安嶺向松嫩平原過渡地帶,丘陵漫崗地貌,是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黑龍江省重要的商品材基地。經營總面積137529hm2,森林覆蓋率64.9%,其中有林地89201hm2,活立木總蓄積829萬m3。天然林面積占75%,蓄積537萬m3;人工林面積占25%,蓄積292萬m3。中幼齡林占有林地面積的40.2%,近熟林和成過熟林占59.8%。區劃界定重點公益林93946hm2、商品林43583hm2。施業區內植被屬長白山植物區系,主要樹種為山楊、白樺、榆樹等,有少量三大硬闊等瀕危珍稀樹種,形成了山楊純林或闊葉混交林[3]。第一階段,多元化孕育階段(1952—2003年)。從該國有林區建設伊始,主要靠采伐商品材來創收。主要生產以下幾類商品材:闊葉材、落葉松、椴木、榆樹等。主要是分散生產,集中銷售。木材銷售總收入,占全管局各項總收入的70%,是支柱產業。并為黑龍江省林業廳所管轄國有林區木材銷售總量的4/5。天保工程一期開始,管理層開始走出去考察林業相關項目,并派遣技術人員學習,把林地外包給職工進行人工林培育等,這為其進行多元化經營打下了基礎。第二階段,多元化戰略實施階段(2003年至今)。2003年底,開展野豬飼養項目。集中在三個林場。資金投入狀況:一部分資金是省林業廳以相應國家項目資金進行投資,占總項目資金量的一半;另一部分林管局職工集資。并投資開辦了綠色野豬菜館。2004年,同時開展旅游項目———望龍山國家森林公園。資金來源主要是國家撥款,累計投入1000萬元進行建設。在2010年,望龍山國家森林公園被評為“3A級森林公園”。平均每年接待旅客人次達2萬人,多集中在夏秋兩季。主要是以漂流、森林觀光、相關旅游衍生業吸引游客。在游區內,人均消費200元左右。2010年開展木耳項目。投資880萬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木耳栽培試點集中在四個林場。資金投入狀況:一部分資金是國家撥款,大約占總資金量的70%,另一部分是職工集資。2011年木耳菌袋栽培創造收入達600多萬元。2012年,收入穩步增長了280萬元。2013年,黑龍江省林業廳Z國有林區林業企業借助引資聯合這個載體,同地方政府成功實現聯合招商。與四川京龍集團三方簽訂了投資合作協議,由京龍集團先期投資1.5億元,在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協調下,共同深度開發Z國有林區林業企業的森林資源和林下資源。采用波士頓矩陣進行分析:業務的增長率-市場占有率。相對市場占有率(當年)=市場增長率(當年)=一般地,高市場增長率被認為是高于10%,而高與低相對市場占有率的分界線是1。如果某一經營業務的銷售額是其競爭對手的1倍或更多,則說明該項經營業務上兩者旗鼓相當,那么說明對方為主要競爭對手。為了研究需要,將該國有林區林業企業多元化經營戰略的經營業務分為三類進行研究:商品材及加工、菌類與畜牧、旅游。本文為了研究需要,多元化經營戰略經營業務的主要競爭對手,主要以臨近的國有林區銷量為對比。在市場需求的調研上,針對Z國有林區林業企業所在區域及臨近國有林區為重點調研區域(表1至表3)。波士頓矩陣得出,如圖1所示:圖1中1代表木材及加工,該業務屬于金牛業務,采用的戰略應該是維護或者是收獲戰略。木材及加工一直是國有林區林業企業的核心業務,應繼續加大在此業務。同時應引進先進加工設備并與當地木材加工企業聯營形成產銷鏈,使其成為核心業務。2代表木耳及畜牧業,屬于明星業務,采取擴大生產規模并積極占領市場,會給該國有林區帶來豐厚利潤。

2代表旅游業,處于瘦狗業務象限

應進行清算或者是和鄰近的伊春林業企業共同開發資源,來經營森林旅游?,F階段給Z國有林區林業企業帶來的利潤有限,占所有經營總收入的小部分。建議逐漸退出該業務。在天保工程實施后,為了保護森林資源還要兼顧林區職工的生活水平,所以多元化經營項目在不斷摸索中進行。在融資上困難是明顯的,由于原來只靠伐木為生的林業職工思想保守,不敢投資;以及金融行業普遍對林業信用等級評價低的現象,導致Z國有林區在多元化經營上融資困難重重。Z國有林區林業企業在多元化經營方面管理經驗不足。相關多元化經營項目被批準后大部分是進行小規模試點生產。經調查,木材生產及粗加工仍然是該林區林業企業主要收入來源。可見該林區企業多元化經營重視還不夠。對多元化經營認識存在偏差,認為其風險大,所以不能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從而影響多元化經營戰略的實施與發展。林產品培育與加工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具有很大發展空間和利潤空間。抓住機遇是該林區林業企業創收的關鍵。發展和壯大多元化經營規模,建設各種農畜產品、藥材等的生產基地,技術是提高市場競爭力所必需的基礎條件。但是由于內部缺乏相關技術人員,這嚴重地制約著該林區林業企業多元化經營的發展。如在種植上的蟲、病害,養殖中的疾病不能及時預防,常常會使初探新經營業務的林業企業猝不及防,導致一些項目的中途夭折,不利于多元化經營戰略的實施。

3相應對策

能夠帶來的效益,以及密切聯系當地政府加強合作;積極參加展博會,將自己資源優勢及產品展銷出去,以此來吸引各大知名生產企業投資。并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進一步吸引外資進入;與當地的天一制藥企業聯合經營,開展林藥生產,形成“供、產、銷”一體化的鏈條從而形成規模經濟;積極爭取國家相應扶持資金。為了壯大多元化經營戰略的實施規模,要加強對多元化經營的管理,引進相應管理人才是關鍵。只有在科學管理基礎上,才能夠將多元化經營有條不紊地繼續下去,才能把圍繞著豐富森林資源及加工等相關業務打造成的該林區的新核心業務,創造Z國有林區林業企業新利潤來源。進一步解放思想。由于林區經濟發展落后,企業在進行多元化經營的步伐始終不大。為了加快多元化進程,應解放Z國有林區內林業企業職工和領導的思想,轉變傳統經營觀念。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開設職工培訓班和定期派遣部分管理人員到林業多元化經營發達的地區學習;激勵大家在學習之余互相探討森工企業發展新思路。集思廣益,調動職工積極性。一方面,將產品主動推銷出去,拓寬銷售渠道。如林下農產品猴頭菇等菌類進行簡單加工,并推銷到省內各大超市;還可以與省內品牌企業合作進行林產品深加工,從而達到進一步拓展銷路效果。另一方面,加強項目管理。對已經提上日程的項目,看準其市場進入標準及壁壘高低;對正在實施的項目,要時時進行跟蹤管理,及時發現問題并要解決問題;對正在退出的項目,更要認真對待,在資產核算上做到分文必爭,使損失達到最小化。如引進木耳等菌類栽培技術人才、加強與各大農林院校的合作并提供相應的試驗田,畜牧業發展所需要的獸醫、防疫、良種繁育等技術服務和技術推廣體系,以及技術人員隊伍建設等措施保證,都是發展多種經營的基本技術條件。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保障生產及培育工作順利進行。

本文作者:楊長峰田澤工作單位:東北林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