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背景下事件營銷對策
時間:2022-07-02 04:40:59
導語:網絡背景下事件營銷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事件營銷定義。事件營銷,是指企業通過策劃、組織和利用具有新聞價值、社會影響以及名人效應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體、社會團體和消費者的興趣與關注,以求提高企業或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樹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終促成產品或服務的銷售的手段和方式。
(2)網絡事件營銷的特點。第一,多媒體傳播。網絡環境突破了傳統媒介的限制,可以通過文字、相冊、視頻等多種媒體形式進行信息傳播,這些活潑的形式易讓消費者參與到互動中來,潛移默化中接受了企業所要傳達的信息。第二,傳播速度快、成本低。網絡環境下,網友根據自己的興趣自愿轉發信息,這種溝通方式使得企業不必減少信息傳播的渠道成本,傳播的速度更快,傳播成本低。第三,具有高度的交互性。在網絡環境下,網友會針對自己感興趣的事件進行信息的反饋,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可以探測消費者的喜好,及時更正事件營銷的策略。
二、網絡事件營銷流程
(1)尋求訴求點。事件選取是網絡事件營銷計劃的核心。在選擇事件時,一般選擇能夠容易引人關注,與企業相關訴求點的事件,并根據目標群體特性選擇事件傳播的方式。凡客的“凡客體”廣告具有個性化的特征,將自由、自我作為切入點,注入到凡客的概念中,體現了凡客誠品產品價值理念,與年輕人要求個性、獨立的訴求產生共鳴,引發大量“圍觀”及模仿創作,推動“凡客體”不斷升溫。
(2)策略選擇。網絡事件營銷策略一般分為借勢和造勢兩種。借勢就是企業借助近期大眾關注的焦點話題或者新聞事件,將自己和它聯系起來從而引起媒體和公眾的關注。其中借勢社會熱點是企業常用的一種方式,比如王老吉的“封殺門”,王老吉將把自己和社會熱點結合在一起,借助網絡推手,獲得了大量網友關注。造勢是指企業創造的一些行為或者活動在網絡上形成一種熱點或者焦點話題,以此來吸引關注。造勢也應順應網民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習慣,正如麥特文化總經理王小魚認為,“在互聯網時代,網民是最聰明、最有創造力的群體。因此,不要再想著如何強行灌輸理念和價值,而是要順勢而為。
(3)制造噱頭。確定事件之后,便該策劃炒作文章內容。文章創作是要把事件總結然后提取出吸引人的一部分,在保證文章的真實感的同時不要把故事及其相關內容一下子全部講完,這是為了事件進一步推廣吸引更多的人做準備。2005年,網友“浪兄”便曾巧用噱頭,成功地吊足網友胃口。他首先發表名為《單車川藏自駕游之:驚見天仙MM?!》,以圖文并茂的方式突出一位神秘的羌族少女,各種評論轉發一夜之間蜂擁而至。隨后,“浪兄”接二連三天仙MM新的圖片,天仙妹妹在網絡上遭遇與芙蓉姐姐的同臺對陣,遭遇重重懷疑,引得網友深入羌族山區尋找,卻遲遲不肯露出其真面目,讓網友們的好奇持續攀升,最終天仙MM由平凡少女成為網絡紅人,走進娛樂圈。
(4)引導話題,促進交流。與傳統事件營銷相比,網絡事件營銷最大的特點就在于網民間的互動,網絡用戶的廣泛參與是事件擴大影響力的重要參與條件之一。為加強用戶關注,需要引導網友互動,引導分為長期和短期兩種方式。長期引導的方式是指企業與用戶建立起一種朋友式的關系來吸引用戶關注,比如李開復新浪開通微博,評論時事或者發表感想,建立起自己良好的形象并同時打響企業的知名度,吸引用戶的長期關注。而短期交互則是指企業通過跟蹤網絡對事件的評論,及時調整營銷策略的行為。
(5)網絡事件營銷效果評析。當企業完成營銷過程之后,須要對整個網絡事件營銷效果、網友反應等進行總結分析,這些分析都將為企業進一步的營銷計劃提供參考。
三、企業網絡事件營銷注意的問題
(1)風險控制。網絡事件營銷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很高的收益,但是同時也會帶來大風險,如“蘭董”事件中,雖然網站通過營銷計劃提高了人氣,但是此事件所帶來的負面效果也長時間存在。
(2)炒作事件不等于品牌建立。炒作事件只能提高企業知名度,卻不一定能在消費者心中留下良好的企業形象。品牌建立是一個積累過程,需要企業通過多種渠道長期投入精力。網絡環境中,消費者的力量決定一切,只有通過了解消費者喜好,懂得迎合消費者才能得到良好的推廣效果。網絡事件營銷以其獨有的成本小、效應大的特點也會將逐漸被企業重視,成為重要的網絡推廣營銷方式。
- 上一篇:國稅局減輕納稅負擔意見
- 下一篇:談論網絡金融發展與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