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緊縮形成原因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24 05:23:00

導語:通貨緊縮形成原因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通貨緊縮形成原因分析論文

通貨緊縮往往表現為一國物價水平持續走低,經濟增長率下降并長期低于潛在產出,失業率上升。宏觀經濟的這種不利波動如果持續時間不長,負面影響將有限,但如果較長時間處于這種狀態,則會嚴重影響一國經濟運行,阻礙經濟長期增長。我國經濟自1997年以來已逐步進入通貨緊縮時期,并且呈現出持續狀態,短期內難以走出這一困境(見圖1)。

2002年以來,投資、出口及經濟增長速度雖然有所提高,但并不表明經濟已經走出通貨緊縮。主要理由:一是價格下降還在持續。

二是目前的經濟增長速度仍低于潛在產出,經濟增長的動力機制不足。通貨緊縮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實際經濟增長率長期低于潛在經濟增長率水平,我國這一水平為9-10%。

而且目前我國經濟的增長加速,不是市場機制本身調節的結果。袁鋼明(2002)認為:當前固定資產投資的高速增長及工業生產的增長加速,不是被市場需求及市場價格所激勵拉動起來的,目前投資加速的主要部分是國家財政支持的基本建設投資。王小廣(2002)也認為:當前經濟回升主要是受短期利好因素的刺激,真正反映內在增長的因素如消費、物價則呈現相反的走勢,表明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依然不足。通貨緊縮是一種內在的長期性趨勢,是長期累積的結構性矛盾和體制矛盾的綜合體現。

劉國光、劉迎秋(2002)則從貨幣政策的角度指出:自2001年9月份以來通貨緊縮趨勢重新抬頭,在實際經濟增長率低于潛在增長率的情況下,以低于潛在經濟增長率的實際經濟增長率作為貨幣政策操作的“依據”,即相對緊縮的貨幣政策不利于充分運用我國富余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銀行存差過大且多投向不能直接推動實質經濟增長的領域,如用于持有國債、中央銀行準備金等金融資產而不是直接貸款。三是失業率沒有出現減少趨勢?!熬盼濉敝衅谝詠?城鎮新增就業崗位呈不斷減少趨勢,而農村非農就業總規模則出現了絕對減少,就業不足和收入本論文由論文由整理提供

/">整理提供差距增大必然帶來需求不足。

國內解釋通貨緊縮形成原因的理論文獻很多,但對于通貨緊縮為何長期持續,即經濟為何難以走出通貨緊縮,則缺乏深入的理論分析。本文試圖從信息經濟學的角度,通過分析勞動、商品和資本市場微觀行為,著重對我國通貨緊縮為何長期持續這一宏觀經濟現象進行解釋,以期對治理我國通貨緊縮提供政策上的指導意義。一、宏觀經濟波動的信息經濟學分析范式傳統的宏觀經濟學在解釋經濟波動時往往使用宏觀總量概念,側重于分析總供求之間的均衡狀態,在分析微觀行為時,側重于價格調整。

要么假定價格粘性,如新古典綜合派,但沒有分析價格粘性的微觀形成機制;要么假定價格具有充分彈性,如新古典學派,據此分析經濟的調整和波動。以上理論通常假定經濟行為人信息完備、不存在獲取信息的激勵、交易成本為零、具有完全理性。這一假定明顯地與現實不符,現實生活中大量存在著信息不對稱和信息不完全,這對于分析宏觀經濟波動的微觀機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政策含義。在信息不對稱的環境下,會出現市場價格機制失靈,宏觀經濟難于達到帕累托最優。信息經濟學在解釋宏觀經濟波動的微觀基礎時有別于傳統經濟學,該范式認為:

第一,篩選和提供激勵具有重要經濟功能,而這一點幾乎被傳統經濟學范式完全忽略;第二,市場不出清時,或更一般地,存在選擇、激勵和不完全信息時,非價格機制有助于配置經濟資源;

第三,市場不出清時,包括工資、利率等價格機制的作用有限,并不必然傳遞所有稀缺性信號,稀缺性信號也可以由其他方式傳遞,如存貨變動等;第四,當價格不再完全傳遞稀缺性信息時,價格可以負擔其他經濟功能,如影響市場交易中的商品質量。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需求的變化主要是由數量變化而不是由相對價格變化調節。勞動的邊際收益產量的變動主要導致就業的變動,而不是工資的變動。

在給定工資下,對商品需求的變動主要導致產出的變動,而不是價格的變動。廠商之間的博弈形成折彎需求曲線,導致價格粘性,價格粘性是內生的,它加重或延續了宏觀經濟波動。信息不對稱時貨幣政策的部分影響是通過信貸配給而不是通過利率變動發生的。經理人和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人問題和融資活動的信號傳遞功能,都會影響資本市場的融資規模和結構。信息不完全也會導致宏觀經濟波動的加深。凱恩斯最早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就從貸款人與借款人兩類風險、人們的現有知識、經濟世界的不確定性、預期和投資乘數的角度,探討了不確定性和信息不完全對人們經濟行為和經濟波動的影響。Stiglitz(1992)認為:信息不完全及其導致的厭惡風險的行為,有限理性,簽訂不完全契約的能力,造成了契約剛性。契約剛性是經濟不能以接近充分就業的方式對波動迅速做出反應的重要原因。

二、我國微觀市場的信息經濟學分析我國正處于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時期,制度變遷很大,特別是當經濟處于低速增長階段,改革的力度都將加快,經濟和政策的不確定性增強,加大了經濟主體的未來預期不確定。同時由于市場發育不成熟,市場交易的透明度低,信息生產嚴重不足,各種信息類中介機構也很不規范,由此造成的嚴重信息不對稱必然影響著我國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加劇了宏觀經濟的波動。

(一)勞動力市場11效率工資與失業。效率工資理論認為:工人是異質的,他們的能力不同,這一信息在廠商與工人之間是不對稱的。

如果工人的保留工資和能力正相關,能力不可觀察,廠商提供一個較高的工資將導致申請者隊伍具有較好的平均質量,且能提高利潤。如果補缺工人的成本是高的,廠商可以通過高工資,得以降低離職率。

這種反逆向選擇的措施,使廠商將工資提高到市場出清水平以上,形成效率工資,而全體廠商都采取這一措施時就會造成工資粘性和非自愿失業增加。效率工資理論可用來解釋當前我國國有企業工人下崗和失業問題。國有企業面臨嚴重的虧損,一些企業不是降低工人工資,維持既有的企業就業率,而是讓一些工人下崗,即企業在自然狀態不利時,調整勞動數量,而不調整或微調工資,使一些企業的工資呈粘性。

主要原因是工資成為生產效率的激勵因素。企業面臨市場的競爭,必須采用新技術和錄用高素質工人,讓低素質工人下崗。這既可以減輕企業負擔,也是對在崗工人提高素質和生產效率的一種潛在激勵。同時,較高工資有助于減少高素質工人跳槽的道德風險。當企業之間相互展開對高素質工人的競爭時,就會逐漸抬高市場流行工資,形成效率工資。保持或提高現有工人的工資水平,有助于增進效率,否則人才外流。我國國有企業隱性失業長期大量存在,工廠開工不足,勞動力處于半閑置狀態,讓低能力工人下崗,工資總水平反而上升,達到減員增效。效率工資的存在并不會導致產品價格上升,下崗工人增多造成就業不足,居民消費需求不振。

21教育的

信號發送功能與居民消費需求不足。Spence(1974)的教育信號發送模型表明:勞動力市場上存在著有關雇員能力的信息不對稱,雇員知道自己的能力,雇主不知道,但雇員的教育程度向雇主傳遞有關雇員能力的信息,原因在于,接受教育的成本與能力成反比,不同能力的人的最優教育程度是不同的。高能力的人通過選擇接受教育把自己與低能力的人區分開來。如果教育不影響勞動生產率,它只具有傳遞信號的作用,這樣對整個社會來說是一種浪費。我國高等教育普及后原有文憑結構的信號傳送功能弱化,迫使人們追求高學歷和少數名牌高校。擴招后引起畢業生素質總體上呈下降趨勢,競爭更加激烈,出現了報考名牌大學熱,一般院?;蚣夹g學校少人問津,考上大學不上重新補習人數增多,大學本科畢業很多選擇考研等現象。其實大多數讀研并不增加多少研究能力,只是增加一些實用型知識,和本科教育雷同,對提高個人素質幫助不大。在本科文憑已不太能顯示個人能力的情況下,教育的信號作用必然會導致人才高消費,從而對整個社會來說造成很大浪費。追求高學歷教育使居民預期教育投資增大,提高了居民儲蓄傾向,預防性儲蓄增加會相應減少即期消費支出,而學校的擴張支出作為公共開支對經濟的拉動作用相對有限。高等教育普及雖然可以提高我國長期發展能力及人力資本,有利于長期增長,但短期內對經濟的抑制作用明顯。

(二)商品市場的價格粘性在壟斷競爭市場上,廠商面臨的需求曲線是一條折彎曲線(見圖2)。在不完全信息下,廠商之間的博弈結果如下:

(數字只代表相對大小,正值表示利潤增加,負值表示利潤減少)當總需求變化不大時,一家廠商需求的增加往往意味著其他廠商需求相應減少。博弈的短期均衡是:(降價,降價)。但這一均衡卻不穩定,取決于廠商對于目前利潤的態度,當這一過程持續下去,直到降價帶來的利潤為零或很小時,最終均衡將是:(不變,不變),即價格在當前水平粘住。

這表明當一家廠商漲價或跌價時,其他廠商理性地“跟跌不跟漲”,反應不對稱,致使需求曲線彎折為彈性不同的兩段DB和Bd,相應的邊際收益曲線MR也折為兩段。只要邊際成本曲線MC的變動不超出MR的垂直間斷區間,廠商的均衡價格P3就很難變動。當前在我國商家之間的競爭性降價就是造成價格水平難以上升的重要因素。

(三)資本市場———信貸配給、債券市場萎縮和低層級資本市場均衡資本市場的重要功能就是如何解決出資人與使用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不同資本市場上信息不對稱的程度及解決方式差異,決定了一國融資結構。

在信息不對稱非常嚴重的情況下,甚至還會導致市場萎縮直至消失,從而儲蓄難以有效轉化為投資,企業投資水平大幅下降。

11信貸配給。在銀行識別借款人和試圖影響借款人行為的貸款合約中,利率具有重要的篩選和激勵機制。當銀行與借款人之間存在著有關項目投資風險的信息不對稱時,銀行的期望收益取決于利率與投資風險分布,銀行最大化其期望收益必然會導致信貸配給(見圖3)。

實際均衡利率在r3,而不在r′,在r3處存在超額需求D3∃S3,銀行將實行信貸配給。特別地對于中小企業,由于它們只能從當地銀行借款,在通貨緊縮時期,經歷著衰退的當地銀行又很不情愿貸款,致使那里信貸配給更加嚴重。面對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動,微觀層面的銀行的信貸配給行為,即進行信貸數量調整而不對利率作調整,會加劇經濟波動的深度。

我國當前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受阻,難以發揮積極作用,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信貸配給嚴重。經濟蕭條時期,信息不完全程度變大,導致不確定性增強,債權人風險厭惡程度將增加,這或者是由于借款者的資產凈值降低(由高于預期的違約比率引起),或者債權人識別風險的能力增加,都會導致他們更不愿意發放貸款。

當貨幣當局通過諸如降低法定準備金等措施鼓勵貸款時,這種努力很少會有效。如果從貸款得到的最大收益對風險貼現之后仍低于從短期無息國庫券獲得的收益,那么,銀行就會明顯地將其資金投向國庫券。這種狀況因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內部存在著嚴重的委托—問題顯得格外突出。我國國有商業銀行法人治理結構存在嚴重缺陷,委托人難以對人進行有效監督,只能采取簡單而嚴厲的監督措施,如信貸質量考核上的嚴格責任追究制,導致作為人的銀行經營者風險厭惡程度急劇增大。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存在,信貸人員的努力程度不能觀察,但工作結果,即資產質量卻可觀察,迫使信貸人員貸款時過度謹慎,貸款增長減慢。

如圖3中所示,銀行的信貸供給曲線由S(r)下移到S’(r),相應地均衡時的超額需求由原來D3∃S3擴大到D3∃S’,信貸配給程度趨于嚴重。當前我國信貸配給突出表現為信貸集中,即貸款投向主要集中在少數大企業、發達地區。嚴重的信貸配給使這些企業或地區的資金成本得以下降(較低的利率和抵押擔保要求),同時其他地區

和中小企業信貸可獲得性卻大大降低。

從而造成各地區、各類企業間的發展極不均衡,阻礙了經濟的持續增長,銀行的信貸風險也相應集中。

21企業債券市場萎縮。Myers和Majluf(1984)的新優序融資理論認為:如果廠商與外部投資者之間存在著關于投資項目的信息不對稱,企業資本結構和融資決策就可以通過向外傳遞信息,影響企業的市場價值。從原股東的利益出發,廠商的最佳融資順序是:內部積累資金,債務融資,股票融資。

而我國當前企業融資的偏好順序與之恰好相反,依次是股票融資、銀行貸款、債券融資、內部融資。導致我國企業融資過度依賴于銀行,而企業債券市場則極度萎縮。筆者(2002)從經理人激勵的角度,采用不完全信息下的不完全合同方法,分析了我國企業債券市場萎縮的成因。我國國有控股企業存在著特殊的委托—問題,由于信息嚴重不對稱(經理人行動不可觀測,只能觀測到產出結果,而這種結果往往又被行政干預等外部因素所混同,對經理人的監督和評價約束變得異常困難)和真實所有者缺位,難以形成激勵相容的最優合同,必然會導致內部人控制,經理人的控制權收益表現尤為突出。在內部約束難以奏效的情況下,各種融資方式形成的外部約束對控制權收益的影響將是我國國有企業經理進行經營決策的首要因素。

比較各種融資方式,股票融資對經理控制權收益最小,其次為銀行貸款,而企業債券融資在各種融資方式中對經理的約束最強。分散的債券投資者迫使經理將企業收入流及時分配給投資者而不是自己揮霍,或使企業再融資協商變得困難,有助于揭示企業經營狀況的真實信息,并通過聲譽機制對經理人形成強有力的約束。當債務人無力償債時,迫使企業進行清算,經理人的控制權收益則完全喪失。債券市場的強約束使經理人對債券融資需求萎縮,制約了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

31中小企業融資、適度信息披露與資本市場低層級均衡。各層次資本市場對信息披露的要求不同,據此資本市場的層次結構可分為:民間融資、地方性資本市場、銀行信貸市場、準全國性資本市場如二板市場、全國性資本市場(證券交易所的上市融資)和國外資本市場。王宣喻、儲小平(2002)認為:不考慮資本市場資金拆借的利息成本和執行成本,那么影響私營企業融資決策的主要因素將是各層級資本市場要求的信息披露機制。越是高層級的資本市場,要求私營企業披露的有關經營方面的信息就越多,而在現階段,經營信息的披露給私營企業帶來潛在的經營風險,例如違法行為以及技術信息、產品信息等。

中小企業在其壯大過程中,需要依次從低層級資本市場走向高層級市場,企業在各層級市場之間選擇時,必須考慮融資收益和融資成本,特別是信息披露帶來的經營風險成本。

以下的分析表明(見圖4和圖5):由于各層級資本市場信息披露程度(K)及披露成本不同,存在著多重均衡,即低端均衡L和高端均衡H,與之對應的最優信息披露是K3L和K3H。

假定企業的邊際生產收益MR是融資量的嚴格增函數(圖4),不考慮其他因素,只考慮信息披露和財務成本對企業融資的影響。在企業由低層級市場向高層級市場轉變初期,信息披露的增加對企業經營風險影響不大,財務成本也能得以降低,因而邊際成本MC呈下降趨勢,等到了一定的資本市場層級,信息披露的增加便會導致企業經營風險急劇上升,同時信息披露的各項財務支出也會增加,因而MC曲線將逐步向上,企業的資金需求曲線DD即是MC位于M和N之間的部分。在圖5中,假定資金供給量隨著企業信息披露程度的增加而嚴格遞增(SS曲線),那么由U形需求曲線決定了存在著兩個均衡,即低端均衡和高端均衡。表明在經營環境規范和知識產權保護好的國家,其信息披露成本相應較低,中小企業的融資將獲得高層次均衡,二板市場等高層次市場能夠得到充分發展,而較少依靠低層次市場。

在經營環境差,信息披露不規范的國家,比如我國,中小企業將更多地依賴低層級資本市場(如民間借貸市場)提供資金支持,高層次市場難以建立起來以滿足中小企業主要的融資需求。在我國,民間借貸作為層級最低的資本市場,借貸手續簡便,借款人不需要提交有關企業經營方面的信息,甚至可以不用告訴貸款人借款的真實用途,貸款人僅依據對借款人個人信息的了解和憑借熟人的擔保就愿意貸出款項,借款人的交易成本因而大大降低。此時,企業的融資成本僅包括利息成本,不需要考慮由于經營信息披露而帶來的風險成本。而對于銀行信貸私營企業往往不愿按銀行的要求提供所有信息,這是很多私營企業在較高層級資本市場融資困難的重要原因。

三、結語

以上從信息經濟學的角度,分別用效率工資理論解釋了我國的失業上升和企業成本下降,用教育信號傳遞模型說明居民預防性儲蓄增加導致即期消費需求不足,用拆彎需求曲線解釋價格為何難以上升。在融資方面,分別用風險厭惡、人問題及適度信息披露說明了信貸配給嚴重、債券市場萎縮、中小企業融資低層次均衡,進而導致投融資不足。由于信息不對稱和信息不完全造成市場機制失靈,對經濟波動的影響加深,因而可以通過改善信息不對稱和不完全的狀況來減輕通貨緊縮的持續程度,促使經濟早日走向穩定增長。

(1)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的治理結構,

建立有效的委托—機制,完善銀行經營者的考核辦法,減少過于嚴厲的信貸質量的指令性考核。

(2)規范和發展市場信息披露。培育和規范勞動力中介組織與勞動力市場,充分失業率及職位需求信息;規范資本市場的信息披露,使投資者在知情的情況下做出正確的決策,促進資本市場規模的擴大;改善銀行信貸風險評估的指標體系,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3)由于現階段民間借貸是私營企業資金的主要來源之一,必須承認民間借貸市場的合法性,積極引導而不是取締。建立多元化的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體系,允許國有資本和民間資本共同參與,并大力發展中小企業信用體系與信用擔保體系。

(4)政府在宏觀政策上要進一步提高透明度,增強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使市場主體能產生穩定的預期,減少不確定性。加快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適度發展高等教育。限制公共物品價格大幅度提高,如教育、醫療,提高人們的消費支付能力。

主要參考文獻:

[1]管毅平.宏觀經濟波動的微觀行為分析:信息范式研究[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0.

[2]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社,1996.

[3]布蘭查德,費希爾.宏觀經濟學(高級教程)[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4]斯蒂格利茨.契約理論與宏觀經濟波動.契約經濟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5]朱民,劉麗麗.企業金融資本結構之謎—現代企業資產結構理論簡析[A].湯敏.現代經濟學前沿專題(第一集)[C].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6]張維迎.企業理論與中國企業改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7]王小廣.經濟增長與通貨緊縮并存的成因和對策[J].經濟學動態,2002,(10).

[8]劉國光,劉迎秋.結構性松動貨幣,抑制通貨緊縮趨勢[J].經濟研究,2002,(10).

[9]王宣喻,儲小平.信息披露機制對私營企業融資決策的影響[J].經濟研究,2002,(10).

[10]洪正,王繼權.從經理人激勵角度考察我國企業債券市場萎縮成因[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02,(6).

[11]Akerlof,2002,”Behavioralmacroeconomicsandmacroe2conomicbehavior”,AmericanEconomicReview,June2002,411-433.

[12]Stiglitz,2002,”Informationandthechangeintheparadigmineconomics”,AmericanEconomicReview,June2002,460-501.

[內容摘要]當前我國通貨緊縮仍在持續,表現為價格持續下跌,失業率上升及經濟增速放慢(低于潛在產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