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經營的困局及應對策略
時間:2022-04-07 02:57:40
導語:商業銀行經營的困局及應對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經營正面臨著經營的困局——營業收入增長迅速,然而利潤增長乏力。除去不良貸款增加外,需要認識到當前金融業態的變革和來自行業外的新業態競爭才是導致當前商業銀行經營困局的根本原因。本文在分析了當前金融業態變革導致商業銀行經營面臨的三個困境的基礎上,就銀行業從底層系統入手、應對行業變革的措施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和思考。
關鍵詞:經營困局;金融變革;應對
日前,2015年中國上市銀行前三季度業績出爐,可以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上市銀行的營業收入在前三季度中往往能夠獲得20%以上增長的“靚麗”業績,但實際利潤卻增長乏力。銀監會近日2015年三季度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前三季度已達192.7萬億元,同比增長14.78%,與此同時,銀行業的利潤增長持續維持在個位數字,截至三季度末,銀行業實現凈利潤12925億元,同比僅增長2.21%。
一、銀行利潤增長乏力的原因
一些人把利潤增加乏力的原因歸為不良貸款的不斷增加。根據銀監會公布數據,2015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法人口徑,下同)不良貸款余額11863億元,較上季末增加944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59%,較上季末上升0.09個百分點。2015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正常貸款余額73.4萬億元,其中正常類貸款余額70.6萬億元,關注類貸款余額2.81萬億元。應該說,不良貸款增加的確會直接影響商業銀行利潤。圖12014及2015年上半年我國第三方支付市場份額情況然而認真分析會看到:影響利潤增長的主要因素實際上是金融業態的變革正在淘汰傳統的經營模式,從而導致銀行經營成本的不斷增加和營業收入質量的下降;互聯網金融平臺和第三方支付業務不僅奪走了銀行低價格的活期存款,同時也在擠掉銀行手續費收入空間。在我們身邊可以越來越直接地感受到金融創新帶來的變化:當我們走進物美等大賣場,會聽到廣播在說,本店接受“支付寶”結賬;甚至到一個小便利店,都能用手機掃二維碼結賬。第三方支付、線上支付等結算方式已經逐步成為年輕人的首選。阿里金融的小額授信和線上支付綁定,京東公司的“打白條”業務,已奪走了傳統信用卡業務的許多客戶——傳統信用卡業務須要變革才能保住現有的市場。艾瑞咨詢的報告顯示,2014年國內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59924.7億元,同比上漲了391.3%,預計到2018年國內移動支付的交易規模有望超過18萬億;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的《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5)》則表明,2014年支付機構共處理互聯網支付業務215.30億筆,業務金額17.05萬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3.52%和90.29%,共處理移動支付業務153.31億筆,8.2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5.9%和592.44%。可見第三方交易渠道,尤其是在移動交易渠道方面已經完全超越了銀行。從網購渠道成長起來的支付寶,其用戶黏性、使用便利度、用戶普及度等都對銀行傳統業務形成了有力挑戰;從滴滴打車和紅包大戰中迅速成長起來的財付通,以及其他第三方支付平臺,也都在不斷競爭中迅速取代傳統銀行支付渠道。圖1顯示了從2014年到2015年上半年我國第三方支付市場份額的競爭情況。需要注意到的是,第三方支付機構彼此之間的激烈競爭,實際上也在不斷做大市場蛋糕、奪走銀行的市場份額。
二、當前銀行經營面臨三大困局
從零售金融和公司金融的角度來看,金融業態的變革使當下商業銀行經營面臨三大困境:一是商業銀行具有傳統優勢的支付結算業務市場格局正在改變。第三支付不僅在互聯網交易平臺,就是物流平臺也植入支付功能,使原本由銀行票據業務辦理的業務被虛擬賬戶支付取代。近幾年,一些銀行辛辛苦苦在推進電子錢包業務,本以為可以改變支付方式;然而相比無密碼支付,線上的虛擬賬戶更有吸引力,電子錢包業務已經變成了雞肋。二是現實證明,商業銀行已不能再用過去的成功方式來賺取利差。分析2015年以來的存款業務變化不難發現,零售銀行的儲蓄存款正在下降,個人存款業務已經近乎實現利率市場化;而公司金融業務由于經濟下行,新開的優質企業不多,部分企業存款在下降,已經使基本存款上升乏力,同時,由于各類第三方支付平臺以免費的方式來吸引客戶,也吸引了大量的結算資金,使銀行的基本存款進一步減少,融資成本上升。簡言之,銀行依靠壟斷性地位低價吸收存款的傳統業務模式正在遭遇挑戰。而就貸款業務而言,今年以來人民銀行數次降息的結果是,優質客戶、優質企業或平臺的貸款利率真的下降了,而原因很簡單——這些客戶有議價的優先權;另外,第三方融資平臺和P2P平臺如同雨后春筍般地出現,他們利用大數據平臺和交易平臺的優勢,獲得了許多優質小企業客戶和零售客戶的貸款,而現有銀行的信貸管理體系與互聯網貸款相比具有手續繁瑣、效率低、成本高等弱點。另外,融360最新的網貸評級報告也顯示,P2P網貸行業壞賬率上升,部分平臺的壞賬率已達20%左右。目前的大數據應用并不能解決信息孤島的問題,線下的客戶調查使信用管理的成本居高不下。不難看到,優質客戶降低利率,優質小微客戶獲取困難,使商業銀行正面臨利差下降和風險提升的雙重壓力。三是以零售和小微企業信貸為主體的社區銀行建設面臨諸多挑戰。在國內互聯網金融方興未艾之時,一些股份制銀行學習美國的富國銀行經驗,大力推動社區銀行建設。然而,國內股份制銀行開辦的社區銀行卻面臨困境:一是在現有的銀行體系下,居民基本都有了固定的銀行服務,相應功能都已開設,更換銀行業務和服務門檻比較高;二是一些公民的工資卡、福利卡、市民卡等與銀行有合作關系,轉換銀行卡受到制約;三是銀行選址建社區銀行時偏重中高端社區,但是,中高端社區的居民投資理財已相對穩定,社區銀行缺乏吸引力;四是自助型市區網點無需牌照,但是缺乏吸儲銷售能力;五是受互聯網金融沖擊,線下理財的作用被弱化,同時社區銀行自身的運作成本卻相對較高。上述分析,反映了目前商業銀行面臨的一些問題和困局,而造成這些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應對和解決目前的困局,客觀上而言,商業銀行需要一個鼓勵探索和創新的外部環境,但從商業銀行自身而言,主觀上也需要強化開拓創新,尋找市場突破點,用新的思維、新的方法去改變目前的局面。
三、未來銀行轉型的建議
反觀發達市場的商業金融機構的經營發展經驗,從長遠發展的角度看,未來IT系統的建設將成為我國商業銀行業務創新、轉型的重要抓手和奠基石。同時,由于我國金融市場發展的獨特性,又不能純以拿來主義的思想直接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以下筆者將結合我國商業銀行的業務實踐,和前文對當前經營困局的分析,對未來我國商業銀行業務系統建設思路提出六點方向性建議。首先,商業銀行必須要以客戶為中心,通過建立負債業務的賬戶體系,適應不同客戶群體的存款或投資需求。賬戶體系的設置對以后業務創新起到關鍵和基礎性作用。其次,以現有賬戶為起點,梳理已有客戶群,深入挖掘客戶潛在價值。目前國內的上市銀行都是具備市場影響力的銀行,且已經擁有相當數量的優質客戶群體。為了更好的利用系統積累的信息,目前主要商業銀行的公司業務和個人業務均已建立了CRM平臺。公司客戶群體中強調以核心企業為龍頭的供應鏈金融體系,這些企業和其合作的商業銀行已經建立了多年業務關系,銀行可以通過自己銀行的數據倉庫和市場上積累的數據,建立企業關系視圖和資金往來視圖。這些數據資料或非結構化數據是未來商業銀行做大信貸業務的第一手資料。而個人業務信息,尤其是賬戶信息對客戶的變化情況把握非常重要,對個人賬戶的資金來源和資金支出分析基本可以確定客戶的價值。如果商業銀行能夠把目前已經積累多年的客戶賬戶信息分析好,那么對個人客戶的授信準確度必然要好于互聯網公司或社會的交易平臺公司。再次,需要建立適應客戶需求的支付結算平臺。商業銀行要利用自身已有的支付結算功能,開創性搭建新的支付結算平臺,為產品創新打下良好的基礎。隨著對外交往的深入,出國金融服務的需求日益激增,為適應這一需求,商業銀行還應考慮在支付平臺建設上強化跨境支付結算的功能,做到根據客戶的實際需求智慧選擇跨境匯款、支付路徑,結售匯服務與跨境支付結算一站式服務等功能。第四,建立O2O平臺,滿足客戶網上申請辦理銀行業務或服務。“互聯網+”的廣泛應用,使得銀行的業務流程、與客戶的交互方式都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必須以“互聯網+”的思路去考慮設計系統處理流程,以適應這變化。而在業務處理方面,商業銀行可以配套作業中心(總行和區域性分行設置),集中辦理、節省人力、提高效率。O2O方式將改變傳統的銷售和服務流程,尤其是客戶與銀行的溝通交互方式發生很大改變,所以平臺與客戶的接觸點內容要增加許多,然后進行任務分發后跟蹤。最后,商業銀行需要營造支持金融創新的生態,實現可持續發展。近來人們對經濟的新常態談論很多,所謂的新常態,就是經濟生活變革節奏加快,不確定的因素很多,人們已經見怪不怪了。為了適應變革,商業銀行就應當加快金融創新的步伐,用創新來獲取新客戶,用創新來穩定老客戶。為此,營造積極的創新氣氛也就異常重要。
作者:彭鵬 單位: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博士后流動站
- 上一篇:民間藝術在美術教育課程中的傳承
- 下一篇:高校商業銀行的創新運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