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銀行會計課程教學研究

時間:2022-05-19 04:28:53

導語:高校銀行會計課程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銀行會計課程教學研究

構建符合高職特色的教師備課、說課、授課、評課教學體系的原則

從本質上說,高職院校的備課、說課、授課、評課具有教學活動的共性,但是,高職院校的辦學指導思想、人才培養目標,特別是實踐性教學環節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都決定了備課、說課、授課、評課這些教學活動應該有自己的特色。相對于普通高等教育培養學術型人才而言,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因此,構建符合高職特色的教師備課、說課、授課、評課教學體系要緊密圍繞“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以及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展開,從而使之在深化高職教學改革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構建符合高職特色的教師備課、說課、授課、評課教學體系的目標

高職院校教師備課、說課、授課、評課教學體系應有利于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首先,高職教育必須把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放在首位,通過備課、說課、授課、評課各個教學環節,使學生具有勝任某一工作的專業能力。其次,高職教育所培養的學生要擁有相應的理論知識水平,以該崗位“必須、夠用”的理論知識為度來構建崗位能力框架,從而使學生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以高職院校《銀行會計》課程為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首先讓學生掌握銀行各種會計業務的操作流程,能進行銀行各項業務憑證填制、審核及賬務處理,具備從事銀行會計崗位的職業能力,其次讓學生在掌握具體操作的過程中構建相關理論知識,讓學生知道各種會計業務操作的原理,從而使之成為有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高等技術應用型金融人才。四、構建符合高職特色的教師備課、說課、授課、評課教學體系

1.備課。備課是教師課前做的準備工作,是上好課的前提,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備課這一環。備課內容主要有:(1)確定教學內容、構思教學過程。這是備課活動的主要環節。有些老師往往把備課和寫教案等同起來,備課時就急于寫教案,實際上這樣就缺少了自己的思考。在寫教案之前,應該首先認真鉆研教材,借助于網絡、專業書籍、工具書等來確定教學內容。必要時應咨詢行業人士,了解行業的最新發展情況、行業對人才需求的發展變化來確定教學內容。《銀行會計》課程在確定教學內容時應邀請銀行業務專家對銀行會計崗位進行職業能力分析,這樣確定的教學內容就不會和實際脫軌。然后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和高職教育的目標來設計教學過程。《銀行會計》課程教學中可以先通過業務流程展示教學內容,然后讓學生在完成具體工作的過程中來構建相關理論知識,這種先實際后理論的教學過程更容易讓理論基礎差的高職學生接受。(2)編寫教案、準備教具。有了前面的準備工作,教師就可以將構思好的教學過程顯性化,用書面語言表達出來。教師應根據自己的特點和經驗,可以寫詳案,也可以寫簡案。此外,要收集、準備好上課所需要的各種教具,包括演示用的圖表、模型、投影儀、計算機等。(3)寫教學反思。寫教案提倡寫教學反思,寫教學反思實際上是對自己的備課及實施的總結。每次上完課,教師都應該進行系統的回顧,反思疏漏失誤之處,為今后的教學工作提供經驗。

2.說課。說課是教師面對同行或專家講述自己對具體課程的教學思路的一種教學研究活動。說課重在說理,所以與很多內容相關的依據都應展示出來,切忌將說課演變成上課。說課內容主要包括:(1)說教學內容。說教學內容時要說清楚“教什么”和“為什么教這些”。對于高職院校的教師而言,教學內容要根據行業發展的需求和實際工作崗位對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來制定。要結合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強調高職學生在知識和技能上與其他層次、類型學生的區別。(2)說教法與學法。說教法與學法時要說清楚“怎么教、怎么學”和“為什么這樣教、為什么這樣學”。高職學生與普通高校的學生相比,理論基礎、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學習的主動性、自制力要差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找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地方,靈活運用案例分析、業務流程演示、實物展示等教學方法;并盡可能采用先具體后抽象,先實際后理論這些易于學生接受的學習方法。(3)說教學設計。說教學設計時要說清楚“全程構成的環節,時間安排”和“依據是什么”。高職教育是以崗位“必須、夠用”的理論知識為度來構建學生的崗位能力框架的,因此教師要注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關系。說實驗實訓課程設計時要體現學生在校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要說清實踐教學條件是否滿足實踐教學要求。(4)說教學效果評價。說教學效果評價時要重點從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或專業技能水平證書的獲取率來加以說明。

3.授課。授課,是教師通過具體的操作,引導學生達到教學目標的活動,是教學的中心環節。高職院校培養的是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水平和較強崗位工作能力的人才,因此在高職教育中,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具有等價性、互補性和不可替代性。從高職教育的某種意義上講,實踐教學的重要性甚至要超過理論教學。雖然高職院校一直強調實踐教學,實踐教學學時量增多、時間跨度增長、形式更多樣,但是一些教師還沒有根本改變“以理論教學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地位”的指導思想,僅僅把實踐教學看成是理論教學的補充,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具備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此在高職教學中,應該構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1)理論教學。在理論教學中,要多講解應用方面的知識,以能用為度,實用為本。為避免單純的理論講解,可以多舉實際的例子,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和實物教學。在講解《銀行會計課程中銀行結算方式時,可把事先準備好的各種銀行票據帶到教室,邊講解邊給學生看實物,同時通過投影儀,讓學生觀看各種票據的結算流程,這樣在理論教學中引入實踐,讓學生學了就會用,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論上。(2)實踐教學。實踐教學是高職院校教學的特色,應該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設計出易于學生接受的實踐教學方法,在《銀行會計》課程中,借助銀行真實操作設備、仿真業務憑證、業務印章、通過設計情景模擬、角色分配等實訓練習,結合真實案例分析,培養學生勝任銀行會計崗位的職業能力。實踐教學中教師還要注意不僅要讓學生知道怎樣做,還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這樣做,在實踐教學中引入理論,從而做到舉一反三,也利于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4.評課。評課是對教師課堂教學的得失、優勢進行評議的一種活動,有利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高職院校應該建立多元化的評課體系:(1)行業專家評課。聘請行業專家評課應從職業崗位對人才需求的角度對教師教學進行評價,應側重于評價教學內容對學生職業發展的導向性,即教學內容是否有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以及可持續發展的需要。(2)校內外教學專家評課。教學專家一般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教學水平,應從高職人才培養規律的角度對教師的教學進行綜合評價,即教師的教學是否符合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3)本專業教師評課。本專業教師應結合自身的專業背景和教學經驗從實際操作方面對教師的教學進行評價,應側重于評價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技能、教學效果等方面。(4)本專業學生代表評課。本專業學生代表評課是從學習者的角度對教師的教學進行評價,應側重于評價學生在教學中的參與度、學生學習的適應度、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標度等方面。

作者:趙芬單位:山西金融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