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利率定價機制研究

時間:2022-07-09 03:18:14

導語:商業銀行利率定價機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業銀行利率定價機制研究

【摘要】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商業銀行發展過程中面臨著利差收入下降、金融客戶融資渠道多樣性等問題,同時也對銀行利率定價機制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先對利率市場改革對銀行利率定價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就如何進行合理定價,談一下個人的觀點和認識,以供參考。

【關鍵詞】利率定價機制;利率市場化;影響;對策

近年來,隨著國內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商業銀行利率定價能力逐漸提升。然而,從現階段的利率定價管理工作現狀來看,較之于國際發展水平,商業銀行利率定價能力仍有一段差距。在當前的形勢下,利率市場化改革過程中,應當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商業銀行利率定價機制。

一、利率市場化改革對現階段商業銀行利率定價產生的影響概述

(一)影響存款定價。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條件下,利率定價方式發生了轉變,而且現階段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存款定價管理工作理念和模式較之于以往也有所改變,過程變得非常的復雜。從現階段國內外市場發展情況綜合考量,近年來國際經濟發展趨勢呈現出下行之勢,而且利率的市場化和理財化思想傾向逐漸鮮明,銀行存款數量同比有所下降,而且各銀行以及商業金融機構的存款競爭壓力明顯增大。(二)影響貸款定價。對于商業銀行而言,貸款是其最為主要的資產業務,近年來國內經濟快速發展刺激了銀行信貸需求膨脹,加之信貸規模受資本充足率的影響較大,而且與存貸存比之間也存在著密切的關聯性,所以貸款市場供需不平衡問題的出現屬于一種必然結果。目前來看,貸款定價主要決定于賣方,以致于存款定價壓力增大。近年來,利率市場化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的銀行等金融機構之間的相互競爭也變得更加的激烈,很多情況下容易出現問題。比如,貸款市場上存在著一種不良現象,即因征信管理乏力而影響銀行等機構對貸款客戶的準確把握,這主要是因為客戶信息把握不全面,風險綜合評估乏力。(三)銀行金融機構之間的利率定價受到一定的影響。在當前利率市場化發展的金融行業發展形勢下,市場利率出現了一定的波動,而且這種逐漸成為一種常態。與此同時,資金在各大銀行之間、資本市場上的流動性非常的大,銀行發展過程中面臨著各種潛在問題和風險隱患。以2013年震驚國人的“錢荒”事件為例,就是對銀行等金融機構資金市場化管理工作能力的考驗;后查明原因,主要是因為銀行人員為意識到央行的態度轉變,也未沒對銀行交易定價進行主動的調整。

二、利率市場化改革背景下的商業銀行利率定價機制完善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要想順應利率市場改革趨勢,進一步完善銀行利率定價機制,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建立切實可行的管理體系。對于利率定價來講,其很大程度上決定于銀行出臺的價格政策以及相關決策,為此建立切實可行的動態存貸款定價授權機制和管理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這一體系中,由總行負責利率價格,并且對資金源的利率水平和期限綜合權衡與模擬分析。筆者認為簡政放權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實踐中可以適當的下放定價權限,分支機構在堅持總行出臺的基準利率基礎上,結合不同區域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的采取應對措施。銀行等金融機構通過專業管理,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技能優勢,通過流程以及機制形成合力,以此來提高利率定價管理體系的高效性。(二)完善和健全利率定價基礎支持系統。基于對現階段國內商業銀行的發展現狀來看,應當集合當前以及未來的發展情況與需求,制定適合市場發展規范和要求的利率定價制度,其中應當具有一項功能,即為基層金融人員提供信息支持。從這一方面而言,現階段國內各類商業銀行應當立足實際,不斷拓寬思路,建立開放、移動的定價信息管理系統,而且銀行應當進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積極打造能夠有效全產品線以及全部流程的利率定價管理系統。第一,加強FTP資金轉移定價管理機制建設。所謂FTP,實際上就是對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業務能夠產生一定影響機制,可以在業務、信號間實現點對點接收,對于每一筆業務成功的成本以及由此可得的收益等精確的顯示出來。第二,構建MIS以及RMS信息管理系統,通過不斷完善功能和發揮作用來支持信用和市場風險管控信息。第三,對收益定價以及客戶貢獻率進行綜合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建立特色資產負債應對體系。與此同時,商業銀行等國內金融機構應當立足實際,對信息進行全面搜集和整理,構建以期限、客戶以及利率和金融產品為主要要素的模型,定期計算以及精確顯示風險機構和范圍等內容,以此來自動化監控利率定價和異常情況,致力于利率定價準確性與應用效率的提升。(三)充分發揮央行監管協調作用。央行的職責中有制定利率政策一項,沒有被賦予更多的指導和利率監督權力,有待于提高央行間接管理利率水平。第一,強化轄區范圍內的金融利率定價監督與管理。在此過程中,應當對不計經營成本以及人為操縱定價和影響或者破壞金融市場秩序的行為風險進行及時的提示。第二,構建完善的非現場利率監測監督管理機制,對轄區范圍內的銀行金融機構利率情況綜合分析,以此來指導和幫助金融機構提高其利率定價能力。第三,對互聯網金融加強監管,健全和完善互聯網金融市場準入機制以及監管制度,及時發現和處理違規機構,并采取市場限制準入以及追究高管責任等方式,加強監管查處。值得一提的是,除以上措施外還應當督促金融協會加強行業自身的監管,以此來促進銀行業合規經營、有序競爭,提高服務質量,并最終維護本行業的利益。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通過健全和完善利率定價機制,可以對銀行內部各種風險問題進行有效管控。對于理想的銀行利率定價管理機制而言,應當能夠為生產營銷與業務談判人員提供較為詳細的成本資料以及價格數據信息等,事先明確利率價格底線,以此來增強其談判能力和提高利率針對性、準確性。

參考文獻

[1]馬運全.我國商業銀行利率定價機制研究———基于利率市場化背景下的分析[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4(2).

[2]李宏瑾.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挑戰及應對[J].國際金融研究,2015,(2).

[3]韓松.中國商業銀行利率市場化研究[D].武漢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3.

[4]曹國強.商業銀行資金轉移定價實務[M].中信出版社,2012.

作者:王齊 單位:中國人民銀行沈陽分行營業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