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網銀的安全問題解析
時間:2022-01-05 08:32:00
導語:目前中國網銀的安全問題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電子商務技術的發展,網上銀行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但是網上銀行還存在很大的安全問題,必須引起廣大網民群眾的重視。
一、我國網上銀行存在的安全性問題
1.網上銀行網站存在的安全性問題
在網絡銀行中,企圖非法竊取密碼的作案者如果采用可以改變登錄ID的方法,即便登錄失敗,網站也不會將密碼視為無效。除了用軟件竊取密碼這樣的隱憂以外,“冒充站點”也是網上銀行使用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安全隱患。客戶在不了解情況時就會向虛假站點發送ID和密碼。客戶發送完畢后,如果顯示出一個“服務馬上就要停止”的畫面,或者把客戶訪問重新引導到正規站點上,客戶當時是很難察覺的。這樣一來,就存在有人進行非法資金轉移的可能性。
2.交易信息在商家與銀行之間傳遞的安全性問題
因為互聯網的虛擬性,交易雙方無法確保對方身份的真實性,尤其在當事人僅僅通過互聯網交流時,在這種情況下,要建立交易雙方的信用機制和安全感是非常困難的。資金在網上劃撥,安全性是最大問題,發展網上銀行業務,大量經濟信息在網上傳遞。而在以網上支付為核心的網上銀行,電子商務最核心的部分包括CA認證在內的電子支付流程。就是說國內目前的網上銀行還不能算真正的網上銀行,只有真正建立起國家金融權威認證中心(CA)系統,才能為網上支付提供法律保障。
3.交易信息在消費者與銀行之間傳遞的安全性問題
目前,我國銀行卡持有人安全意識普遍較弱,不注意密碼保密,或將密碼設為生日等易被猜測的數字。一旦卡號和密碼被他人竊取或猜出,用戶賬號就可能在網上被盜用,例如進行購物消費等,從而造成損失,而銀行技術手段對此卻無能為力。因此一些銀行規定:客戶必須持合法證件到銀行柜臺簽約才能使用“網上銀行”進行轉賬支付,以此保障客戶的資金安全。另一種情況是,客戶在公用的計算機上使用網上銀行,可能會使數字證書等機密資料落入他人之手,從而直接使網上身份識別系統被攻破,網上賬戶被盜用。用戶和銀行之間通過互聯網傳遞的信息是實現交易的基礎條件,如何確保不被第三方知道,是網上業務安全進行的一個重要前提。
綜上所述,其根本原因都是由于登錄密碼或支付密碼泄露造成的。①密碼管理問題。②網絡病毒、木馬問題。③釣魚平臺。另外還有網上支付的信用問題、網上支付的法律問題和網上安全認證機構(CA)建設混亂等問題。
二、網上銀行安全性問題解決的對策
1.做好自身電腦的日常安全維護
一是經常給電腦系統升級。二是安裝殺毒軟件、防火墻,經常升級和殺毒。三在平時上網是盡量不上一些小型網站,選大型網站,知名度比較高的網站,避免網站掛有病毒、木馬造成中毒。四盡量不要在公共電腦上使用自己的有關資金的賬戶和密碼。五有條件的情況下,在初裝系統后確認電腦安全的后,給自己的電腦做上備份,在使用資金賬戶前做一次系統恢復。
2.設立防火墻,隔離相關網絡
所謂防火墻指的是位與不同網絡安全域之間的軟件和硬件設備的一系列部件的組合,作為不同網絡安全域之間通信流的唯一通道,并根據用戶的有關策略控制進出不同網絡安全域的訪問。現實生活中一般采用多重防火墻方案,分隔互聯網與交易服務器,防止互聯網用戶的非法入侵;還用于交易服務器與銀行內部網的分隔,有效保護銀行內部網,同時防止內部網對交易服務器的入侵。
3.設置高安全級的web應用服務器
高安全級的web服務器使用可信的專用操作系統,憑借其獨特的體系結構和安全檢查,保證只有合法用戶的交易請求能通過特定的程序送至應用服務器進行后續處理。
4.建立完善的身份認證和CA認證系統
在網上銀行系統中,用戶的身份認證依靠基于“RSA公鑰密碼體制”的加密機制、數字簽名機制和用戶登錄密碼的多重保證。銀行對用戶的數字簽名和登錄密碼進行檢驗,全部通過后才能確認該用戶的身份。用戶的惟一身份標識就是銀行簽發的“數字證書”。用戶的登錄密碼以密文的方式進行傳輸,確保了身份認證的安全可靠性。數字證書的引入,同時實現了用戶對銀行交易網站的身份認證,以保證訪問的是真實的銀行網站,另外還確保了客戶提交的交易指令的不可否認性。由于數字證書的惟一性和重要性,各家銀行為開展網上業務都成立了CA認證機構,專門負責簽發和管理數字證書,并進行網上身份審核。2000年6月,由中國人民銀行牽頭,12家商業銀行聯合共建的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正式掛牌運營。這標志著中國電子商務進入了銀行安全支付的新階段。中國金融認證中心作為一個權威的、可信賴的、公正的第三方信任機構,為今后實現跨行交易提供了身份認證基礎。
5.加強客戶的安全意識和網絡通訊的安全性
銀行卡持有人的安全意識是影響網上銀行安全性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一些銀行規定:客戶必須持合法證件到銀行柜臺簽約才能使用“網上銀行”進行轉賬支付,以此保障客戶的資金安全。另一種情況是,客戶在公用的計算機上使用網上銀行,可能會使數字證書等機密資料落入他人之手,從而直接使網上身份識別系統被攻破,網上賬戶被盜用。
安全性作為網絡銀行賴以生存和得以發展的核心及基礎,從一開始就受到各家銀行的極大重視,都采取了有效的技術和業務手段來確保網上銀行安全。但安全性和方便性又是互相矛盾的,越安全就意味著申請手續越煩瑣,使用操作越復雜,影響了方便性,使客戶使用起來感到困難。因此,必須在安全性和方便性上進行權衡。
互聯網是一個開放的網絡,客戶在網上傳輸的敏感信息在通訊過程中存在被截獲、被破譯、被篡改的可能。為了防止此種情況發生,網上銀行系統一般都采用加密傳輸交易信息的措施,使用最廣泛的是SSL數據加密協議。
- 上一篇:商業銀行利率危機內部審計方案的特點與困境
- 下一篇:征地農民保障問題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