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山水畫與茶元素藝術之美

時間:2022-12-29 09:36:11

導語:淺談山水畫與茶元素藝術之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山水畫與茶元素藝術之美

1山水畫與茶的不解之緣

“率性而為”、“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山水畫畫家突出的一種生活特點,一直以來,山水畫畫家流連山水生活,田園山水、花鳥蟲草便成了我國山水畫畫家的創作主題,他們喜歡在大自然中盡情抒發自己的情緒,因而形成了中國繪畫史上一種獨特的文化行為。畫家們行由心動、率性而為,通過品茶,不再壓抑自己的內心,充分地舒放自己的內心壓力,在繪畫、品茶和游歷等閑適生活中尋找心靈的慰藉和生活的樂趣,與茶結緣開尋求人生樂趣是諸多山水畫畫家的主要放肆,如:《煮茶》就是文征明親近大自然中品茶最好的證明,在江南的谷雨時節,文征明和畫友結伴外出采擷新芽,“活火煮新泉,涼蟾墮圓影”,與他們共同品茶,用惠山腳下的甘冽泉水煎制湯茶。并且興致到了,他們便潑灑丹青。可以說茶的平行與畫家的品性產生了天然的契合,畫家們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進而是對茶道的經典之論[1]。佛家之清凈結欲,儒家之中庸都在茶文化中體現的淋漓盡致,與茶的平和、清新、淡雅相適,契合。而許多隱士大多都有嗜茶的習慣,給人感覺最為深刻的那種閑適生活。因此,從哲學視角來說,中國茶文化與佛家的淡泊名利相融,以儒家的治世哲學為基點,洋溢著道家的清靜、高雅、向往自然和諧的精神境界,是傳統農耕文明社會相適應的文化形式,是中國傳統哲學體現。中國山水畫畫家大多數都有率性而為、高雅脫俗、天人合一等精神境界。如今,從近代的八大山人到現代的張大千、齊白石等品茶成了山水畫畫家創作的一種習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茶文化塑造了山水畫畫家的某種性格,在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中,畫家們品茶,留戀于優美的山水之間煮水品茶,突出地顯現了他們喜歡雅靜的審美取向,品茶、作畫成了中國山水畫畫家特有的情結,所得到收獲的就是精神的慰藉,他們與大自然和諧共處,得到了心靈上的平和。由于大多數畫家受道家思想的影響,他們企望進入一個世外桃源式的生活,離開喧囂紛爭的現實世界,讓心靈純凈、精神自由。而同時,畫家們在品茶、作畫中“獨善其身”,體現了儒家思想對畫家們的深刻烙印,具有品茶的習性和文化。如:唐寅畫了一些文人茶會的畫,他喜歡平淡、雅靜,閑暇時,常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品茶研討詩詞書畫,生活嚴謹、恪守道德規范,獲得了平淡而高雅的人生樂趣。茶性具有清雅、高潔、平和等特征,而山水畫畫家大多通過修煉,或受后天環境的影響,具有與生具有的天性,平和、善良,本性純凈、高雅。這種性格恰如。這種品茶習慣所形成的茶性影響著山水畫畫家的性格品質,昭示著茶性與文人藝術家品性的某種因緣,與山水畫畫家的品性一樣具有藝術之美[2]。

2中國茶文化與山水畫的藝術之美

我國著名的山水畫畫家一般山水、花鳥、人物等無所不精,都具有極高的藝術造詣,留傳下來的許多作品都是繪畫史上的珍品,繪畫題材廣泛。如:丁云鵬的《玉川烹茶圖》、文征明的《惠山茶會圖》、唐寅的《事茗圖》等。尤其是文征明將胸中蘊含的茶性、人性融入到他的作品中,繪畫風格沒有奇異、張揚、粗獷之勢,畫風特點契合了他如茶的性格,表現為平和、蒼潤、雋永、含蓄、恬靜。有畫家稱贊為“構圖平穩、筆墨蒼潤秀美,畫風細謹,多用偏鋒?!毙蕾p這些山水畫畫家的作品體會道德是茶的高雅、茶的平和、茶的清新、茶的神韻,如同在品茶一樣、很多山水畫畫家都以自己的畫筆,描繪了畫家的品茶場景。如:《惠山茶會》、《松下品茗圖》、《林樹煎茶圖》等,這些茶畫反映了畫家如茶般的人生情懷,所表現的意境都是超塵出俗的,畫中的境界及其恬靜和諧、愜意,人物在山水間舉杯品茶。如:在畫面上,文征明借畫表達自己的情懷、抒發自己的情感,喜歡題上優美的小詩,來表達自己的旨趣。在《品茶圖》上題有“碧山深處絕纖埃,面面軒窗對水開……”,在《煮茶圖》上寫有十首五律小詩。在愜意的品茶中,做著茶畫;在享受閑適的生活中,這些山水畫畫家享受著茶的平淡與高雅情趣,胸懷茶性,寫著茶詩,也注定他的創作中必將與茶性融合在一起。山水畫具有蒼潤秀雅風格,與茶的雋永、平和、儒雅的性情相應。山水畫深受傳統文化和思想的影響,作品大多表現的湖山庭院和文人生活,具有秀麗、雅靜的畫風,水與茶、墨與茶,茶與筆、茶與紙,體現出來的是山水畫的視覺對象[3]。

在中國的山水畫中,很多作品以茶為背景,體現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系,并適當借用撫琴、揮毫、飲酒等玩趣,用山水畫歌頌生命的美好,使作品更具豐富的內涵。在山水畫作品中隨時可見煮茶茗茶的繪畫元素存在,充分展現了品茗山水間的天人合一境界,對大自然的一種親近感,如:《文會圖》、《博古圖》等。劉松年的《四景山水圖》、王蒙的《春山讀書圖》等都可以說是當今山水畫與茶相關的優秀之作。而在我國近現代山水畫作品中,沈周的《高賢酬圖卷》、高翔的《揚州即景圖》等,文化精神的體現被他們抒發的更加精致,以飲茶所展現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包含了人生的價值觀。如果我們將這些元素進行重疊,就能使物具有文化藝術的靈性,通過擴散和融合,山水畫作品催生出藝術感染力和藝術沖擊力。因此,將山水畫創作元素和茶嚴肅進行融合,就能在茶畫中注入精神性的暗喻、通過元素的融合,山水畫畫家將品茶的生活行為轉化為繪畫的創作行為,同時,畫家利用原始單純的感官享受,將茶元素與現實生活有機結合起來,并轉變為精神的審美追求,就能構建出蘊含在茶背后的文化價值。在我國諸多山水畫中,通過固有的水墨和色彩,山水畫的意境充分地表現出來,用茶元素和繪畫元素的交融來展現審美思想與精神。從而于傳統的藝術潛能顯現時代進程,于當代藝術之風格蘊含著古典的精粹[4]。

參考文獻

[1]李國勇.以自然為師———王履《華山圖冊》序文中的繪畫思想理論[J].藝術教育,2015(9):224-225.

[2]王家偉.“意境”在中國山水畫創作中的展現[J].大眾文藝,2017(5).

[3]林海鐘.師造化與山水畫創作[J].美術,2017(4).

[4]李鳳軍.中國當代山水畫創作需注意的幾個要素[J].美與時代(中),2016(2):58-59.

作者:闊思偲 李長民 單位:1.陜西科技大學 2.咸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