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對藝術創作的影響論文

時間:2022-04-09 10:52:02

導語:計算機對藝術創作的影響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對藝術創作的影響論文

1數字技術對創作題材的影響

目前,Internet己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門類最全、資料最多的資料庫。由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全世界的資源皆可全部共享,不管你在世界的哪個地方,不論是哪個時間點,只要坐在計算機面前,都可以利用網絡搜尋世界各地計算機數以萬計的文件,并從中尋到你所需要的文件資料或是素材,再不濟也會為你提供與此相關的文件信息。Internet使得偌大的地球成為了“地球村”,最大限度地服務于社會、人類,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在浩瀚的素材資源中,文藝創作者可從中獲取大量的間接經驗和審美感受,有利于文藝創作者創作靈感的激發,進而得到啟發,積極推動自身的創作發展。

2數字技術對創作思維和創作觀念的影響

眾所周知,網絡計算機技術與數字新技術的不斷滲透使得人們正快步進入現代技術文明的新時期。人類社會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也因為網絡帶來的虛擬空間不斷地進行著革新;人類的生活、學習、工作、交往方式以及節奏也由于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相互交錯,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一定程度上文學藝術的思維深度也不得不進一步拓寬,并向多樣化、立體化方向發展?!都夹g帝國》該書的作者曾特意向世人發出了一個警告,該作者說:“我們所面臨的21世紀將越來越受制于世界的數字化?!弊鳛闀r代的影子,文學藝術家時刻關注著世界的一切變化,而作為創作主體,他們也具有別人所不具備的敏銳的洞察力以及觀察力?,F階段,包括文學藝術在內的社會各個行業或是領域都在積極迎接數字化的變革和洗禮??巳R夫•貝爾,一位著名的英國美學家,他認為科學屬于現實實證的領域,理智的領域,而宗教和藝術皆屬于幻想和情感的領域。如今,文學藝術創作思維當中,感性思維與理性思維完美結合,文學藝術與科學技術,數字圖像處理技術與理論的推廣與應用聯姻等,這都預示著數字技術在不斷地改變人類的創作思維和創作觀念。人們的認知形式由于現實與虛擬的碰撞,發生了極大地變化,人們對于美的審視有了新的觀點和標準。美和新是分不開的,美好的藝術方法不能停留在原地不發展,束之高閣一成不變的美好藝術會在觀眾和讀者心理引起疲倦。文學藝術家的審美價值要緊跟數字技術時代的步伐,才會得到更多讀者和觀眾的認可,創作思維和創作觀念的不斷變異和更新才能將審美價值延續并發展下去。

3數字技術對創作方法的影響

文學藝術的創作因為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獲得了更為方便、快捷的技術手段。“數字”或“數字化”的著眼點在于工具本身,指的是通過對計算機技術的直接利用使工作完成。與其他傳統的文學藝術作品相比較,計算機技術在很多方面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其中包括傳播、編輯、存儲、表現、復制等諸多方面。科技與文學藝術之間由于計算機搭建的橋梁,使得兩者之美相互融合,讓人類的創新思維與想象變為現實,呈現出無與倫比的視覺審美,沖擊著人們的視覺神經。文學藝術的創作過程中逐漸出現了數字技術的身影,數字技術已經成為它表現形式的一部分。對于各類文學藝術信息,與其相關的前期收集、整理,以及后期的編輯、加工、展示或是研究,數字技術都滲透到其每一本分。由于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的應用,人類許多發散性思維想象的畫面得以多元化、直觀性地表現給大眾讀者,這功勞主要歸功于數字技術。

4數字技術對創作形態的影響

此外,文學藝術的創作形態也因為計算機技術的逐漸滲透發生了質的改變。數字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僅使文學藝術作品表現方式更為豐富,為其提供新的宣傳的物質手段和技術手段,另一方面更是衍生出新的藝術形式和藝術種類,創造了新的職業人群。如我們所熟悉的網絡文化以及數字藝術專業和自由撰稿人。文學藝術創作由于數字科學技術的介入,使其表現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向視覺藝術形態轉變,二者優勢互補,相輔相成,文學藝術同時也促進了數字藝術的發展。許多人類幻想的畫面由于數字化后期合成技術的使用使其實現了視覺上的可能,數字可以對現實進行虛擬,通過變換藝術的各種成分,包括光、畫、聲、色、鏡頭、語言文字等將其融為一體,使人造的事物如同真實事物一樣生動、形象,給人帶來一種審美的共同感,有時用數字技術造成的畫面甚至比真實事物更加逼真。其中為我們呈現的美輪美奐單純地通過書面語言是無法感受到的,而通過數字技術卻給我們帶來了人類從未見過的一些景象。如今的數字化時代,使一些不可能成為了現實,經過數字化技術的加工許多傳統經典的文學藝術作品正以一種全新的藝術形態呈現在人們眼前。例如我們從小便熟知的四大名著中的《紅樓夢》、《西游記》以及數字電影京劇《對花槍》等。

5數字技術對傳播手段的影響

文學藝術作品由于數字傳播媒體的應用和普及,有了更為廣闊的傳播空間。數字傳播媒體便于收集、整理、編輯、加工、保存、復制、展示,致使文學藝術的傳播手段多種多樣,可由單一轉向多元,由靜態轉為動態,由二維轉向多維,該技術為文學藝術創造了新的審美活動形式。隨著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與融合,藝術作品的傳播、體驗、表現在技術上都能很容易地融合為一體。文學藝術的傳播手段逐漸傾向于電子媒介化。傳統的紙質媒介、電視、廣播、電影向數字視頻、數字音頻、數字電影方向快讀地發展,并逐漸與電腦動畫、虛擬現實等構成了新一代的傳播媒體,也就是數字傳播媒體。2008年讓世界人民矚目的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開幕式的呈現便是文學藝術數字化傳播的典范,這足以證明數字傳播媒體技術已經成為了文學藝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的審美活動形式由此開啟,一場文化藝術的視覺盛宴震撼世人,告訴我們數字媒體技術的無窮魅力,展示科技美與文化美相互融合呈現的完美盛宴。但是物極必反的道理我們不能忽視,傳統信息傳媒由于數字傳播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受到了強烈的沖擊,尤其是報紙這一傳統媒介。如今在美國,“如何才能拯救報紙?”已成為當下美國報界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尼葛洛龐帝在《數字化生存》一書中有談到,人類的每一代都會比上一代更加數字化,從事與信息相關事業的人,如果不及時進化到數字時代便會失去生存的權利。

6結語

不可否認的是數字化本身也是一柄雙刃劍,它的發展既可以促進文學藝術的發展,相應地也會對其產生某些負面影響。如數字世界的全球化與藝術的民族本土化的矛盾,理性技術與感性審美教育的矛盾等等,同樣值得我們去深思。對于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類而言,我們應該更理性地認識到文學藝術的審美教育作用,最大限度合理、適當地使用數字科學技術,防止數字科技技術給人們帶來更多惡性的負面影響,把握好這柄劍的尺度,勿濫用,真正地使文學藝術充分發揮它的審美教育作用,從而使人類的發展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本文作者:楊曉春工作單位:陜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