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大學生人際交往中語言藝術
時間:2022-09-30 08:23:32
導語:試論大學生人際交往中語言藝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人際交往是大學生走進社會需要面臨的重要問題,靈活的語言藝術是大學生有效交流必不可少的條件。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正確認識語言藝術的重要性,把握語言藝術的技巧,并通過理論學習、實踐鍛煉的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藝術水平,可以實現有效交流,成就更好的自我。
關鍵詞:大學生;人際交往;語言藝術
在新媒體時代,手機、網絡等通訊工具充斥于人們的生活,大學生作為社會潮流前線的主體,在享受快速交流之余“飽受其害”。據調查數據顯示,當今大學生面對面語言溝通交流的時間正逐漸減少,大學生語言表達水平日漸降低,主要表現為語言組織能力弱、語言表述能力弱、語言邏輯性差等問題。作為即將步入社會的特殊群體,大學生的語言藝術水平對其自我發展有極大的影響,如在面試中,往往一句話影響了其前程。因而,大學生學會如何有藝術地“講話”,能為自己的發展增加一份助力。
一、大學生語言藝術的重要性
在迅速變遷的當代社會,大學生獨立地步入社會交際圈,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如何通過語言向他人表達感情、傳遞信息,實現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成長需要,離不開靈活的語言藝術。不同人說同一句話,能否恰當地運用語言藝術,將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所以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必須講究語言藝術。
(一)語言藝術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具體體現
大學生的語言藝術是其思想道德修養、知識技能水平、心理素質等的綜合表現,直接反映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水平。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幽默風趣的語言能消除尷尬,帶來歡樂;真情實意的話語能表達心聲,溫暖人心;委婉含蓄的話語能化解矛盾,維護自尊;新穎準確的語言能傳情達意,發人深省。同時,虛情假意的語言會惹人生厭,詞不達意的語言會增加誤會,平淡無奇的語言會乏味蒼白,尖酸刻薄的語言會傷人傷己。所以大學生要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己的情商,提高自己的語言藝術水平,用準確、情真、幽默的語言搭建人際交往的通道。
(二)語言藝術是大學生與人有效交流的紐帶
語言是大學生師生、生生之間思維、情感交流的重要載體,在不同場合面對不同的交流對象,大學生的語言藝術能使師生、同學間的關系更加和諧。例如面對性格暴躁的同學,采用幽默的平和語言,能以理服人化解沖突;面對自卑膽怯的同學,采用真誠的鼓勵性話語,用微笑可引動自信。在輕松愉悅的場合,面對嚴謹負責的老師,我們采用準確簡潔的語言,能增進師生的互動共鳴;在嚴肅莊重的場合,即使面對幽默親民的老師,我們采用樸實情真的語言,更能傳遞我們的所思所想。因而,大學生要重視語言藝術的紐帶作用,根據所在場合面對的是老師或是同學,采用恰當的語言藝術,增強交流的實效。
二、大學生語言藝術的技巧
人際交往的實質是通過一定的語言技巧進行情感溝通、信息傳達、觀點共鳴,因而,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要達到有效交流,必須掌握語言溝通的藝術。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把握語言藝術。
(一)“準”———提升交流成效
“準”,即準確的切入點和語言。戴爾•卡耐基對如何開啟與人交流,曾提議:“尋找他人的興趣點并表露你自己的,這樣的交談就容易繼續。”只有準確地抓住對方的興趣點并用準確的語言進行交談,才能達到“交談甚歡”的溝通境界。大學生通過觀察對方的發型、服飾、隨身攜帶物品,甚至辦公桌、書桌上的擺設和布置,或者創造條件了解對方的興趣、愛好等,判斷對方向我們無言展示的興趣點,并用簡潔的語言表情達意,避免默默相對無言的尷尬場面。
(二)“趣”———營造愉悅氣氛
“趣”,即語言的幽默風趣。幽默風趣的語言是語言運用中思想、知識以及智慧的靈活融合,常常具有超強的感染力,能將一個對立的話題輕松化。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適時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不僅能增強語言的趣味性和生動性,使交流的氣氛更加輕松愉悅,還能在不傷害他人自尊心的情況下,說服別人接受、認同自己的觀點。此外,必須注意交流的時機、場合,不能為幽默而幽默,要把握好幽默的分寸。否則,幽默將會變成油腔滑調,使自己的語言表達產生負面效果。
(三)“情”———傳送真情實意
古人言: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飴。人與人相處,最重要的是坦率和真誠。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個人理念,我們不能強求他人都認同自己的觀念,也不該主觀臆斷別人的想法,只要言由心生,情由感發,用真摯的語言交流,就能言由衷,行自如。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只有用心溝通才能將心比心,用情交流才能以情得情。因而,不管在何時何地,不管是贊美還是建議,大學生與同學、老師的交流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就能拉近與同學、老師之間的距離,得到他們的尊重和喜歡。
(四)“巧”———把握交流時機
“巧”,即恰到好處的交談時機。在人際交往中,我們不僅要因勢而語,還要因人而語。操場漫步中的溫馨提醒,迷茫反思中的言語點撥,愁緒滿懷時的殷切鼓勵,勇奪佳績時的真誠祝賀,抓住恰到好處的交流時機,運用恰如其分的語言,對增進感情、解決問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過早或過遲的交流時機,不管語言多么幽默風趣,不管語言多么真誠,也于事無補,因此,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把握好時機,綜合運用敘經歷、談感受、樹觀點、辯是非、寓情理等方法與人交流,彰顯語言藝術的魅力。
三、提升大學生語言藝術的有效途徑
語言是一門藝術,大學生要重視語言藝術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作用,努力掌握語言藝術的技巧,自覺通過學習和鍛煉提升自身的語言藝術水平。
(一)注重理論學習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同理,大學生提升語言藝術需要以“積累、仿寫、創造”的理論學習為基礎,積累豐厚的語言底蘊,才能在人際交往中穩妥的運用語言藝術。大學生用心摘抄、記憶生動幽默、通俗精煉、委婉含蓄、富含哲理的語言,運用發散性思維,根據所積累語言的節奏、措辭等仿寫句子,并在仿寫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思維方式,創造出適合自己語感的語言表達方式,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語言風格,爭取快速提高自己的語言藝術水平。
(二)加強實踐鍛煉
常言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大學生擁有豐厚的語言底蘊并不代表就能言必有中、情由感發。大學生的語言藝術還需要通過演講、談判、辯論、溝通、說服等不同的情境進行實踐鍛煉。在這些話術實踐中,大學生自行構思語言的內容、措辭、語氣,增強語言的藝術魅力,并配合相應的表情、手勢、動作等,提升自身語言表達的的效果,深化自己的情感、思維。在反復的實踐鍛煉中,大學生不僅能發現自身在語言藝術方面的不足,還能突破與老師、長輩交流的瓶頸,促使他們根據不同的場合做到“敢說、樂說、會說”,從而掌握靈活的語言技巧,展現個人自信且有深度的形象。大學生應加強對語言藝術的認識,抓住機會不斷突破自身語言障礙,提高自身的語言藝術水平,從而成就更好的自己。
參考文獻:
[1]馬薇薇,等.新鮮有趣的話術精進技巧[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2]蔡康永.蔡康永的說話之道[M].沈陽:沈陽出版社,2010.
作者:滕鑫龍 陳錦謀 劉莉麗 熊玉琴 單位:廣州工商學院
- 上一篇:淺析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語言藝術
- 下一篇:傳統陶瓷對現代陶瓷藝術創作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