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媒體對大學語文教學的作用
時間:2022-08-22 10:42:36
導語:移動媒體對大學語文教學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媒體是指用來轉移和運輸某種事物的手段和工具,移動是相對于固定而言的,移動媒體是相對于固定媒體來說的。對于移動媒體的概念,人們眾說紛紜,角度不一。概言之,移動媒體是通過整合和穩定現代傳播資源以實現媒體最大化的傳播,同時在空間和時間上還可以覆蓋傳統的媒體以促進傳統的媒體傳播的力度。
1.移動媒體的主要特點
首先,移動媒體具有便捷或者移動的特點。數字化的特點就是集圖文、音像、傳播時間和空間于一體,例如手機媒體的應用、數字化的發展使得移動媒體擁有移動的特點。其次,移動媒體使媒體與觀眾有高度的交互性。移動媒體的應用使得選擇權和控制權都在觀眾手里,如果將媒體與觀眾有機結合起來,能夠傳播更多的信息。最后,能夠提高海量的信息傳播。移動媒體可以通過龐大的客流量使得內容傳播不同于傳統媒體,雖然內容是單向的,但觀眾是流動的,這就使得傳播具有高度的流動性;雖然有的信息是重復的,但通過技術的應用可以使這些信息傳播到人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
2.移動媒體的發展現狀
先看以公交媒體移動電視為主的交通媒體方面。根據運營模式將之分為廣電系統融資經營模式與社會資本合資經營模式。廣電系統融資經營模式是各地區設立的控制移動電視的運營機構,各地區的觀眾通過設立的運營機構知道移動節目的主要內容;社會資本合資經營模式是以資金融合的形式達到對市場移動電視控制的運營機構。各地電視節目信號水平參差不齊而導致傳輸質量不理想,加之地鐵網覆蓋率相比公交和列車網的覆蓋率要低,使得社會資本合資經營模式的移動媒體的發展顯得比較薄弱。再看以手機為主的私人移動媒體方面。手機短信與彩信業務的發展已經較為成熟,而且隨著手機用戶的增加,移動媒體也在不斷發展。反觀WAP業務,前幾年還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而隨著智能手機的飛速發展,手機與手機、手機與個人電腦之間的傳送共享更為方便快捷,且信息內容量遠遠不及Web豐富,所以總體的市場份額也在不斷縮小。
1.大學語文教學中移動媒體的內涵
語文是一門不需要借助任何儀器設備進行科學驗證的基礎性學科,它是根據自然的情況總結出來的具有人文特性的學科,因此,語文的教育媒體具有多樣性。傳統的語文教學體系是語文教師將教材上的信息知識通過板書的形式傳授給學生,不僅刻板而且阻礙了學生學習興趣的發展。與此相比,移動媒體是通過使用如幻燈機、投影儀、電視、互聯網等現代移動媒體技術,再輔之以文字信息,不僅能豐富課堂學習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的想象力。
2.移動媒體對大學語文教學的促進作用
移動媒體對于大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5點。
(1)應用移動媒體能夠增加教學的容量。使用移動媒體不僅能夠解決傳統板書耗時、不利于教師和學生溝通等問題,還能夠增加課堂的容量,從而優化教學的過程。例如,在語文教學中應用投影儀、計算機等方式教學,不僅可以提高語文知識的傳播量,還可以通過文本進行設計,以突出學習的重難點。
(2)應用移動媒體能夠創設情境,促進學生的感悟。移動媒體集文字、聲音、圖像、動畫、視頻等為一體的優勢是創設教學情境的最有效工具。通過創設的情境,能打破時空限制,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仿佛置身于真實的境地,促使學生與作者一起思考和感悟,以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
(3)應用移動媒體能夠化抽象為具體。采用移動媒體技術把文字、聲音、圖像、視頻等有機結合起來,把時間和空間有機結合起來,化抽象難懂的事物為具體的情境,這樣即使學生不能實地考察、觀察實物或觀察過程,也能通過移動媒體的設置感受到,從而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體會。通過移動媒體,能把課堂上抽象的聽說讀寫轉化為形象的視、聽、誦及主動的想、做、說。
(4)應用移動媒體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媒體只是為了應付學生的考試,沒有激發他們對語文的學習興趣。移動媒體是利用各種教具、學具、投影、電影、錄像、錄音等媒體,集光、形、聲、色于一體,以其直觀而生動的形象作用于學生的多種感官,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一種教學方式。學生通過直接的視聽接觸,能夠激發他們進一步研究、探索與課文有關的各種知識,使他們對于語文學習產生更多的興趣。
(5)應用移動媒體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學會如何自主學習。移動媒體打破了傳統的教育方式,教師通過設置課外作業讓學生在課堂之外通過網絡等方式搜集信息,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這對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大有好處。
三、移動媒體在使用時應遵循的原則
使用移動媒體,并不意味著要完全拋棄傳統的媒體教學方法,而是把兩者相結合,使得既不脫離傳統,又能夠創新教學模式。這就要求在使用移動媒體時應遵循如下原則:
(1)適度性原則。在應用移動媒體時,需根據教學目標的設計,既要符合教學內容,又要適應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接受方式,使得移動媒體能夠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內容。這就需要做到恰到好處。
(2)信度和效度原則。在語文教學中使用移動媒體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足夠的知識,因此移動媒體的內容以補充說明為主,再結合教學內容,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3)可控制性原則。在設計移動媒體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體現移動媒體的基本特性,但又不能把課堂變成移動媒體的演示。
(4)互動性原則。移動媒體在使用過程中需體現以人為主體的特性,讓他們在參與過程中提高綜合素質。
作者:于玲 單位: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李永剛.新媒體對初中生語文學習方式的影響[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
[2]高林清.大學語文教學中的多媒體輔助教學淺析[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10(06).
[3]蒯治任.移動媒體對大學語文教學的促進作用[J].語文建設,2013(09).
[4]李本軍.論語文多媒體教學優化[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4.
[5]于海英.淺談多媒體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學周刊,2015(26).
[6]林小云,張志堅.新媒體語境下大學語文教學改革——從學習共同體構建的視角[J].宜春學院學報,2014(07).
[7]吐尼沙•艾沙.淺談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赤子(中旬),2013(12).
[8]陳辛欣.移動技術促進語文教學與英語聽說教學模式的整合研究[J].語文建設,2015(15).
[9]林小云,張志堅.移動媒體時代中的大學語文閱讀教學新探——基于移動學習理念[J].學理論,2014(17).
[10]楊輝.語文閱讀教學中多媒體運用的誤區分析及對策思考[D].揚州:揚州大學,2012.
[11]張蔚蔚.新媒體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性研究[D].合肥師范學院,2015.
[12]陳友鋒.多媒體在高中語文教學實際中輔助作用的探討[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3.
[13]安愛香.淺談語文多媒體教學[A].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5年7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現代教育教學探索,2015(2).
- 上一篇:大學語文寫作能力的提升
- 下一篇:如何在語文教育中提升生命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