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高效課堂問題研究
時間:2022-06-28 09:51:56
導語:高中語文高效課堂問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用新型的理念帶動良好的氛圍,用新興語匯讓學生感到趣味性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語文課堂的前幾分鐘是最為關鍵的。課堂前五分鐘,語文教師可以和學生形成互動,讓學生走上講臺,不論何種形式、何內容,只要讓學生表達最想說的就可以。這樣既有利于課堂氣氛的活躍,增加學生與教師的互動,又利于培養學生在眾人面前表達自己的能力和勇氣。另外,學生只有在課下不斷地豐富自己,站在講臺上才能有東西表達,這樣也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在詩歌或者散文的教學中,教師可采用朗讀的方法,讓學生進入文章情境,感悟作者的思想,使學生受到感染、觸動。以人教版高中二年級語文課本中蘇軾的《赤壁賦》為例,這是一篇散文賦,但它更是一篇優美的散文詩。蘇軾用清風、江水、明月、小舟,描繪了詩一般的意境。通過寫水的流逝、月的盈缺抒發對人生的感慨,把友人所表達的卑微渺小、人生短暫的悲觀之情,轉換為一種物我無盡、寄情山水的樂觀心態。通過教師的朗讀來帶動學生的反復朗讀,讓學生進入當時的情景,自己仿佛與蘇軾同游赤壁,這種感受對學生學習的幫助是教師用大量枯燥無味的資料和條分縷緒的講解所無法相比的。在小說、戲劇部分的教學中,教師應該采用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的方法去授課。正如前人所說“:如果教師不去設法在學生身上形成一種情緒高漲的內在狀態,那么知識只會引起冷漠與疲勞。”以人教版高中二年級課本老舍先生的代表作《茶館》為例,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自主分成小組,扮演小說中的人物,模擬情境對話,用恰當的肢體語言表達人物的情感,使學生通過自己扮演的人物來感受舊中國的黑暗與腐朽,感受當時廣大人民的苦難生活。這種方法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而且提高了課堂理解的效率。議論文的教學大概是整個高中語文教學中最糾結的一部分。就整體而言,議論文的內容枯燥乏味,格式基本固定,領域內的專業名詞較多,這些對學生而言,根本沒有任何吸引力。這就需要教師帶動課堂氛圍。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新穎的話題來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關注程度,激發學生自己去文章中找答案,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本文章的理解,而且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語文教師一般會在課下布置作業,其中不乏大量的閱讀題,而教師有時會因為工作量較大而導致批改時間長,有些老師甚至把作業壓下來,導致反饋不及時,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鞏固。針對這些問題,建議教師在課堂上進行閱讀練習,通過當堂課的訓練,及時提示學生易犯錯的地方,這利于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強化記憶,使教師教得不辛苦,學生學得不痛苦。
二、從多角度發掘學生的潛力,拓展學生的發展空間
語文教師在布置課下作業時,要著重抓住學生的興趣所在,根據課堂的反應,布置相關的問題,要求學生運用發散性思維作答,發揮創新性,自主解決問題,鼓勵對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理解。這樣學生的思維會越來越活躍,對于文章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刻,對于語文課的興趣也會越來越濃厚。語文教師可以在教室內設立讀書角,放置一些讀書資料,定期開展讀書會活動,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用審視性、比較性的眼光學習,還可以增加學生課下的知識累積,針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延伸。如果學校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和硬件設備,那么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校資源,發揮網絡優勢,讓學生在大量的知識鏈接中廣收博取,以增加對知識理解的深度和廣度,使學生有興趣地高效率地學習。但是,高中的學生正處于升學壓力大的時期,有一部分學生可能會在形形色色的網絡資源中釋放壓力,尤其是在網絡游戲中迷失自己,教師要把握學生的思想,不能讓學生陷于網絡游戲中不能自拔。在新課程改革的步伐中,教師不能只站在臺上。正如有人說:“真正的教育者會使自己同學生建立細膩的情感聯系。”所以教師要關注的不僅僅是學生的學習,更要走進學生的生活,與學生交朋友,關注學生的發展,這樣在備課環節教師就可以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在“備什么”的同時,更著重思考“怎么教”。只停留在常識性描述說明的教師,用資料堆積、枯燥乏味,不被學生接受。對于高中語文教學來說,教與學要相輔相成,不僅要依靠教師的“教”,更要依靠學生的“學”。學生怎么學,如何學的快、學得好,與教師如何教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三、結束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步步深入,教學理念也在不斷更新,人們對教育的發展寄予了更大的希望,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需要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去摸索、總結。希望奮斗在教育第一線的工作者能夠勇于探索,大膽嘗試,努力探索出一條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效率的成功之路,為我國的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杜海營工作單位:河南省汝州市第二高級中學
- 上一篇:公務員法管理工作實施方案
- 下一篇:交通運輸局工作思路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