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學語文現代教學方式

時間:2022-03-04 02:26:00

導語:探析小學語文現代教學方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析小學語文現代教學方式

摘要本文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特點和課堂教學技巧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小學生語文學習特點小學語文教學技巧

一、引言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一場深刻的變革,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一項緊迫任務,更是教育思想和教育人才培養的重大進步。作為整個教育金字塔的基礎,良好的小學語文教育是學好其他課程的基本前提,也是培養公民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的重要環節。對于小學語文教育我們應該有更加全面、清晰的認識,以便采取更加有效的辦法,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特點

2.1實踐性

小學語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而提高運用語言能力的根本途徑就是實踐。

2.2反復性

反復性的特點就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對于某些材料反復閱讀,反復體會,最終達到強化記憶、加深理解、積累知識的目的。但這種反復并不是精度,它的目的并不是對文章進行一次次的深人分析,而是培養學生對于閱讀材料的直覺感知。

2.3漸變性

漢語所能表達的意境十分豐富,漢語的文化底蘊博大精深,語文的學習過程的就是對于蘊含在漢語中的文化和意境進行由淺人深、由高到低、循環往復的浸潤過程。

2.4整體性

由于語言具有系統的相互聯結關系,所以那些認為可以脫離其他學科和知識鼓勵地進行教學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語文的整體性指的就是語文學科的基礎性、廣泛性、工具性、人文性、知識性、技能性、語言和思維、語言和文學、科學性和藝術性、獨立性和兼容性、螺旋性和直線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等特征的和諧統一。

2.5文化性

語文作為一門文化的基礎課,是經過數千年的積淀,它記載著人們的基本元素,包括生活、理想、信念、處事方式等等。如何有效的重視和充分挖掘漢語以及漢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是至關重要的。

2.6思維性

語文是人學。人之所以為人就在于有思維的大腦,有交流思想感情的語言。學生進行語文學習,憑借語言與文本的作者展開心靈的對話,這一過程正是語言和思維融合的過程。

三、課堂教學技巧分析

3.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小學生有著好勝、好奇、喜歡探究新事物的心理和行為特點,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這些特點加以研究和利用,從而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1)設置懸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夠很好的設置一些懸念,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們的思維轉向老師所教授的課程,從而引導學生走進教學內容,更好的接受和掌握蘊藏在字里行間的語文知識。

以設置懸念的方式來組織語文教學,相當于將學生從課堂的旁聽者轉化為教學的參與者。通過對教師所設置懸念的研究和探索,學生們提升了自身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對語文的濃厚興趣,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2)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是不可或缺的;想要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關鍵在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對學生進行恰到好處的鼓勵和不失時機的點撥,如果有哪位同學對教師的教學提出異議,則應多表揚、多鼓勵、多引導,以便形成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3)教學節奏需張弛有度。良好的教學節奏應在符合學生接受能力的同時突出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在規定時間內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在一堂課剛開始的時候,教師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講內容上來,在進行重點、難點內容講解的時候,應適當放慢速度,以便讓學生在保持注意力的同時對這些問題進行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對于那些簡單和次要的知識,教師只需要略加提示,同時配以生動有趣的例子,讓學生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高度緊張之后獲得一定的放松。在一堂課即將結束的時候,教師要對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內容進行總結,重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思維在張弛有度的教學節奏中更加的積極和活躍。

(4)教學語言要簡潔生動。簡潔、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有效的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效率;既能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又能豐富學生的想像。讓學生體會到蘊含在文章中情感,從而得到美的享受。

3.2采用單元整體教學法

語文課本中的單元是以不同文章中的某些共性為依據進行劃分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這些共性予以總結和歸納,采用單元整體教學法進行教學。

具體做法就是先讓學生們自由閱讀單元中的每一篇課文,讓學生對自己喜愛的文章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然后將在閱讀過程中遇到或發現的問題反饋給教師。教師則需對這些問題進行整理,讓學生們在了解這些問題的同時獲得知識的積累,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公務員之家

3.3推進同學間的合作學習

所謂合作學習,就是當教師提出某個問題之后,同學們間根據各自不同的意見進行討論,并最終得出答案的過程。合作學習的優點有三:一是可以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和團隊合作的能力;二是可以讓同學們優勢互補,共同進步;三是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多教師并沒有充分理解合作學習的含義,以為合作學習就是分組討論,結果造成學生們只是相互核對一下答案了事,非但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反而提供在課堂上說笑打鬧的機會。因此教師在積極推進同學間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給予足夠的指導,讓學生們知道要討論什么、如何討論以及如何合作,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