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口語表達探討
時間:2022-01-06 05:24:54
導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口語表達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語文是小學的基礎學科和主要學科,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運用口頭表達指導小學生學習知識、培養能力、傳遞信息、交流思想。教師的口頭表達直接關系到語文教學的效果。
西方一位哲學家也說:世間有一種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偉業,并獲得世人的敬仰,那就是令人喜悅的口語表達能力。因此,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是一生的財富、是事業成功的基石。眾所周知,語文是小學的基礎學科,教師口語表達直接影響到語文教學的效果。教學口語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用以傳道、授業、解惑的工作用語,是教師教書育人的重要工具。我認為,教師的課堂教學口語應做到以下幾點:
1教學語言力求發音準確
教師教學必須采用普通話,這是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教師必須以現代漢語語言規范糾正方言,使自己發音準確,吐字清楚。在訓練語音準確方面,主要抓以下幾點:①掌握要領,正確發音。例如聲母的發音,關鍵是找準部位,方式對頭;②尋找規律,糾正方音。尋找自己方音與普通話語音的對應規律,有效地糾正方音。③按義定音,克服誤讀。搞清字形、字義與字音的關系、提高語音、字形的分辨率是發音準確不可忽視的內容。很難想象一個聲音沙啞、口齒不清的教師能圓滿地傳播知識。
2教學語言準確精練
教學口語與生活中隨意性的口語有本質的區別。教師授課時說的話,必須語音標準、詞句合乎規范、出語精當、條理清晰,不可平均用力,要有所側重。教師必須在難點、重點、關鍵處著強調才能保證知識傳授的有效性。首先發音準確,教師教學必須采用普通話,這是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教師必須以現代漢語語言規范糾正方言,使自己發音準確,吐字清楚。其次音質純正,聲音清晰、悅耳是教師聲音運用的更高層次的要求,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同時還要講究技巧,教師的教學口語不僅要清晰準確、字正腔圓,而且要婉轉動聽,如珠落玉盤,這就要熟悉語調,并能正確而恰當地運用語調技巧。教師講課時,由于教學內容的需要,在說話的高低強弱、輕重抑揚、長短快慢等方面進行有規律的交替重復,從而形成聲音上的變化。
3教學語言鮮明生動
教學口語要明白易懂,有吸引力,有感染力,給人深刻印象。這就要求教學口語必須符合小學生的心理感受。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思維能力發展很快,生動的表達有利于語言信息的有效傳輸。鮮明生動、富有感情的教學用語能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上進心,有助于調動小學生智力和非智力心理因素,還能夠加強學生的無意識注意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學中還可以用姿態、表情、手勢、動作等肢體語言來增強口語表達的鮮明生動效果。教師在運用有聲語言的同時,現輔以優美而恰當的肢體語言,二者相得益彰,能使教師的教學語言表現得更生動有力而熠熠生輝。
4教學語言調控自如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場景,蘊含著許多易變因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有通過口語的有效調控,才會呈現有張有弛、意趣盎然的生動氛圍。教學語言的自我控制,是指教師能對自己的語言輸出給予準確的控制,使其在發音、語調、節奏等方面合乎自己預先的設計,并能有效地實現教學目的。教師在給學生講課時,不僅學生在聽教師講話,教師也在聽自己的講話。如果教師不是無目的地聽,而是自覺地將講出來的話與想要講的話進行一番比較,對自己所發出聲音的強度、速度、語調、語音等進行檢驗,對不合乎自己預先設計的語言加以修正,那么,教師就會對自己的教學心中有數,就會使教學活動更為有序。
5教學語言方式多變
教學語言是敘述、說明、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這是由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決定的,也是教育對象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決定的,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多種表達方式合理地組合在一起,充分運用排比、比喻、夸張、反問等修辭手法,將豐富的知識信息恰當地帶入形象、生動、富有情感的口語表述中,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6教學中勤學苦練
如何提高個人的口語表達能力?首先必須學會“聽”。聽是教師獲取一切信息的先決條件,專心地聽才能把握說話者的語氣和語調,才能明確說話者的態度。其次要多“讀”。讀是培養一個人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環節。在讀中識字,在讀中去理解詞句的含義,在讀中規范口語表達的方法和方式。只有讀懂讀透文章才能積累規范的語言表達方式,并將它化為自己的表達能力,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最后還要敢“說”。要想有一副好口才,必須敢說,不管在什么場合,講話都不緊張,能把自己想說的,或準備好的講出來;說得具體全面、邏輯清晰、有理有據、有文采。教學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決不來自于一朝一夕,它來自于教師自身的道德修養和語言修養、對教育對象的高度責任心和豐厚的知識底蘊以及長期艱難的勤學苦練。正如于漪老師所言:“教師的語言要深于傳情,語言不是無情物,情是教育的根。”所以每一位教師都應當在提高自身文化素養上多下功夫。
作者:楊立春 單位:吉林省琿春市春化鎮學校
參考文獻:
[1]H•G吉諾特著,許麗玉譯.《教育孩子的談話藝術》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89年2月第一版引用部分32頁至35頁.
[2]《基礎教育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2月引用部分58頁至59頁.
- 上一篇:小學語文有效閱讀教學思考
- 下一篇:小學語文參與式教學任務設置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