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實效
時間:2022-03-17 08:32:00
導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實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是小學生課堂閱讀的延續和拓展,為廣大小學生提高素質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本文通過對創造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氛圍、培養課外閱讀興趣等多方面的研究,探討在新時代下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的實效性,以期提升廣大小學生語文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課外
閱讀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但如何引導小學生有效課外閱讀,成為擺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議程中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記得著名教育家杰羅姆•布魯納(美國)曾說過: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知識本身內容的興趣。以此為指導,我認為對于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教師不能單純注重學生課堂成績,而應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實際閱讀情況,并善于提起小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做到寓讀于樂,使之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不斷提升文化素養。
一、小學課外閱讀現狀
然而,從目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狀況看,總體形勢還不容樂觀,一些突出的問題亟待解決。主要表現為:一是盲目選擇課外閱讀書籍。由于小學生思考能力和認知水平有限,一些粗質低劣的書刊進入小學生閱讀視野,而一些傳統優秀的詩歌散文卻無人問津。二是對課外閱讀作用認識不夠。受傳統應試教育影響,很多人只重視與課程考試有關的書籍,片面認為課外閱讀會浪費時間、影響成績。三是課外閱讀方式方法還不夠科學合理。很多學生閱讀時,都是從文章開頭一直讀到結尾,這樣不但閱讀質量不高,還很浪費時間精力。四是缺乏統一標準。雖然在語文課外閱讀上進行了安排,但由于缺乏統一的標準,教師也沒有進行相應的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和課外閱讀量不均勻,課外閱讀的時間偏少,甚至有的課外閱讀能力水平還在退化。以及對于如何提升課外閱讀實效不知從何入手,沒能形成一套操作性強、收效性高的引導模式。
二、提升小學課外閱讀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要擺脫現階段小學課外閱讀的現狀,解決期間面對的問題和困難,亟待教師通過有效科學的理念引導,不斷提升教學實效。(一)營造良好課外閱讀氛圍。由于小學生掌握的知識參差不齊,課外閱讀應盡可能滿足不同知識層面學生需求,這需要為學生準備較多的閱讀素材。一方面,教師可通過家訪、開家長會、致家長一封信等方式,讓家長們明白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要性,積極為學生提供課外閱讀書籍,營造家庭書櫥,并鼓勵父母跟孩子一起讀書,學校也可不定期舉辦“親子閱讀”、“好書分享會”等活動。另一方面,教師也可引導建立班級書櫥,讓學生們把看過的書帶到班級,使班級擁有一個圖書角。這樣,既能滿足不同知識層面學生課外閱讀需求,又能營造良好學習氛圍。(二)豐富閱讀教學方式方法。雖然說興趣是做好事情的動力,但倘若小學生光有閱讀興趣,毫無方向、毫無目的、毫無方法地去閱讀課外書籍,那閱讀的收獲和意義就不得而知了。故而,在引導小學生熱愛課外閱讀時,還要教他們會閱讀,而且還要讀得快、讀得深、讀得好。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具有較強好奇心的心理,抓住關鍵故事情節,當小學生閱讀到一些比較有趣情節時頓時停止,激起學生閱讀欲望。也就是說,可以通過合理設置懸念方式,激發學生對后面故事情節的猜測,而學生通過對后面故事章節的閱讀來驗證自己前面的預測情況,也可準確地掌握各種知識信息。此外,還可通過故事情節與學生想象相結合、讓學生認真觀察故事插圖、試圖概括情節小標題等方式,豐富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方法。(三)幫助學生選擇閱讀書刊。現實生活中,由于小學生的閱讀范圍和閱讀興趣大不一致,在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也不盡相同。同時,教師應根據學生個體閱讀習慣和興趣,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意見和讀物參考,要盡可能地讓學生閱讀一些優秀的詩歌、散文,既可以陶冶情操、純潔心靈,又能提升課外閱讀本領、擴大知識面,還有利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書籍習慣,讓他們的智力和情商都得到較好的錘煉。(四)教導學生明確閱讀目的。小學生課外閱讀時往往目的不夠明確,有的只注重故事情節、不細看文字表述,有的閱讀時不專心、不上心等,這就需要在課外閱讀目的上給予引導。事實上,課外閱讀的目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積累性課外閱讀,著重積累詞匯句式章法,學習寫作方法。這要引導學生摘抄閱讀時遇到的好詞好句,學習借鑒作者寫作手法,并應用于以后的寫作之中。二是理解性課外閱讀,著重把握文章思想內容,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這就要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時,多讀一些知識性、科學性、實用性、趣味性較強的書籍,豐富知識,拓寬視野。三是鑒賞性課外閱讀,著重從文學角度欣賞文章,提高文學審美素養。這就要引導學生閱讀一些優美詩歌、散文,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領略語言的無限魅力。(五)促進形成良好閱讀習慣。常言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應立足于增強學生自覺閱讀意識,形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使之得到全面發展。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我認為要促使小學生形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工夫:一是制作文章文摘卡片。讓學生把精彩、優美的語句、片段和重要的資料、信息摘錄進去,學會在知識的海洋里尋寶、藏寶。要讓學生做真、做實、做細文章文摘卡片,要在卡片留有部分空間,以便日后之用。做好的卡片可以統一放到盒子里便于集中管理。二是積極創造學生之間互動交流機會,讓學生在互動交流中得到更多信息,引導學生留存有益信息、擯棄無用資料。三是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時多動筆。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學生課外閱讀時,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腦到”,如可在書上劃重點或寫批注,也可寫讀后感、寫心得,發表自己的看法、體會,既能幫助消化理解文章,又能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四是鼓勵先進。引導學生認真寫課外閱讀心得體會,定期利用語文課堂進行課外閱讀交流,并對表現優秀的進行表揚,以獎促讀,以讀促寫,以寫促說。
總之,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是小學生獲取知識極其重要的途徑,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小學生的語文課外閱讀情況,不斷提高學生課外閱讀能力。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蘇聯)曾說過:讓學生聰明的辦法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如何做到這點,興趣無疑是最好的辦法,只有興趣才能讓學生愛上閱讀。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著重培養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興趣,用興趣的鑰匙開啟知識寶庫的門鎖,并加以正確的方式引導,使學生的語文課外閱讀卓有成效,最終達到小學語文新的課程標準。
參考文獻:
[1]王金鳳.讓課堂成為學生自主閱讀的舞臺[J].考試與評價,2013,(11).
[2]金娥.引導自主閱讀,增強“樂學”情感[J].內蒙古教育,2014,(14).
[3]吳霞.用興趣點燃自主閱讀的火花[J].學苑教育,2014,(16).
[4]田春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新策略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5,(06):160—161.
作者:張秀燕 單位:福建省漳州市長泰縣興泰中心小學
- 上一篇:小學語文教學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 下一篇: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