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思考

時間:2022-03-20 08:22:12

導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思考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思考

摘要:語文學科是所有自然學科中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它不僅可以提升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且有助于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想有效地提升學生語言運用的綜合能力,可以嘗試以日常的習作教學入手。但是在現(xiàn)階段,小學生在進行習作練習時不想寫和不會寫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文章具體闡述了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提升路徑。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提升路徑

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特點,從教學實際出發(fā),找出能夠提高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的教學方法,以此來幫助小學生不斷提高語文成績與各方面的綜合能力。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很多語文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開展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或者是機械化地對學生呈交的習作進行評價和批注,缺少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課堂氣氛枯燥乏味,致使整體的課堂教學效率得不到提高。(二)教學中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教師依然依靠已有的教材內(nèi)容,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不僅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而且長此以往會使小學生的思維不斷僵化,非常不利于小學生習作能力的提升。(三)教學內(nèi)容講解不充分。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講解得不夠充分。目前,大多數(shù)教師在習作教學中側(cè)重于批注的環(huán)節(jié),卻忽略了對學生習作講解的過程,導致學生摸不清自己習作的水平和能力,同時也無法發(fā)現(xiàn)自己在習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就無法展開對習作能力提升的專項訓練。

二、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提升路徑

(一)引導學生正確做好習作前的準備工作。按照小學生的課程安排,語文習作教學的時間在每周只有短短的90分鐘時間,要想讓學生在這短短的90分鐘之內(nèi)完成習作的構(gòu)思和寫作,以現(xiàn)階段小學生的能力和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是完全不可能實現(xiàn)的。很多時候,小學生面對習作要求無從下手。為了避免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教師可以先將習作的題目布置給學生,給學生留足充分的準備時間,引導學生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或者是自媒體去搜集一些與該習作題目有關(guān)的材料,讓學生對即將進行的習作練習有一個充分的準備過程。還可以鼓勵學生將課余時間充分地利用起來,寫出一部分初稿。學生在不斷準備的過程中,思路更加開闊,從而保證在真正的習作課開展之時,能夠?qū)?nèi)心的想法表達出來,寫出內(nèi)容豐富的好文章。(二)創(chuàng)設愉快的習作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我們總是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具體的習作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習作氛圍,因為良好的教學氛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小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十分短暫,在具體的教學中,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一些事物吸引,學生的情感與情緒在此時就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因此,教師要從學生的特點出發(fā),通過對教室墻壁以及教具的合理規(guī)劃與布置,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習作氛圍。比如,在講授植物類的習作內(nèi)容時,就可以利用教室中擺放的植物,或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植物的圖片,附注說明該植物的特點及其生長條件,以此開拓學生的思維。對現(xiàn)階段的小學生來說,豐富多彩的圖片和教學形式的多樣性能夠幫助他們集中注意力,從而主動地參與到習作過程當中。(三)以生為本和豐富多彩的同步教學形式。“新課標”明確要求,學生才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任何教學計劃的開展都應當以學生為中心。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參與者。在習作教學時,教師要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路進行創(chuàng)作。在小學習作教學中,最忌諱的就是將習作的內(nèi)容固定在一個模式上,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習作思路的形成,而且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也會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與此同時,在具體的習作過程中,教師還要以學生的身心特點為出發(fā)點,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在習作中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一來,我們不僅能夠從習作中看到小學生最為純真的一面,而且尊重了學生個性的張揚,便于教師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根據(jù)不同學生的特點制訂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與策略。從另一方面來說,習作如何命題也是語文習作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習作的題目是否新穎和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對學生的習作練習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在為學生布置習作的命題時,一定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生為本,采用豐富多彩的同步教學形式。最后,從人類成長過程來說,小學生有著天生的好奇心,所謂一樣的眼睛不一樣的看法,在成人眼中看似非常普通的事情在小學生的眼中卻是非常新鮮的。因此,教師在選擇習作命題時,一定要切合小學生的特點,對學生來說一定要是新穎的,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為目的。(四)鍛煉學生能修改自己習作的能力。優(yōu)秀的習作是經(jīng)過反復的修改得來的。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能夠自主地檢查自己寫出來的習作,并通過快速瀏覽的方式去判斷習作的內(nèi)容有沒有偏離習作的主題。其次,為學生講明正確修改習作的方法,鼓勵學生反復閱讀自己的習作,對于其中出現(xiàn)的錯別字和不通順的語句進行及時的修改。再次,要注重習作中標點符號的使用是否符合具體的要求,并幫助學生不斷地發(fā)現(xiàn)和杜絕用錯標點符號的問題產(chǎn)生。另外,也可以讓學生交換習作,對習作進行互相修改,進一步提高學生修改習作的能力和水平。只有這樣,學生在以后習作時才能避免相應問題的產(chǎn)生。

三、改變習作的指導方式和評價方式

習作的評價是語文習作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不僅影響著學生的語文成績,而且也是教師教學成效的歸納,更是連接教師和學生心靈的橋梁。無論是在學生習作中間簡單的眉批,還是在學生習作最后的總評,教師對學生習作的評價都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一)改變傳統(tǒng)的習作教學模式。在每次的習作教學開始之前,教師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在為學生布置習作題目時,不作任何指導,以免限制學生的思維,而對收上來的習作要做好評價工作。雖然是在為學生的習作寫評語,但是教師也要做好詳細的記錄:在學生的習作中,哪個學生的造句好,哪個學生的選材更精巧,哪些是學生共同存在的問題,應該對哪些學生進行突出的表揚等等。在習作的指導過程中,由于教師心中已經(jīng)有數(shù),就可以抓住學生的心理,做到有的放矢,從而使指導不再空洞。對學生習作中存在的閃光點要給予重點評價,以提高學生的習作熱情,開闊學生的思路,提高了課堂效率。然后再提出學生習作中的問題與更高的要求,讓學生完成復稿工作。對于質(zhì)量好的習作,只要作出稍微的修改就可以。教師批改完學生的習作后,要根據(jù)需要和學生進行二次交流,在交流過程中要重點突出習作中的問題和在復稿中有進步的學生,一般不宜花時過多。導前初寫、導時評價、導后再作及最后的批后再議,這樣的模式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習作的積極性,學生的思維也會得到一定的啟發(fā),習作水平的提升速度會很快,效果也會更加明顯。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最能表現(xiàn)學生特點的是學生的初稿,盡管有很多的問題,質(zhì)量參差不齊,但是學生都在自由發(fā)揮,表現(xiàn)自我,這就使教師看到了一篇篇充滿個性、風格迥異的習作。有活潑型的,有沉穩(wěn)型的,有自然表現(xiàn)類的,有精心構(gòu)思類的,其實這才是真正屬于孩子的習作。(二)多采用肯定和鼓勵的評價。小學生的習作有缺點、有毛病是十分正常的現(xiàn)象,教師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和文學的標準去評判和要求學生。其實在學生每次完成習作的練習時,都會渴望教師的鼓勵和表揚。如果學生看到的只是“語句不通”和“條理不明”等幾個冷冰冰的字眼,定會給學生造成心理挫傷,打擊學生習作的積極性。而“這個表達真棒呀”“這個詞語用得真是恰到好處”等等鼓勵性的語句,更能夠激發(fā)學生習作的興趣。興趣是寫作的第一動力,只有學生有了動力,學生的習作熱情才會高漲,才會暢所欲言,才會更加有活力,寫出更好的習作。(三)善用幽默的語言進行評價。在小學生的習作評價中,一句幽默卻意義深刻的評語,不僅可以讓學生莞爾一笑,更可以達到讓人反思的作用。對于小學生的習作中出現(xiàn)的主次不分或者是喧賓奪主的情況,教師可以這樣對其進行評價:“讀你的文章就好比在吃包子,吃了好幾口還是看不到餡兒。精華在餡兒上啊!”學生看后定會臉上露出微笑,然后思考這段評語的言外之意,對于這樣的錯誤在以后的習作中就會特別注意避免了。(四)將傳統(tǒng)的評分模式進行改進。許多學生在拿到自己的習作本后,會在學生間傳閱,看誰習作中的紅道多,誰的習作分數(shù)高。因此,教師應當在原有的評分基礎上再增加一個亮點分,就是對學生習作中語句優(yōu)美和描寫細致的地方再多加上一分,這樣也就大大提高了學生積累優(yōu)美語句的積極性。每當習作本發(fā)下來的時候,學生之間便會爭著看誰的亮點分高一點,學生在品味成功帶來的喜悅時豐富了語言的積累,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上所述,習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今后的教學中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應該以積極的心態(tài)不斷地探索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模式與方法,并將習作和生活有效地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積極捕捉生活中有趣的事情,并通過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與此同時,語文教師在已有教學經(jīng)驗的基礎上要細致地總結(jié)過去,展望未來,更加有效地幫助小學生提升習作的水平和能力,為他們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祥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研究[J].語文天地,2010(13).

[2]張水榮.淺談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幾點做法[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版),2010(7).

[3]朱愛娟.立足實際提升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有效性思考[J].文理導航,2014(12).

[4]李靜文.提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5(5).

[5]李月芹.提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有效性的四條路徑[J].內(nèi)蒙古教育,2012(22).

作者:呂文瑞 單位:甘肅省靖遠縣烏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