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探討

時間:2022-12-18 03:24:48

導語:農村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探討

摘要:自主學習能力的高低是影響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尤為關鍵。本文通過創設語文學習情境以及探究自主學習方式兩個途徑來進行闡述,幫助教師更好的開展小學語文教學,進而提升和培養農村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自主學習

在傳統農村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大都是“一本書”“一言堂”“一刀切”的單一化片面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過于強調教材內容,而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主體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以學生作為教學的根本,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本文就如何培養農村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進行討論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創設教學情境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好奇心旺盛的年齡階段,同時,這個階段的學生不具備完整的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好奇心是他們進行學習的最大動力。在此基礎上,教師開展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就要積極培養學生對于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在濃厚的學習興趣的驅動下開展自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通常會出現學生在學習之初對知識有一定的學習興趣,但伴隨著學習的不斷進行,興趣逐漸減少乃至消失。到了一定階段,甚至覺得學習非常枯燥和乏味,進而引起學生反感,出現厭學情緒,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教師沒有創設出能夠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境。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以課堂內容作為媒介,適當的聯系生活實際,在已有的基礎上創設教學情境,使得學生能夠更加快速的融入到學習過程中,使學生受到情緒上的感染,從而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積極創設教學情境,來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文章的理解和學習。教師可以制定一定的教學目標,如,第一,認識6個生字,會寫“水泥”“排列”“規則”等詞語;第二,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秋天的水泥道的美;第三,感悟作者對秋天門前水泥道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在教學前,教師也可以適當的準備教學用具并要求學生進行一定的課前預習,并尋找一些能夠體現秋天美麗的物體。如制作多媒體課件以及字卡、詞卡,準備梧桐樹葉。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收集的梧桐樹的葉子展示出來,然后詢問學生:“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的葉子嗎?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片葉子像什么嗎?”學生回答:“像一個巴掌。”教師:“是呀,在作家張秋生的眼中,這梧桐樹葉就像是金色的小巴掌,那么同學們可不可以想象鋪滿這樣的葉子的水泥道會是什么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新課《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而后教師可以播放PPT來幫助學生更好的進入學習情境中,進而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引起學生閱讀文章的興趣。如此,通過創作相關情境,就能夠使得學生更好地進入到教學過程中,在不知不覺中開展學習,進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教學目標。

二、探究自主學習方式,養成自主學習習慣

在新課程開展以來,學生的主體作用日益顯著,主體地位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關注。在教學過程中,“以生為本”“以學生為中心”是開展教學的根本目標,也是進行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尊重學生的差異,做到對學生一視同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分層,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立不同的學習目標,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摸索更多的學習規律,實現對學習知識的應用和實踐。同時在授課環節,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在課堂中積極發現學生的薄弱環節和學習難點,幫助學生進行重點訓練。在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尋找不同的學習方法和引導學生掌握不同的學習技巧,幫助學生更加高效、科學地開展小學語文課程學習,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草船借箭》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詢問學生:“同學們有沒有看過《三國演義》這本書或者電影、電視劇嗎?你們最喜歡三國里面哪些人物呢?”學生回答:“諸葛亮、魯肅、曹操……”然后教師可以說:“聽了大家的發言,老師發現很多同學都喜歡諸葛亮,誰能說說喜歡諸葛亮的理由嗎?”而后,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文章來找到有關諸葛亮的描寫。老師:“請同學們進行小組合作交流,你覺得這篇文章中寫諸葛亮的謀略和智慧在什么地方最為精彩?找出這個段落,然后和找到同樣地方的同學一起閱讀。”如此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文,就能夠使得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進而推動學生更加自覺的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1-2]。

總而言之,在開展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的培養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興趣,并在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進行適當的點撥和指導,幫助學生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運用一定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從而在開展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使得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更加高效和科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淑榮.淺談農村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吉林教育,2015(7X):129.

[2]靳喜娟,王偉.淺談農村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甘肅教育,2016(23):52.

作者:李海雁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陸川縣良田鎮車田小學